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如畫,往大是建築美學往小是生活細節,總有一個角度發現美

讀《紅樓夢》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覺,有人看到書中無處不飛花,有人品到紅樓漫卷浸酒香,有人發現書中人大都有莊子的追求逍遙自在的思想,有人喜歡書中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可是這裡最想提卻是《紅樓夢》如畫卷一般美麗的場景,讀紅樓就像看一幅畫,整體看是恢弘的大場景,細看無數精彩的生活小細節,反正就是總有一個角度能夠發現美。

第一,跟著不同的人不同的視角,一覽賈府的大場景的華麗

《紅樓夢》中主要是以賈府為基礎去講述所有人的生活,賈府就是大家生活的一個主要場景,賈府和它周邊的樣子就是眾人的生活圈,也就是《紅樓夢》主要的場景構造。

讀紅樓如畫,往大是建築美學往小是生活細節,總有一個角度發現美

第一次認識賈府不是通過圖畫而是通過兩個人的對話,冷子興和賈雨村兩個舊友偶遇他談論賈府。賈雨村看到賈府的老宅,榮寧兩府的老宅幾乎佔了大半條街,雖然門前冷落可是牆內的植物和房舍依舊生機勃勃,他覺得賈府一點都沒有衰敗之像,但是冷子興卻說這不過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罷了,賈府雖然敗落可是比起尋常人家依舊強了很多。這就是對賈府初始的認識,賈府雖然是鐘鳴鼎食之家,可是因為子孫一代不如一代它已經走向衰亡的氣象。

黛玉母親去世賈母接她入賈府,這便是第一次描述看看賈府的具體模樣。黛玉眼中的賈府是什麼樣的呢?賈府從轎子裡看到了京城的繁華,也看到了京城裡的賈府不一樣的華麗。看到寫著“敕造寧國府”門匾的獸頭大門和兩隻大石獅子就到了寧國府,不遠處同樣格局的府邸才是榮國府。榮國府內部的構造就同畫裡的建築一般,要經過垂花門、抄手遊廊、穿堂、穿山遊廊等等一步一步才能走到賈母的院子,而且一路走來都會有不同的景緻。

讀紅樓如畫,往大是建築美學往小是生活細節,總有一個角度發現美

榮國府分為兩個部分,賈政、賈母等人居住的正院和賈赦居住的側院,兩個院子同在一處,可是景緻還不相同,正院給人的感覺是軒峻壯麗,別院的建築更小巧別緻,但統一的特點是木山石都在。從黛玉的視角這裡就能夠想象賈府到底有多大,而且還像一個美輪美奐的迷宮,生活在這裡都不單是為了住,而是創造一個如畫中的美景。

如果說榮國府已經算是華麗,那麼後來為了元春省親而修建的大觀園才是美輪美奐的仙境。大觀園從選址、修建、裝飾到全部建成整整花費了一年的時間,其中的景緻沒有一點不耗盡心思。瀟湘館的翠竹和紙窗的幽靜;怡紅院的海棠和芭蕉相映成趣,雕空玲瓏木板作為間隔的新奇,稻香村的酒旗飄飄和蘅蕪院的奇香滿園,四處主要的住所都是別處不可多見的奇景。

讀紅樓如畫,往大是建築美學往小是生活細節,總有一個角度發現美

而後連接著住所的石子路、屋外的亭臺樓閣、屋內床幔桌椅每一不是各有玄妙。元春省親讓大觀園表演了一場燈光秀,晚間的大觀園有著無與倫比的美妙;賈母帶著劉姥姥遊覽大觀園展示了白天的大觀園,不管是櫳翠庵的清幽,還是秋爽齋的大氣,反正一步一景,大觀園早已不是言語能夠形同得盡的美麗。

為了將大觀園的美能夠得以長久的保留,賈母讓惜春繪製了大觀園的長卷圖。因為不只要花園子,還要將人物都畫上做成“行樂圖”就很難,於是大家一起群策群力,寶釵對畫畫的認識讓人大開眼界。寶釵說大觀園就像畫一樣,山石樹木,樓閣房屋,遠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的是這樣。

