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籌掃樓、打人,公益資本化的惡果頻現

水滴籌掃樓、打人,公益資本化的惡果頻現

水滴籌掃樓、打人,公益資本化的惡果頻現

來源丨金微觀察


“醫鬧”的問題沒解決,醫院又上演新的鬧法。


最近,一段“水滴籌員工與輕鬆籌員工鬥毆”的視頻火爆網絡,事件發生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內,視頻顯示,被打者被推倒在地,而打人者依然緊追不捨,抬起右腳向倒地男子頭部踹去,視頻中有人大喊“水滴籌打人了”。


據說,這是眾籌平臺的員工因搶業務而起,水滴籌業務員在醫院“掃樓”勸病人立項,因打擾到病人被人舉報遭清理出一醫院,水滴籌業務員認為是對手輕鬆籌業務員搶生意,憤怒之下“腳踢”了對方。


目前,當地公安機關作出行政處罰:水滴籌打人員工被拘留12日,罰款500元。


水滴籌掃樓、打人,公益資本化的惡果頻現

這兩天涉事雙方紛紛發表聲明,各執一詞。水滴籌發表聲明稱,事件系輕鬆籌員工言語威脅和汙衊導致雙方產生肢體衝突和鬥毆。“輕鬆籌內部以水滴籌為假想敵,公開張貼“乾死水滴籌”的攻擊性標語,並明確針對水滴籌展開一系列不規範挑釁。”


輕鬆籌則表示,未對友商進行任何投訴。相反,水滴籌多次對輕鬆籌員工恐嚇、挑釁,主動激起衝突的,在多地毆打輕鬆籌在內的多個同行。此外,輕鬆籌還貼出水滴籌威脅的微信截圖。


聲明中提到的“掃樓”,說白了就是尋找病人,讓他們來眾籌。原本是作公益慈善的眾籌平臺,競爭越來越激烈,員工有考核壓力,為了搶地盤,搶病人,鬧到在醫院鬥毆的地步了。

水滴籌掃樓、打人,公益資本化的惡果頻現

01從互助到掃樓


近年來,大病眾籌平臺層出不窮,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原本這種眾籌平臺主要是在線上,大家有困難通過申請可以發起眾籌項目。


但隨著線上紅利消耗殆盡,眾籌平臺們下沉,尋找互聯網使用偏低的三四線城市客戶,他們建立地推團隊,湧入醫院,爭相宣傳,進行地推式的“掃樓”。


很多病人親屬有這樣的經歷:病人住進ICU重症監護室急需大額手續費開道治療時,一個“愛心人士”恰逢時機的走進來,告訴他根據當下情況可以在平臺發起一筆眾籌行動解決鉅額手術費的問題,於是在志願者的慫恿下親屬按部就班填寫了相關資料將募捐手續辦理完畢,一個籌款項目就上線了。


原本,對於陷入困境中的病人,社會自願性捐款幫助是一件好事。公益的初心,也是發自內心地幫助他人。但當它讓位於利益,愛心異化為工具時,各種亂象便出來了。像騙捐、詐捐質疑聲不斷,還牽出了關於互助眾籌的行業黑產鏈。


有媒體報道,各類代辦疾病材料的中介層出不窮,大病眾籌背後已形成產業鏈,只要花錢,商家可以提供你想要的假材料、假證明甚至文案代寫等等,這些材料在水滴籌、輕鬆籌等個人大病求助互聯網服務平臺上申請眾籌,可以順利通過申請。


更有甚者,眾籌平臺的員工深度參與其中。去年11月底,據梨視頻曝光,水滴籌“志願者”在地推中出現多項欺詐做法,像掃樓勸募、隨意填寫募捐金額、對求助者財務狀況不加審核等。


這些“志願者”為什麼這樣,因為他們是有任務,有業績考核的,完成多少KPI考核,他們有提成,比如6到10單每單可以提100元,提成和獎金都與此關聯。


水滴籌公司在全國城市覆蓋數量已達400座,基層一線志願者人數高達1.6萬,而在偌大的市場區域聘請了300多個經理掌管片區。從梨視頻曝光資料看,其員工已將募捐慈善行動當作純銷售工作對待。


如果說騙捐、詐捐是漏洞,但為了業績考核、搶地盤,鬧到互毆的地步,這套運行的機制出了問題,公益就變成赤裸裸的生意。


水滴籌掃樓、打人,公益資本化的惡果頻現

02資本推手


這些年,互助公益公司化、資本化加速,一些眾籌平臺獲得資本加持,快速成長,像這些大的平臺,估值都達幾億甚至十幾億美元。


企查查數據顯示,水滴籌的運營主體為北京縱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於2013年8月,註冊資本1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創始人沈鵬,沈鵬亦為該公司的最大股東,持股比例99%。


輕鬆籌的運營主體則為北京輕鬆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於2014年9月,註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輕鬆籌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於亮,大股東為創始人楊胤,持股比例48.71%。


