独家|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小栗道明:日方“供应链回迁计划”未特指中国 相关媒体报道有误

独家|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小栗道明:日方“供应链回迁计划”未特指中国 相关媒体报道有误解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锐 日前,“日本拟出资协助在华日企搬离中国”因外媒报道引起广泛讨论。但这种说法遭到了日本政府机构在华人士的反驳,称日方原始文件中并未特指中国,且认为诸如彭博社的报道“有恶意”。

独家|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小栗道明:日方“供应链回迁计划”未特指中国 相关媒体报道有误解

4月16日,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小栗道明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彭博社的报道是有所误解的。他说,“我们日本政府完全没有说在中国的企业要转移到日本国内或者东南亚。”

小栗道明所在的机构正是上述报道关于推出供应链回迁计划的日本经济产业省下属机构,亦属于日本政府机构。该机构主要支持外国企业对日投资和日本企业开展海外业务等,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有8个办事处。

小栗道明向记者表示,根据他所了解到的信息,日本政府的意思是将一些在海外重要的产业引回日本国内,比如说医疗器械、口罩生产等,但并没有说从哪里引回,更没有针对在中国的企业。他指,彭博社的报道是错误的。

小栗道明向记者提供关于该项计划的原始文件,并声明称,“(文件中)没有提从中国回国内”。根据这份文件所指,该项计划属于日本建立强大的经济结构内容部分。当中,外媒提及的令和2年(2020年度)的2200亿日元和235亿日元计划,分别是关于为了改善供应链的国内促进投资用的补助金和海外供应链多元化支持项目。

关于2200亿日元的计划提到,随着新的冠状病毒感染的蔓延,日本供应链的脆弱性日益凸显,日本将推进生产基地回归国内。具体而言,对于计划在日本国内设置生产基地、设备导入等,制造国家必需品、零部件或者与国民健康生活相关的重要制品,政府会予以支援。

日本希望,通过推进在国内建立生产基地等,以降低供应链分散的风险,构建日本制造业的稳定运营并建立稳健的经济结构。

独家|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小栗道明:日方“供应链回迁计划”未特指中国 相关媒体报道有误解

(上图从小栗道明提供的文件中截取)

在关于235亿日元的计划中,为了构建日本企业不过度依赖特定国家的供应链,在东盟和其他国家/地区支持建生产基地实现多元化,政府支持设备导入、演示测试、FS调查等,除汽车、电机产品等供应链外,还支持卫生用品的多个供应系统。

日本希望,通过支持日本公司引进设施以多样化供应链,使其不过度依赖任何特定国家的关乎日本整体产业的牢固供应链。

同时,为了加强日本的供应链,日本公司将对海外制造基地从替代来源国到替代目的地国进行双重跟踪,并进行设备安装,演示,FS调查等,以升级生产基地和网络。

独家|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小栗道明:日方“供应链回迁计划”未特指中国 相关媒体报道有误解

(上图从小栗道明提供的文件中截取)

此外,日本亦推出关于稀有金属库存的计划,涉及预算额2.6亿日元。该计划主要是考虑随着新的冠状病毒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传播,高度依赖特定国家且难以替代的稀有金属在该特定国家的供应中断,从而导致对日本和工业活动的供应中断,可能会造成麻烦。

目前,为了确保稳定的稀有金属供应,日本天然气和金属与矿产资源组织(JOGMEC)正在实施一项国家储备项目。在长期情况下,例如由于全球传染病蔓延而限制人员和货物流动的情况下,日本将增加对具有高供应中断风险的矿物质的国家库存。

小栗道明表示,该机构在今年关于华东地区日企的问卷调查中,的确有涵盖针对零件和原料采购、企业转移计划等设置问题。

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华东地区日企广泛上的数字大约是2万家,但实际运营的并没有那么多,参与回答的大约有700家。他称,华东地区的日企主要是针对国内市场,比例大约在7、8成,而他们超过40%与日本国内的产业链联系比较密切,这部分企业在疫情期间受到影响表明显,有大约36%的企业的供应链在国内,疫情期间并无太明显影响。

因此,从产业转移方面的意愿来讲,华东的制造日企86%是没有计划的,有7%的企业计划回到日本,5%的企业考虑还是在中国,1%-2%的企业对东盟有意向。

小栗道明认为,华南地区,由于是针对出口市场,与东盟国的联系会更密切,受影响程度会高于华东。不过,根据华南此前的调查,在2月初时,有大约八成的企业表示没有转移计划,但在4月初,这一数字占比上升,约9成企业表示没有计划。

小栗道明认为,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产业链的讨论无可避免,也相信会造成一定的改变,但现在还不太好估计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