讀紅樓如畫,往大是建築美學往小是生活細節,總有一個角度發現美

首先畫畫是需要有講究的,其次畫畫需要的用具需要很廣泛,再者畫大觀園畫就是從原先的建築圖樣子拓下來後添加人物就好,有了雛形也就有了成圖的可能性。惜春的“大觀園圖”一直在畫,大家不時過來幫忙,賈母覺得生活裡好玩的事和場景都會讓不斷添加在上邊,這也讓這幅圖一直在不長的延長,雖然最後也就未見成品的完成,但是大觀園的美好也會被定格在這幅畫裡。

第二,賈府裡姑娘們生活的小片段,每一幅都是美人圖

縱觀紅樓夢就是看到了賈府這個生活的大場景圖,可是細看生活中的一個個生活的小片段,會發現女孩子們生活的樣子就是一幅幅的美人圖。大家從未刻意去營造,只是將玩樂融入生活之中,可是不經意間就成就了美,成為了畫。

  • 黛玉葬花、齡官畫薔、晴雯補裘,無言的愛情發自內心的畫卷

青春裡最讓人回味的是什麼?這就是愛情。黛玉、齡官和晴雯在青春的時光裡都真摯的愛過一個人,她們為愛做過的傻事讓人覺得心疼可是又覺得情深,如果在愛情裡你也遇到不能言說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呢?

讀紅樓如畫,往大是建築美學往小是生活細節,總有一個角度發現美

黛玉葬花悲劇美。黛玉真的對寶玉生氣的時候她不會哭鬧,而是一個人去默默的傷感。春天是一個美好季節,有人的人會覺得春光爛漫好不愜意,可是黛玉眼中的春天卻是“花飛花謝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黛玉覺得春天的美是一種悲傷的美。這不是黛玉消極,而是她就是多愁善感,再加上她和寶玉此時正好有了矛盾,愛情總是讓人時而歡喜時而感傷,所以她看到的都是傷感的事物。黛玉一個人看著滿天飄落的飛紅,埋葬著落花,想著青春也如花朵一般的易逝。黛玉一個人葬花的美麗成為很多年心頭都不會忘卻的場景。

讀紅樓如畫,往大是建築美學往小是生活細節,總有一個角度發現美

齡官畫薔,無言的美。齡官是《紅樓夢》中長相、脾氣性格都和黛玉很像的女孩子,她和賈府的少爺賈薔相戀,可是身份懸殊、愛情裡的患得患失,反正少女就是有很多無言的心事,這些話她不知道如何對賈薔說,所以一個午後她就在地上寫字,這字就是賈薔的“薔”,不知不覺中就在地上寫了幾千個薔字,後來竟然下了大雨她也沒有察覺到。陷入愛情的“痴”裡,也許就把其他的事物都忘記了,“薔”字寫在地上卻刻盡了心裡,惟願賈薔也能知道有一個女孩子這樣傻傻的愛著他。

讀紅樓如畫,往大是建築美學往小是生活細節,總有一個角度發現美

晴雯補裘,燭影情深。雯對寶玉一直都有深深的喜歡,可是她從來沒有說過,她只是把這份愛情放在行動上。寶玉的雀金裘剛穿了一天就有了一個大窟窿,家裡人都不會縫補但是明天又趕著要穿,於是晴雯即便重病都爬起來為寶玉縫補衣裳,還不讓他陪著讓他早點去睡,整整一夜半做半停耗盡了心神才弄好。晴雯對寶玉的愛就是一針一線的密密縫補,明明她自己都病得半死,可是為了寶玉還是強撐著在做,如果這都不算愛,還有什麼好期待呢?因為愛你所以願意分擔所有,這一個夜晚的晴雯也是寶玉心中最美的樣子。

  • 寶釵撲蝶和湘雲醉臥,青春時光裡少有的灑脫和浪漫

青春又為了愛情傷感的美,可是也會有為了生活歡樂的美,這一種入畫的美是定格的一瞬間,是在春天裡的活潑靈動,是一種旺盛的生命裡的美。

讀紅樓如畫,往大是建築美學往小是生活細節,總有一個角度發現美

寶釵撲蝶是靈動的美。寶釵平日裡處處都以大家規矩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所以能夠看到的都是嫻靜溫柔的畫面,可是到了春天萬事萬物都萌發了生機,寶釵也被兩隻飛舞的蝴蝶所吸引,追趕著它們和它們一起玩耍,寶釵撲蝶那種不同尋常靈動的美,雖然香汗淋漓、氣喘吁吁,可那是一種解脫束縛的動態的美,卻成了春日最美妙的風景。

