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酮——防治蔬菜癌腫病、白粉病、炭疽病,用量少且藥效持久

三唑酮——防治蔬菜癌腫病、白粉病、炭疽病,用量少且藥效持久

其他名稱

粉鏽寧、粉菌特、優特克、菌滅清、菌克靈、豐收樂、保麗特、愛豐、百菌酮、百里通。

主要劑型

  • 單劑:5%、10%、15%、25%可溼性粉劑,10%、15%、20%、25%乳油,8%、10%、12%高滲乳油,8%高滲可溼性粉劑,12%增效乳油,20%糊劑,25%膠懸劑,0.5%、1%、10%粉劑,15%煙霧劑。
  • 混劑:32%唑酮乙蒜素乳油(克菌)

毒性 低毒


作用機理

主要是抑制菌體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擾菌體附著孢及吸器的發育,菌絲的生長和孢子的形成。三唑酮對某些病菌在活體中活性很強,但離體效果很差。對菌絲的活性比對孢子強。

三唑酮——防治蔬菜癌腫病、白粉病、炭疽病,用量少且藥效持久

產品特點

  • (1)三唑酮屬三唑類內吸治療性殺菌劑。對人、畜低毒。對病害具有內吸、預防、剷除、治療等殺菌作用。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後,能在植物體內傳導。對鏽病和白粉病有較好防效。在低劑量下就能達到明顯的藥效,且持效期較長。可用作噴霧、拌種和土壤處理。
  • (2)三唑酮可以與許多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等現混現用。
  • (3)三唑酮常與硫黃粉、多菌靈、腈菌唑、咪鮮胺、福美雙、井岡黴素等殺菌成分混配,生產復配殺菌劑;也常與一些內吸性殺蟲劑混配,生產複合拌種劑。

鑑別要點:純品為白色結晶體,原藥為白色至淡黃色固體。難溶於水,易溶於大多數有機溶劑。一般應送樣品至法定質檢機構進行鑑別,採用紅外、質譜、氣相色譜等均可。有效成分含量檢測採用氣相色譜法測定。三唑酮可溼性粉劑為白色至淺黃色粉末;乳油為黃棕色油狀液體。


應用

主要用於防治白菜類白粉病、茄子白粉病、馬鈴薯癌腫病、番茄白粉病、甜椒炭疽病。

(1)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噴霧

三唑酮——防治蔬菜癌腫病、白粉病、炭疽病,用量少且藥效持久

  • 防治萵苣和萵筍的白粉病,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
    • 防治胡蘿蔔白絹病,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
    • 防治黃瓜白粉病、炭疽病,茄子白粉病,菜豆的鏽病,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
    • 防治黃瓜、南瓜、番茄、洋蔥等的白粉病,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
    • 防治白菜類白粉病,洋蔥的鏽病,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2000~2500倍液噴霧。
    • 防治菜豆炭疽病、豌豆白粉病,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連噴2~3次即可。

    (2)用2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噴霧

    三唑酮——防治蔬菜癌腫病、白粉病、炭疽病,用量少且藥效持久

  • 防治茄子絨菌斑病,菜豆等的鏽病,用2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
    • 防治黃瓜菌核病,用2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3000倍液噴霧。
    • 防治菜豆炭疽病、豌豆白粉病、蠶豆鏽病,用2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噴霧,每隔15~2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3)用20%三唑酮乳油噴霧

    • 防治黃瓜、南瓜等的白粉病,馬鈴薯癌腫病,用20%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噴霧。
    • 防治西葫蘆、冬瓜、甜(辣)椒、茄子、菜豆等的白粉病,用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噴霧。
    • 防治白菜類白粉病、番茄白粉病,用20%三唑酮乳油2000~2500倍液噴霧。
    三唑酮——防治蔬菜癌腫病、白粉病、炭疽病,用量少且藥效持久

    (4)混配噴霧

    • 防治黃瓜霜黴病和白粉病,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與40%三乙膦酸鋁可溼性粉劑200倍液混配後噴霧。
    • 防治番茄、洋蔥等的白粉病,菜豆、洋蔥等的鏽病,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與25%丙環唑乳油4000倍液混配後噴霧。

    (5)拌種

    • 防治胡蘿蔔斑枯病,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3%。
    • 防治大蒜白腐病,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拌種,用藥量為種蒜重量的0.2%。
    • 防治豌豆根腐病,蠶豆根腐病,用20%三唑酮乳油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25%。

    (6)土壤處理

    • 防治蔬菜白粉病,溫室土壤每立方米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2克拌和。
    • 防治黃瓜、南瓜、扁豆等的白絹病,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份,與細土100~200份混勻,製成藥土,將藥土撒於病株根莖部。
    • 防治番茄白絹病,用2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澆灌根部,每隔10~15天灌一次,連灌2次。
    三唑酮——防治蔬菜癌腫病、白粉病、炭疽病,用量少且藥效持久

    (7)混配劑噴霧

    用32%唑酮乙蒜素乳油700倍液,在甜椒盛花期,防治炭疽病,每畝每次噴藥液80千克。


    注意事項

    由於受到環境條件及作物品種間差異及敏感性的影響,各地具體使用時,還要在當地農技人員指導下進行,或先進行試驗確認後再大面積推廣應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為害及損失。

    • (1)可與許多非鹼性的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混用。
    • (2)不宜長期單一使用本劑,應注意與不同類型殺菌劑混合或交替使用,以避免產生耐藥性。若用於種子處理,有時會延遲出苗1~2天,但不影響出苗率及後期生長。
    • (3)使用濃度不宜隨意增大(即增加用藥量),以避免藥害。出現藥害後常表現為植株生長緩慢、葉片變小、顏色深綠或生長停滯等,遇到藥害要停止用藥,並加強肥水管理。
    • (4)使用不當引起中毒或誤服時,無特殊解毒藥劑,應立即送醫院對症治療。
    • (5)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用於黃瓜安全間隔期為5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2次;在甜瓜上安全間隔期不少於5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2次。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蔬菜生產中常用農藥使用介紹,對此廣大農民朋友有什麼看法呢?或需要補充相關知識內容?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如果你有什麼疑問可以關注私聊小編,謝謝各位的閱讀,喜歡小編的文章,就給個“贊”吧!

    三唑酮——防治蔬菜癌腫病、白粉病、炭疽病,用量少且藥效持久

    當然,“蔬菜常用殺菌劑”的使用方法還不止這些,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欄輸入“蔬菜常用殺菌劑”,還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收穫,趕緊來試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