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第三大淡水湖——高郵湖

【地承千古人文精華,理蘊萬世自然法則】

高郵湖,古名樊良湖,又名新開湖,屬淮河流域。跨江蘇省高郵市、寶應縣、金湖縣與安徽省天長市,湖泊長48公里,最大寬度28公里,湖底一般高程4.5米。水域總面積約為780平方公里(水位在8.5米以上),汛期蓄水9.38億立方米。僅次於太湖,洪澤湖,為江蘇省第三大淡水湖。

江蘇省第三大淡水湖——高郵湖


高郵湖屬平原淺水型淡水湖泊,淮河入江水道穿湖而過。這類湖泊系由河流演變而來。高郵湖在成湖以前,這裡就有許多小型湖蕩,據清嘉慶十八年(1813)《高郵湖州志》記載,原有36個大小不等的湖泊。為“串珠式”小型湖泊群,這些湖蕩處於淮河下游。天長舊縣誌中記載的汀溪湖,即為高郵湖形成前的小湖泊之一。淮水向東既無出路,而洪澤湖又容納不了全部淮水,遂循地勢向南流去,氾濫於高、寶地區,使這一地區的許多小湖成為巨浸,形成了高郵湖等。

江蘇省第三大淡水湖——高郵湖


宋代,甓社湖曾現珠光(河蚌珠光),併為在甓社湖居室臨窗夜讀的著名學者孫覺親眼所見,被其好友沈括記載於《夢溪筆談》,故後人稱高郵湖為珠湖。《高郵州志》記載,夏秋之際,雨過天晴,湖面上會出現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連綿的大山,活脫脫一個天上的世界,這就是高郵湖上有名的“海市蜃樓”奇觀。

江蘇省第三大淡水湖——高郵湖


高郵湖大閘蟹、高郵湖龍蝦、高郵湖青蝦、高郵湖鯿魚、高郵湖銀魚、高郵湖白魚、高郵湖鯽魚是著名的品種之一,魚蝦的產量也很大。高郵湖是天長水路唯一的入江通道。龜、蝦、蟹等水產品也很豐富,以產高郵鴨著名。

江蘇省第三大淡水湖——高郵湖


高郵鴨,又名高郵麻鴨,原產於江蘇省高郵,是我國江淮地區良種,系全國三大名鴨之一,屬蛋肉兼用型地方優良品種。高郵鴨善潛水、耐粗飼、適應性強、蛋頭大、蛋質好。2006年被農業部列入《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

江蘇省第三大淡水湖——高郵湖

歡迎大家關注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