輕鬆籌和水滴籌的投資方,有IDG資本等知名風投。水滴公司於2019年3月和6月份分別進行了B輪、C輪融資,融資總額接近16億,累計融資金額超過18億元人民幣,創下同期互聯網健康險與健康保障領域融資的最高紀錄。輕鬆籌也經歷過三輪融資,最近一次融資是在2017年C輪融資2800萬美元、估值為4億美元。


輕鬆籌官網介紹,輕鬆籌是國內最大的免費大病籌款平臺,0手續費,不收取任何服務費,輕鬆籌已幫助超過160萬個家庭成功籌款超過200億元。最新,水滴籌平臺累計籌款超過285億元,幫助千萬大病患者家庭擺脫痛苦,水滴互助的會員群體更是突破了1億。


這些眾籌類的平臺發起眾籌,確實是解決了部分患者的醫療費用問題。但世上真有無私奉獻不求索取的活菩薩嗎?


事實上,眾籌互助只是第一步,他們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獲取大量的用戶,在互聯網流量經濟時代,有了用戶一切都好說。


我曾經支持過一些病患的眾籌項目,但是,你支持了,然後你的信息、資料就會被他們獲取,成了這些眾籌的客戶,經常會接到他們的推銷電話或短信,最近就收到所謂的免費領取60萬的醫療保險等。如此高的免費保險額度,一般人很難抵住誘惑,都會去點擊的。

水滴籌掃樓、打人,公益資本化的惡果頻現

03從流量到生意


在水滴籌官方微信上,像“我的水滴”,有籌款、加入互助、精選保險、愛心首頁及我的水滴籌等選擇。其中,“我的水滴籌”頁面中上方顯示,“現贈送您一份重疾保障”。點擊進入後,這份“免費領500元重疾保障”是由互聯網保險機構安心財險提供的重疾險。


在完善個人信息後,點擊領取後,水滴發出另一提示“福利再加倍,好禮第二重,可完善600萬醫療保障”。而這份保障是由另一家保險公司太平洋財險提供。若用戶不想繼續投保,選擇退出,水滴彈出了另一頁面,“您被選中為幸運用戶,免費送你40萬意外險”,領取之後又再一次彈回到前述太平洋財險提供600萬醫療保障。


在“輕鬆籌愛心聯盟”上,也有30萬大眾互助金、600萬醫療保障險產品入口。簡單來說,這些平臺通過“領取免費保障”方式,將用戶引到醫療保險上,這些都滿滿的套路。


水滴用了一個美好的詞“籌款+互助+保險”模式,互助和籌款為保險打造了場景,保險為互助和籌款的免費提供支持。這套商業模式就是以水滴籌、水滴互助兩大精準場景為切入點,通過大數據與保險公司深度合作,把經過優選和定製的保險產品直接推薦給廣大用戶,三塊業務相互補充、導流和轉化,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商業閉環。

說白了,就是獲取海量的客戶之後,賣保險容易。


水滴籌創始終人沈鵬去年底接受採訪時說,2018年末水滴保險商城一個月保額銷售才不到2000萬,而2019年年末總保費已經達到8.5萬,其中長期壽險賣了1.3億,同比增速高達40多倍。


目前,水滴保險商城聯合六十多家保險機構,推出了近百款高性價比的保險產品,其保險商城稱擁有8000多萬保障用戶。據報道,其中購買行為的用戶在700萬--800萬,其中有80%來自互助用戶轉化,目前保險業務線每月促成保險交易為10億。


通過公益性質的籌款給平臺的保險等業務帶來巨大的流量,有了流量才會有後面的商業轉化。像保險銷售,佣金的比例較高,最可觀的是重疾、壽險等,部分佣金比例可達到50%以上,且如果用戶續保,還會有佣金 ,所以,你大致就知道,通過眾籌平臺積攢用戶,再來推銷保險有多賺。


其實,去年眾籌平臺的地推事件曝光以來,公眾心中曾經幫助千萬病患家庭籌集善款的形象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這家公司是否純商業化運作,利用網民對不幸家庭的憐憫之心賺取流量圈錢。而沈鵬曾公開表示,我們公司定位是社會企業,我們希望用商業 經營的方式來解決大眾的某些痛點或社會問題,從中要有合理的收入。


公司要開支、資本要賺錢,員工要業績,這些也沒錯,但是,打著公益互助、公益慈善的旗號,事實上是將社會公益資本化了。


目前,這種模式還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但隨著詐捐、地推、打人事件反覆上演,會進一步透支的社會的愛心,透支人們心中萌生的善念。在資本的操縱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如果在這種危難之際需要幫助都是幻象,都是操控、都是流量,都是生意,那麼,那些真實陷入困境需要大眾慷慨解囊的時刻,是否還有人願意伸出援助之手呢,這也是公益進行資本化運作的惡果,因為它中傷的是社會的善心。


金微觀察,由財經媒體人、科技工作者打造的平臺,撥開迷霧看清世界的真相。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