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述帝國的故事:燃燒吧!巴比倫

辛那赫里布是亞述帝國大名鼎鼎的國王薩爾貢二世的兒子,他由於《聖經》的記錄以及英國詩人拜倫所創作的《辛那赫里布的毀滅》而被世人所熟知,同時,他也是第二個因洗劫巴比倫而死亡的亞述國王。他的父親薩爾貢二世在平叛的途中意外死去,最後連屍首也沒有被找到,據傳他父親由於做了一些褻瀆神明的事情導致他被諸神拋棄。而辛那赫里布自己又是一個毫無軍事經驗的君主,所以他的上位被其他城邦看做是“亞述衰敗”的開始。儘管為人異常殘酷,但辛那赫里布卻在其統治期間力壓群雄,最大程度維護了亞述帝國的利益。

亞述帝國的故事:燃燒吧!巴比倫


薩爾貢二世在為辛那赫里布鋪路的過程中犯了兩個嚴重的錯誤。首先,辛那赫里布早年間並不像其他亞述君主一樣,青年時期就陪伴父王一起征戰、學習戰爭技藝和武藝,而薩爾貢二世更加看重辛那赫里布的管理能力,委派給他的都是例如負責督建城市或是行省總管一類的管理性任務,從來沒有帶著他一起上過戰場。雖然辛那赫里布的管理能力毋庸置疑,但是在武力至上的青銅時期,周邊的王國更畏懼的是一個有軍事才能君主的霸權國家。因此辛那赫里布一上位便被看做是一個沒有骨氣,不敢上戰場、軟弱的君主,周邊的一些勢力較大的附庸甚至把辛那赫里布的上位當做自己擺脫亞述影響的信號。除此之外,薩爾貢二世還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沒有殺死巴比倫的篡位者,迦勒底部落首領巴拉丹,為後來辛那赫里布的執政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亞述帝國的故事:燃燒吧!巴比倫


辛那赫里布繼位後,便接連犯了兩個嚴重的錯誤。首先,按照傳統慣例,他應該親自去巴比倫王國的都城巴比倫舉行巴比倫式的加冕禮儀以取得他兼為巴比倫王的合法權力,但是他不僅沒有向父王一樣在巴比倫舉行加冕儀式,甚至都沒去巴比倫,而是派了一個使者去口頭通知巴比倫人他是巴比倫國王。這對於美索不達米亞宗教文化中心的巴比倫人來說堪稱侮辱,引起了民眾強烈的不滿。就在這個時候,前篡位者巴拉丹帶著自己部落的人馬和來自埃蘭王國的援軍、阿拉米人援軍打算再次奪取巴比倫的控制權,而受到侮辱的巴比倫人為了報復辛那赫里布,便迎接巴拉丹進城。這時的巴拉丹也是抱著辛那赫里布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想法,並說服了巴比倫人相信這一觀點。就連遠在亞述北方的敘利亞城市西頓、巴勒斯坦的猶大王國等都抱有這一觀點,他們隨即不約而同的開始驅逐、殺死亞述帝國派來監督統治者的大臣和衛隊。亞述帝國陷入一個四周叛亂迭起的時間段。

亞述帝國的故事:燃燒吧!巴比倫


這個時候辛那赫里布卻犯了第二個錯誤,他沒有親自帶人進攻巴比倫,而是委派了一個將軍,這個舉動使得叛亂者們更加堅定了自己對辛那赫里布的看法。不出意料,巴拉丹的聯軍擊敗了亞述軍隊,巴比倫人也開始組建自己的部隊加入到了巴拉丹的聯軍當中。

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辛那赫里布只得親自帶兵攻打巴比倫,然而這一次,辛那赫里布展示出了他傑出的軍事天賦,一鼓作氣擊垮了巴拉丹的聯軍,報復性的摧毀了巴比倫周邊的村莊,並將城中四分之一的人口擄走。巴拉丹被迫逃亡埃蘭王國,但是他一到埃蘭王國便開始通過埃蘭國王的影響力聯繫其他反抗亞述的城邦,比如猶大國王希西加(Hezekiah,意為耶和華的力量),敘利亞勢力較大的城邦,企圖形成一個反亞述聯盟,並積極為他們爭取來自埃及的支持。

