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端明殿學士忠惠蔡襄故宅

順324國道南行,偶見蔡襄故宅門坊,奇興一起,遂進去一觀,並順手拍了幾張照片。今日整理舊照,因該處已被拆除建成萬達廣場,不知蔡忠惠祠是否也已一併拆除?為給他人留點舊時記憶,整理點文字與照片一併於此留存。

宋端明殿學士忠惠蔡襄故宅

位於324國道(現荔華東大道)邊上的蔡襄故居門扁

慶曆七年(1047),蔡襄舉家移居莆田城南。那個原本無名的村莊後來因蔡襄而名為“蔡宅”。後世論起蔡襄籍貫,一般指赤湖蕉溪;論起蔡襄故居,一般指蔡宅。

宋端明殿學士忠惠蔡襄故宅

蔡襄祠文物標記

忠惠祠,為明、清之際,由地方官和蔡氏子孫重建續建,當代亦有數次修繕。蔡宅主要是蔡襄第二子蔡訇的傳人。蔡訇字元公,行七,大理寺評事,贈中順大夫,亨年二十餘。訇子傳,字永翁,歷朝奉郎、太僕寺丞,出判應天府上章致仕,贈金紫光䘵大夫,正一品。傳子三。

宋端明殿學士忠惠蔡襄故宅

忠惠祠

蔡襄,字君謨,別號莆陽居士,諡號忠惠,生於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 卒於治平四年(1067),享年55週歲。蔡襄、蔡高(襄弟,字君山,進士,開封府太康主簿)、蔡京(襄再從弟。進士,太師,魯國公,知平章軍國重事)、蔡卞(京弟。進士,太傅,尚書左丞,知樞密院。名相王安石女婿)、蔡立(蔡京從兄弟,進士,邠州太守)、蔡袞(蔡立黨兄弟,進士)、蔡雍(蔡立黨兄弟,進士),他們是莆陽“赤湖蔡氏” 的第六代,彼此關係是從兄弟,他們都中了進士。他們名字中有個共同點,都是“衣”字頭,看起來像宋代的官帽“長翅帽”。據說“赤湖蔡氏”在莆發枝的數脈,他們第六代的一眾從兄弟裡,凡名字帶“衣”字頭的,都中了進士;沒有的,則奄然無名。

忠惠祠堂前,亦有石柱一對,上書“壺山蘭水同千古,慶曆熙寧第一人”, 估計為當代文人所撰。

宋端明殿學士忠惠蔡襄故宅

宋狀元王十鵬題詩

忠惠祠左側是宋代狀元王十朋的《過蔡端明故居》題詩:“ 懷章南過蔡公鄉,駐馬遙瞻數仞牆,丹荔株株經品藻,喬松葉葉惠清涼,四賢詩出人增氣,三諫章成國有光,真是濟川三昧手,清源遊戲伏虹梁” 從詩中,想起當時王十朋因公出差南下路過蔡宅時,駐馬蔡宅,遠遠望向蔡襄的故居,看見蔡府那高大府牆時想起蔡公償遍各種荔枝,而寫出荔枝譜的情景。那為百姓遮陰而從城裡一直種植到城南的棵棵鬆鬆木。四賢詩是指蔡襄因范仲淹被貶一事而寫的五首詩,分別頌揚范仲淹、餘靖、尹洙、歐陽修等四人,抨擊高若訥一人。四賢一不肖詩為分別評寫這五人的五首詩。

王十朋(1112年11月9日—1171年8月6日),字龜齡,號梅溪。生於溫州樂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樂清市)梅溪村。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愛國名臣。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攬權”中興為對,被宋高宗親擢為進士第一(狀元)。

宋端明殿學士忠惠蔡襄故宅

宋莆田狀元柯潛題詩

祠右為柯潛寫的《蔡忠惠頌》,是柯潛歌頌鄉賢蔡襄的詩作,詩云:

莆陽巨域,人物英英。孰為第一,蔡公端明。精粹之文,冰玉輝映。遒勁之書,心正筆正。

四賢有作,忠義昭昭。君子道長,郡邪潛消。呼嗟乎麼,名重當世。後千萬年,凜有生氣。

柯潛(1423—1473)明狀元。字孟時,號竹巖,莆田城廂區靈川鎮柯朱村人。生於明成祖永樂二十一年,卒於憲宗成化九年,年五十一歲。性高介,邃於文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