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好萊塢Hollywood,原來跟電影無關

美國好萊塢這個名字幾乎無人不曉,這裡是電影大片的出生之地,全球最大的電影造夢工廠,是每個電影追夢人的嚮往之所。這個幾乎人人都能隨口說出幾部大片的好萊塢,它是怎麼來的?

美國好萊塢Hollywood,原來跟電影無關


在美國電影最開始發展的時候,大部分的業務是在美國東部地區,由於愛迪生(就是你所熟知的“發明狂魔”愛迪生)和一些電影放映公司爭奪電影放映權,使得許多電影製作人為了逃避官司,無奈般到了西部洛杉磯地區,也就是現在的好萊塢,如此一說愛迪生也算是成就了好萊塢。

美國好萊塢Hollywood,原來跟電影無關


好萊塢最初只是一個農莊,名字來自英語的冬青(holly),如果我們生活在那個年代,應該不會將好萊塢和電影聯繫起來。1886年,英國一對房地產夫婦買下了一塊地,當時這位夫人很喜歡冬青樹,便將蘇格蘭運來的大批冬青樹栽在這裡,並將農場命名為冬青樹林(Hollywood),也就有了好萊塢這個名字。

美國好萊塢Hollywood,原來跟電影無關


此時的好萊塢還是個農莊,不過,這對夫婦也沒閒著,他們計劃開發農莊,然後鋪設了一條街道,並出售產權,漸漸地好萊塢的居住人口也漸漸多了起來。到了1900年,好萊塢的居民投票加入了洛杉磯,那麼好萊塢後來是怎麼和電影掛上鉤的呢?

美國好萊塢Hollywood,原來跟電影無關


到了20世紀,美國的一些電影公司看上了好萊塢的

拍攝環境。拍攝電影是要有光照的,雖然當時已經有了電燈,但電燈光亮度不夠,只能靠陽光來補光,而好萊塢所在的加州長時間擁有燦爛的陽光。且這邊的視野也很開闊,還不缺勞動力,所以很多電影拍攝公司紛紛在這建立了攝影棚,好萊塢越來越熱鬧,逐漸發展成為了電影之都。

美國好萊塢Hollywood,原來跟電影無關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一戰結束,經濟繁榮,人們對於娛樂的需求大大增加,並且伴隨著

“電影明星”制度的誕生,電影業開始真正蓬勃發展,好萊塢每年製作數百部電影,成為了美國文化的崛起力量。

美國好萊塢Hollywood,原來跟電影無關

▲最後一部無聲電影《摩登時代》


三十年代是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全面進入了有聲電影時代,並出現了類型電影,包括

西部片、音樂劇、紀錄片、社交電影、喜劇片和恐怖片等新的流派。儘管當時經濟困難,但估計每週依然有多達8000萬美國人去看電影。


美國好萊塢Hollywood,原來跟電影無關

▲第一部有聲電影《紐約之光》


20世紀40年代早期是美國電影業的

艱難時期,喜劇電影在當時很受歡迎,為了振奮大家的心情,影院大多上映的是喜劇類型影片。


美國好萊塢Hollywood,原來跟電影無關

▲喜劇電影《你逃我也逃》


《大獨裁者》是卓別林第一部有聲電影,影片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攝於希特勒統治最為黑暗的時期,片中對他辛辣諷刺跟醜化比比皆是。本片榮獲

第13屆(1941)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最佳音樂5項提名。


美國好萊塢Hollywood,原來跟電影無關

▲《大獨裁者》喜劇&戰爭


戰爭期間,很多好萊塢明星都毫不猶豫地選擇去當兵,保家衛國。詹姆斯·斯圖爾特

是美國第一位上戰場的美國影星,經過長期和久負盛名的軍事生涯結束後,斯圖爾特回到好萊塢,並拍了絕世佳作《生活多美好》。


美國好萊塢Hollywood,原來跟電影無關

▲詹姆斯·斯圖爾特


已過不惑之年的《亂世佳人》男主角克拉克·蓋博

,不僅和年輕的士兵一起接受刻苦的訓練,甚至還多次執行轟炸德國的危險任務,好幾次差點丟了性命。


美國好萊塢Hollywood,原來跟電影無關

▲克拉克·蓋博


在五十年代戰後的美國,普通家庭逐漸富裕起來,流行文化開始興起,然而隨著電視的普及,電影院出席率大幅下降,導致許多好萊塢電影公司虧損最終破產。為適應時代的潮流,好萊塢開始製作電視電影,這標誌著好萊塢進入

電視行業


美國好萊塢Hollywood,原來跟電影無關


六十年代,美國社會變革,內外矛盾非常多,越戰泥潭,石牆風暴,水門事件,人權問題等接連不斷。這段時間的電影主要集中在搖滾,民權運動等社會轉變,以及文化價值觀的轉變上,這也是世界對美國及其文化的看法發生變化的時期。


美國好萊塢Hollywood,原來跟電影無關

今年檔期未定的昆汀電影《好萊塢往事》,背景設定在六十年代的好萊塢,滿街的老式汽車,復古的商店招牌和行人的服裝款式,無處不是昆汀懷舊情結的爆發式釋放。在片子裡,小李子飾演的演員還虛構了好幾部戲中戲海報,向六七十年代的西部片致敬。


美國好萊塢Hollywood,原來跟電影無關

▲《好萊塢往事》


電視的普及,讓人們看到了大量的歐洲影片,電影受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瑞典伯格曼、法國新浪潮電影文化的衝擊。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開啟了好萊塢新浪潮時代,六七十年代反傳統文化的經典電影包括

《雌雄大盜》《畢業生》《2001:太空漫遊》《教父》《出租車司機》《逍遙騎士》……影片中的人物往往無視社會秩序,追求自我的個性解放,成為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文化的一個標誌。


美國好萊塢Hollywood,原來跟電影無關

▲《出租車司機》


美國好萊塢Hollywood,原來跟電影無關

▲《逍遙騎士》


到了七十年代中期和八十年代,計算機特效的發展幫助好萊塢推出了大量的大片,如《大白鯊》《星球大戰》和《奪寶奇兵》……大家紛紛湧入電影院,在大銀幕下觀看他們喜愛的明星表演。在九十年代湧現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電影,特別是1994年,許多為人熟知的好萊塢經典大片誕生,甚至讓人們以為這就是電影的黃金時代。


美國好萊塢Hollywood,原來跟電影無關

▲《星球大戰》


美國好萊塢Hollywood,原來跟電影無關

▲《奪寶奇兵》


到了現在,每年上映幾千部電影,看電影也成為日常稀鬆的事情,對於喜歡電影的人來說,好萊塢讓人印象深刻的魅力,才讓美國電影變成了難以複製的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