讀紅樓如畫,往大是建築美學往小是生活細節,總有一個角度發現美

湘雲醉臥是靜態的美。湘雲是大觀園所有女兒中最為活潑好動的一個姑娘,她就是一束耀眼的光可以驅走大觀園的黑暗,帶給眾人溫暖和歡樂,只要湘雲一到大觀園眾人都會開心起來。湘雲在寶玉過生日的時候特別的高興,跟大家划拳喝酒,可是一不小心就喝多了於是她就在芍藥圃的青石板上睡著了,嘴巴里還說著詩。大家看到她的那個樣子都笑了,湘雲的不拘小節和瀟灑不羈,成了大家時光裡最有趣的記憶。

  • 平兒理妝和迎春串花,平靜無波的生活亦是難得的美好

生活不可能總是有大風大浪的波瀾壯闊,閒暇的時光裡也會有平靜恬淡的美好,正如畫畫也不能都是動感的場景,有時候角落裡的那些小小美好也讓人覺得很溫馨。

讀紅樓如畫,往大是建築美學往小是生活細節,總有一個角度發現美

平兒理妝是一種被憐惜的美。平兒是賈璉和王熙鳳的丫頭,他們夫妻二人吵架就都拿著平兒出氣,平兒受到了很多的委屈,這個時候寶玉就讓襲人拉著平兒去怡紅院,寶玉幫著平兒重新梳妝,卻給了平兒一種被呵護和被珍惜的感覺。寶玉讓平兒換了襲人的衣裳,用茉莉花粉擦臉、塗口紅和抹胭脂,這是一種極為生活的狀態,可是看著這個畫面就是覺得很美,因為畫中人在整理自己的妝容,看到美麗的面容會心一笑的那種舒適的美。

讀紅樓如畫,往大是建築美學往小是生活細節,總有一個角度發現美

迎春串花的閒適也是歲月靜好的浪漫。迎春是金陵十二釵中最不起眼的一個,她雖然年長卻無一所長能夠和眾姊妹們比肩,但是迎春卻有一個畫面定格在記憶裡,就是她一個人靜靜地愛樹蔭下串茉莉花,那種一種無人打擾的寧靜,也是風平浪靜的的安寧,這個時候除了“歲月靜好”真的想不到其他的詞語,大家最歡樂的時光也是這個時候。迎春出彩的時候幾乎沒有,可是那種小小姑娘串茉莉花的美麗卻是生活平靜的喜悅。

人們的生活有著很多的樣子,時而波瀾壯闊,時而平平靜靜,可是在這些歲月裡卻總有一些美好的畫面留在記憶的深處裡,以後不管身處何地發生了何事,回想起來嘴角總能微微上揚,因為時光裡她們都是最美好的樣子。不管是為了愛情的做了傻事,還是留下生活動態的樣子,亦或只是安靜的待著那裡做著自己的事,歲月無憂無擾就是最大的幸運。

第三,品味紅樓夢裡的細節,故事情節轉折,正如畫畫深淺濃淡的變化

紅樓如畫卷,整體的觀賞就是一幅恢弘鉅製,是賈府場景的方方面面的重現;分段的細賞就是一幅幅美麗的生活圖畫,其中的人展示了生活的波瀾壯闊的刺激,也有歲月安然的淡然,不管是大景還是小圖都有一種讓人忍不住想要輾轉留戀的心情。可是除卻了這些能夠一眼就看大的美,紅樓的畫卷裡還有很多細緻入微的生活細節,處處都表現出美學的樣子。

《紅樓夢》是由很多的小故事串聯在一起,曹公通過情節的詳略得當將它們一一呈現,這樣的描寫方式就如畫畫時深淺濃淡的變化,所有事情都出現的恰到好處,不嫌多不怕少,它們的出現就是最好的樣子。

