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對華不能像往常——英國外交大臣的發言是一個危險信號


疫情後對華不能像往常——英國外交大臣的發言是一個危險信號

暴露出了真實想法

當英國外交大臣,現在正在代理行使首相職務,在發佈會上公然說出

毫無疑問的是在這場疫情平息之後,對華關係不能像往常一樣了,我們將不得不問(中國)一些難以回答的問題,比如疫情是如何暴發的,以及為什麼不能早點制止

這樣的話時,我們可以感受到,“秋後算賬”已經不僅僅是民間論調了,它已經開始滲透進決策圈。

在疫情之前的中英關係怎麼樣呢?有人說處於中英關係的黃金時期。這個從英國帶頭加入亞投行,中國資本大舉進軍英國就可以看出來。不是說李嘉誠買下來了大半個英國麼,他的這種投資決定就是在中英關係整體向上、向好的態勢下做出來的。

疫情後對華不能像往常——英國外交大臣的發言是一個危險信號

李嘉誠是中英關係的一個註腳

然而經濟關係也就僅限於經濟關係,在它沒有更好的向政治關係和文化關係發展時,新冠疫情爆發了,英國遭遇了重創。不但英國,歐美國家都遭遇了重創。於是乎,一切的美好也就戛然而止了。

想當年也是在英國首相丘吉爾發表完他的“鐵幕”演說以後,世界進入了兩方激烈對抗的冷戰當中,而今天這位代理首相的言語已經依稀有了當年的模樣。

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到印度,甚至日本,其國內輿論開始有串聯的跡象,矛頭直接對準了中國。更不用提這些國家後面的跟班,比如說澳大利亞和巴西等,更是出力使勁潑髒水。

這已經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在疫情的衝擊下,這些國家為了轉移國內矛盾恐怕是要聯合起來圍剿中國了。

聯繫到前幾天中俄領導人通話,以及最近俄羅斯的一番表態,依稀間又出現了兩個陣營的影子。

疫情後對華不能像往常——英國外交大臣的發言是一個危險信號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這個世界果然還是不太平,沒有了刀光劍影,卻有了暗流洶湧。

西方國家看來是鐵了心要搞事情,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應該怎麼辦?

雖說今日不同往時,大家相互間的聯繫比上個世紀的那兩個陣營緊密很多,所以大家做起事來多少有些顧忌,投鼠忌器。儘管如此,從最近報道說美國和日本開始督促本國企業離開中國,迴歸本國來看,這些國家是在給這種聯繫做切割。而切割的目的除了所謂的振興本國製造業,有沒有其他的政治打算,這個恐怕就不好說了。

當然,對我們來說,另一個有利的消息是,西方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它們也有各自的利益衝突,而這些給中國留下了合縱連橫的空間,提高了突圍的成功率,這一點其實可以好好利用。

比如說,美國的兩黨矛盾,歐盟的內部矛盾,這些都是可以作為支點來進行運作的,可以有效減少甚至抵消西方陣營的合力,降低這種合力對我們造成的衝擊和危害。

疫情後對華不能像往常——英國外交大臣的發言是一個危險信號

政治終究講究平衡,而有一個支點就可以做到平衡

現在,西方世界還陷在泥潭裡面,所以可能會露出慈祥的笑容,倡導國際合作,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云云。可是我們說,狼外婆的笑容再慈祥也掩蓋不了其叵測的居心,中山狼在度過危險期後是鐵定要反咬東郭先生的,這個無論如何是需要清醒認識到的。

那我們現在還為什麼要與西方合作?因為‘統一戰線“這個法寶不能丟。在這樣的一個關鍵時刻,聯合所有可以聯合的人,形成巨大的合力,儘可能的分化瓦解對方的力量,這是我們的優先選擇,也是我們面對這個即將到來的”圍剿“所做的必要選擇。

只有這樣,我們在面對包圍的時候,內部有抵抗力量,外部有援助力量,我們突破重圍的勝算才會更大。

還是那句話,丟掉幻想,準備戰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