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高考志願,兩所獨特的雙一流大學亮了

從今天開始,北京市開始2020年高招模擬志願填報。這是北京市第一次新高考志願模擬。高考志願模式有更新,但高考生每年都是新的,我個人認為,這種新的志願模式並不會對2020年參加高考的考生產生什麼大的壁壘。


北京新高考志願,兩所獨特的雙一流大學亮了


北京新高考志願,兩所獨特的雙一流大學亮了


北京新高考志願,兩所獨特的雙一流大學亮了


文理不分科,綜合在一起排名,給志願選擇帶來很大的麻煩,盲報和蒙報,都不靠譜。切記,一定要參考以往的錄取分數和位次。但不能直接參考,需要間接參考。不管高考志願模式如何填報,專業梯度是必然存在的。任何高校的梯度是穩定的,這個梯度就是以往的錄取數據。北航和北聯大的同類專業不可能在同一個梯度上的。關於此,以前寫過文章,不再贅言。

2020年北京高考志願最大的不同在於院校專業組。對於此,我之前寫過多篇文章,不在贅言。但需要提醒的是,院校專業組,必須要把不同高校的專業選考科目讀懂。所謂讀懂,就是考生要根據自己大致分數段,劃出一定範圍的高校。過去文理分科的時候,可能要劃出30所左右,但院校專業組,需要劃出前後50所左右高校的專業,根據自己的選考科目,看看是否符合自己傾向高校專業的選考要求。

30個志願是否夠用,就看考生的志願傾向,如果考生把院校作為高考志願的邏輯,30個志願顯然是不夠的;院校專業組功能在於引導考生高考志願填報以專業興趣為導向,但目前很難推行,需要有一個逐步引導的過程,這個過程顯然是高校單獨難以完成,需要高校和中學一起推動。

所以,讀懂高校的選考要求非常重要。高校的專業類,從字面上看都是一模一樣的。但高校不同,專業方向不同,人才培養的模式是不同的。尤其需要考生了解的是,不同高校相同專業類的選考科目往往是不同的。不能想當然按照過去的梯度來設置高考志願,一級梯度的某大學的某專業,和下一個梯度同類專業選考科目不同,考生不能按照梯度順序來選擇志願。

文科類專業沒有這個矛盾,主要是理工類的專業,尤其是工科。從目前在北京招生的高校選考要求來說,最容易填報志願的有兩所大學,不用費腦費神。

其他在京投放招生計劃的雙一流高校,非藝術類的,基本上都有選考科目,一些文科類高校,也有個別專業類是有選考科目要求;理工類高校也有個別專業不限選考科目。有兩所除外,一個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學,要填報這所高校,不用琢磨,必須選考物理,否則分數再高,也沒有資格報考。三個大類,涉及17個專業。還有一所不用傷神的高校:外交學院,涉及9個專業(類),全部是不限選考科目。

但前提是,填報這兩所高校的分數必須高,要高到學霸的級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