讀紅樓如畫,往大是建築美學往小是生活細節,總有一個角度發現美

元春省親的宏大和秦可卿葬禮的熱鬧。元春省親和秦可卿的葬禮都是賈府的畫卷中佔據了很大篇幅,這是生活中悲歡的兩種極端卻同樣的熱鬧。元春封妃回家省親這是賈府上上下下都高興的事,秦可卿去世因為念及她的好賈府眾人都痛哭哀悼,這兩個故事敘述的部分多,鋪排的場景大,只是為了體現這是賈府極為重要的兩件事,它們無一不暗示賈府將來沒落的命運。兩個大場景的安排耗費了賈府眾多的錢財讓賈府的經濟危機日益明顯,聲勢浩大的陣勢招人側目非議,賈府自身也膨脹自滿做人做事未加節制,那麼賈府樹倒猢猻散的日子也漸漸到來。

讀紅樓如畫,往大是建築美學往小是生活細節,總有一個角度發現美

眾人起詩社的熱鬧和其他雞毛蒜皮的小事。生活的小事也會有不同程度的詳略,詩社是大家課餘生活最有趣的事情,所以詩社的每次活動都是描述的重點,其間出現小事就是一筆帶過,但是卻不會覺得不合適。大家第一次起詩社做了“海棠詩”,忘記了史湘雲她急的跳腳入了詩社還會給大家準備了螃蟹宴;湘雲和寶釵一同籌辦的“菊花詩社”精彩紛呈,也帶入了李紈思念賈珠羨慕王熙鳳有平兒這個幫手的小插曲;冬日裡“蘆雪庵聯詩”有了烤肉、梅花和詩詞的美好,也有平兒被偷手鐲的意外;黛玉的“桃花社”有眾人填詞的傷感,後來卻有放風箏的喜悅。平行的時空裡事情總是共同存在,可是詳略得當讓事情都能豐富生活。

讀紅樓如畫,往大是建築美學往小是生活細節,總有一個角度發現美

抄檢大觀園的毀滅和中秋夜宴的淒涼。賈府到了後期王夫人命令眾人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觀園抄檢活動,以王保善家的為首搜查了大部分人的院落,原本寧靜祥和的大觀園瞬間人心惶惶、風聲鶴唳,這樣的大場景裡揭露了眾人相,也讓大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可是有些人卻一直都沒有醒悟過來,抄檢查大觀園的巨大創傷之後,就到了中秋節的淒涼。這是一個承啟轉合的過程,故事的銜接來的如此合理,這一次賈府的宴會終於不再盛大和歡樂,大家都在舔舐自己的傷口,湘雲和“寒潭渡鶴影”和黛玉的“冷月葬花魂”為淒涼的夜畫上了句號。

讀紅樓如畫,往大是建築美學往小是生活細節,總有一個角度發現美

細看紅樓夢中的文字,就能看到那些畫面就這一呈現在眼前,因為不同的側重裡就是會看到不同的場景,明明是盛大的省親和本該哀傷的葬禮,卻呈現了不同的熱鬧;生活中大事和小事一同發生的時候,大事裡不會遺忘的小事,讓故事的轉折和場景的替換恰到好處;賈府抄檢大觀園之後就到了中秋夜宴的淒涼,這一詳一略的描述讓人知道了抄檢大觀園的傷害性到底有多大,略寫的中秋節卻讓人有足夠的空間去感受那種悲傷。

總的來說,讀《紅樓夢》就好像在看一幅畫,因為紅樓夢那些人物情節當你印在腦子裡的時候他們的故事就會像放電影一般在回放,她們就會立體的出現在生活中,好像伸手就能觸摸得到,好像能聽到她們的歡聲笑語和默默嘆息,紅樓夢如畫一看就不能忘記。縱觀全書這就是一幅很長很長的畫卷,可以看到賈府整體建築的宏偉、步步是景的精緻;往小了看能夠發現書中人們生活的豐富,單獨放大任何一個畫面都是一張美人圖,這是書中人物的生動形象躍然紙上才能帶來的感覺;拋開大局看細節,生活裡的小事和大事都能找到其中的趣味,帶來了生活中各種反思。品紅樓如看畫,不管從哪一個角度都能發現其中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