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區:生態旅遊助牧民增收

“2016年,我被選聘為生態護林員,一年有8000元的穩定收入,現在我已經脫貧了!”甘南州迭部縣益哇鄉知子村村民拉木吉說。拉木吉世代生活在迭部林區,家裡生活僅靠女兒在縣城打工和自家種的幾畝薄田,自從成為護林員後,她的日子好過了,她相信會越來越好。

甘南藏區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73萬總人口中,與拉木吉一樣居住、生活在林區的有近40萬人,佔全州總人口的55%。

“舉生態旗、走生態路、吃生態飯”。近年來,甘南州積極探索生態產業扶貧、生態護林扶貧、生態補償扶貧新路徑,推動形成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產業發展、生態紅利共享的多贏態勢。

根據林區實際,甘南州通過大力推進新一輪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和生態公益林建設工程,優先安排貧困村和貧困戶,加大建檔立卡貧困戶覆蓋面,約3.4萬貧困人口受益。大力實施“生態補償脫貧一批”項目,聘用生態護林員10323名,累計落實報酬補助21296.8萬元。

林區之外,在甘南廣袤草原上生活的牧民的生活也在發生著深刻變化。如今,甘南州建設了1303個生態文明小康村。

在碌曲縣尕海鎮尕秀村,鱗次櫛比的藏式民居和曬銀灘帳篷城分外引人注目。“去年我的農家樂賺了2萬多元,產業發展分紅1600元,帳篷城分紅800元,還可以拿到光伏扶貧分紅。”尕秀新村村民道吉堅木參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他不但完成了遊牧到定居的轉變,還順利實現了轉產。

尕秀村是甘南州積極推動全村產業由傳統畜牧業向文化旅遊業發展轉變,把生態畜牧業與文化旅遊業結合,把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結合,探索形成“技能培訓+黨員帶頭+群眾開辦”發展生態旅遊的一個樣板。“尕秀村集體中,固定用工人員每年工資性收入在1.3萬元到1.5萬元之間。”尕海鎮黨委副書記王麟說。

甘南州委副書記、州長趙凌雲說,旅遊業的發展、從業崗位的增加,讓牧區群眾從牧場走向了市場,從做家務走向了做生意,許多牧民群眾賣掉牲畜,轉產旅遊服務業,讓草場得到了休養,使生態不斷改善,很好地解決了草原和牛羊的問題,實現了“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雙豐收。(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趙 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