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全民健身月”今年從居家健身、雲端辦賽開始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趙映驥 文 市體育局供圖

去年1月1日,《重慶市全民健身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條例》中規定,每年4月為重慶市全民健身月。

今年的第二個“全民健身月”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無法開展大規模群眾體育健身活動,為此重慶市體育局將全民健身陣地從線下轉移到線上,不僅通過網絡宣傳《條例》,還開展了居家科學健身指導以及雲端辦賽,獲得了市民的好評。

《條例》落到了實處

去年4月是我市首個“全民健身月”,為了讓新頒佈的《條例》深入人心,市體育局在“全民健身月”期間共發放《條例》單行本近10萬冊、《條例》宣傳指南近9萬冊;同時還通過網絡、電視臺、廣播電臺、場館顯示屏等媒體共計宣傳1250餘次,信息刊載1.3萬餘次;開展各類知識講座324場次、知識競賽59場,全市69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向社會開放,全面激發各種社會力量參與體育事業發展的熱情。

除了主城區之外,重慶市各區縣也積極貫徹落實《條例》:2019年,巴南、北碚、大足等12個區縣舉辦區縣運動會;兩江新區、大渡口、永川等20個區縣舉辦全民健身運動會;沙坪壩區利用“百姓賽場”進社區活動廣泛宣傳《條例》;江北區推動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長效管理;開州區提前完成社區健身站點建設任務;萬盛經開區、榮昌區、長壽區、大足區、開州區5個區縣積極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區(縣);萬州、黔江、沙坪壩、大渡口、梁平等區縣深入開展“好體育人”志願服務。

又到“全民健身月”今年从居家健身、云端办赛开始

重慶國際馬拉松今年改為了全民室內健走

精心組織網絡活動

今年4月,是《條例》頒佈實施後的第二個“全民健身月”。按照原計劃,“全民健身月”期間,全市應加強全民健身宣傳,組織開展全民健身展演、展示、諮詢、體質監測、志願服務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

不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無法組織開展大規模群眾體育健身活動。面對新形勢,市體育局創新了思路,在3月底下發了《關於廣泛開展2020年重慶市“全民健身月”活動的通知》。通知中明確提出:多渠道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充分利用互聯網的便捷,開展科學居家健身指導,推廣健身知識普及,在疫情防控優先的前提下,優惠開放公共體育場館,真正做到“以民為本,創新形式”,讓市民從健身中收穫更多幸福感。

為了通過網絡指導市民科學鍛鍊,市體育局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體育重慶”,以居家健身為宣傳重點,持續每日發佈居家科學健身系列內容,指導市民科學健身,目前已累計發佈相關推文130餘篇。

又到“全民健身月”今年从居家健身、云端办赛开始

今年將重點打造龍舟比賽

同時市體育局還大力倡導各體育協會、體育組織結合項目特性“雲端”辦賽,將全民健身陣地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其中不乏亮點:3月底舉辦的重馬十年“抗擊疫情”全民室內健走公益慈善活動,吸引了11261人報名參加,同時還有4807人購買了活動紀念獎牌,支持抗疫慈善公益;4月舉行的全民橋牌網絡冠軍挑戰賽,掀起了一股網上橋牌熱,重慶賽區的三期選拔賽吸引了117支隊伍參賽,其中第二期晉級全國冠軍賽的川渝聯隊,還獲得了全國第4名。

下一步會有更多亮點

雖然目前大型群眾體育活動還無法開展,但是市體育局對2020年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已經有了明確的思路。

下一步市體育局將繼續深入實施《條例》,推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提升行動計劃》實施,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和水平。抓實六個“身邊工程”,鞏固提升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組織覆蓋率、體育健身設施規模、體育健身活動數量、體育健身賽事品質、體育健身指導水平和體育健身文化影響力。

又到“全民健身月”今年从居家健身、云端办赛开始

去年“全民健身月”啟動儀式千人廣播體操展演

同時,市體育局還將積極創建5個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區(縣),科學規劃和打造更多戶外運動品牌賽事,推進重大產業等項目建設。

在市民最為關心的大型賽事方面,今年將重點申辦國際攀聯世界盃攀巖賽、中華龍舟大賽(合川站)等賽事,升級打造重慶國際馬拉松、中國武隆國際山地戶外運動公開賽等賽事;自創打造好重慶龍舟公開賽、重慶國際城市定向賽、重慶環三峽國際自行車賽等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