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高考志愿,两所独特的双一流大学亮了

从今天开始,北京市开始2020年高招模拟志愿填报。这是北京市第一次新高考志愿模拟。高考志愿模式有更新,但高考生每年都是新的,我个人认为,这种新的志愿模式并不会对2020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产生什么大的壁垒。


北京新高考志愿,两所独特的双一流大学亮了


北京新高考志愿,两所独特的双一流大学亮了


北京新高考志愿,两所独特的双一流大学亮了


文理不分科,综合在一起排名,给志愿选择带来很大的麻烦,盲报和蒙报,都不靠谱。切记,一定要参考以往的录取分数和位次。但不能直接参考,需要间接参考。不管高考志愿模式如何填报,专业梯度是必然存在的。任何高校的梯度是稳定的,这个梯度就是以往的录取数据。北航和北联大的同类专业不可能在同一个梯度上的。关于此,以前写过文章,不再赘言。

2020年北京高考志愿最大的不同在于院校专业组。对于此,我之前写过多篇文章,不在赘言。但需要提醒的是,院校专业组,必须要把不同高校的专业选考科目读懂。所谓读懂,就是考生要根据自己大致分数段,划出一定范围的高校。过去文理分科的时候,可能要划出30所左右,但院校专业组,需要划出前后50所左右高校的专业,根据自己的选考科目,看看是否符合自己倾向高校专业的选考要求。

30个志愿是否够用,就看考生的志愿倾向,如果考生把院校作为高考志愿的逻辑,30个志愿显然是不够的;院校专业组功能在于引导考生高考志愿填报以专业兴趣为导向,但目前很难推行,需要有一个逐步引导的过程,这个过程显然是高校单独难以完成,需要高校和中学一起推动。

所以,读懂高校的选考要求非常重要。高校的专业类,从字面上看都是一模一样的。但高校不同,专业方向不同,人才培养的模式是不同的。尤其需要考生了解的是,不同高校相同专业类的选考科目往往是不同的。不能想当然按照过去的梯度来设置高考志愿,一级梯度的某大学的某专业,和下一个梯度同类专业选考科目不同,考生不能按照梯度顺序来选择志愿。

文科类专业没有这个矛盾,主要是理工类的专业,尤其是工科。从目前在北京招生的高校选考要求来说,最容易填报志愿的有两所大学,不用费脑费神。

其他在京投放招生计划的双一流高校,非艺术类的,基本上都有选考科目,一些文科类高校,也有个别专业类是有选考科目要求;理工类高校也有个别专业不限选考科目。有两所除外,一个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要填报这所高校,不用琢磨,必须选考物理,否则分数再高,也没有资格报考。三个大类,涉及17个专业。还有一所不用伤神的高校:外交学院,涉及9个专业(类),全部是不限选考科目。

但前提是,填报这两所高校的分数必须高,要高到学霸的级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