亞述帝國的故事:燃燒吧!巴比倫


此時的局勢是東地中海海岸的兩個大城市西頓和提爾連同猶太人一起將亞述人在此地區指定的代理君主推翻,同一時期連腓尼基人大城市艾克隆和拉挈什也展開了反抗,將亞述人指定的親亞述的艾克隆國王送去耶路撒冷囚禁起來。

亞述帝國的故事:燃燒吧!巴比倫


而另一邊,在摧毀巴比倫的反抗勢力之後,辛那赫里布馬不停蹄帶兵北上去應付敘利亞附庸的叛亂,曾經輕視辛那赫里布的人們此時也意識到了他們對形勢的誤判。與他們所臆想的軟弱國王不同,辛那赫里布是一個強硬、軍事能力出眾的領導者。在拉挈什城下,亞述軍隊與叛軍爆發了激烈的衝突。辛那赫里布命令軍隊將城池圍得水洩不通,不是為了斷絕糧草補給,而是為了不放跑一個有生力量,數量眾多的弓箭手在手持巨盾的戰士掩護下逐步逼近城牆,對城牆上的敵人形成密集火力壓制,為了更有效的突破叛軍厚重的城牆,亞述拿出了具有亞述暴力特色的巨型挖牆機器,這些巨大的移動堡壘前方都裝上了前端有銳利尖角的攻城錘,不斷削弱對方的城牆,堡壘上方身著重型扎甲的精銳弓箭手不斷點射城垛上的叛軍。經過幾天連續的強攻,拉挈什陷落了,城中凡是被亞述人當做能夠作戰的男子和老弱病殘都被屠戮殆盡,剩下的人口則被當做奴隸販賣。

亞述帝國的故事:燃燒吧!巴比倫


在圍攻拉挈什的途中,辛那赫里布派遣他的兩名指揮官前往耶路撒冷進行“勸降”工作,當他的兩名軍官到達耶路撒冷城下之後,對著城內用猶太人的希伯來語而不是亞述人自己的阿拉米語進行了“亞述式勸降”,城牆上的猶太指揮官則用阿拉米語回覆亞述軍官希望用阿拉米語交流,而亞述軍官則繼續用希伯來語回覆他這些消息不僅僅是和你說,也是和城內的百姓說,等到亞述軍隊到來,你們就等著喝自己的尿,吃自己的翔吧!這個時候,拉挈什的陷落也傳來了消息,頂不住壓力的猶太國王希西加選擇向亞述人投降,並承諾增加每年的貢品和貢金。

亞述帝國的故事:燃燒吧!巴比倫

亞述軍隊在確保不會受到猶太人的攻擊的前提下,進軍巴勒斯坦以北地區並擊敗了這個地方蠢蠢欲動的埃及軍隊,這也是兩個大國的第一次交鋒,不過這只是一場對於雙方都不痛不癢的戰鬥。之後亞述人立馬調頭包圍了耶路撒冷,原來,之前辛那赫里布對耶路撒冷的“勸降”只不過是緩兵之計,只是不想自己與埃及作戰的同時遭受到猶太人的襲擊,顯然,辛那赫里布對背叛者不打算留情。

亞述帝國的故事:燃燒吧!巴比倫


但是這個時候,好運突然降臨到猶太人頭上,在《聖經》中描述道:“當亞述人再次包圍了耶路撒冷之後,大天使飛到了希西加的身邊並告訴他不用害怕亞述人,神會守護耶路撒冷,亞述人無法進城。第二天早上耶路撒冷城外都是亞述人的屍體。”而埃及一方則是描述道:“諸神為了懲罰這些殘暴的亞述人,連夜派遣老鼠進入亞述軍營,咬斷了他們的弓弦、帳篷繩子等工具,讓他們無法作戰。”顯然,亞述人的軍隊應該是遭受到了瘟疫,不得不撤軍,在向猶太人索要了更多的“戰爭賠款”後亞述軍隊撤軍了,耶路撒冷逃過一劫。

亞述帝國的故事:燃燒吧!巴比倫


辛那赫里布返回了自己的都城尼尼微城,這一段時間,辛那赫里布向父親一樣醉心於建築,而且對於辛那赫里布時期歷史界有個新發現,那就是傳說中的空中花園有可能是出自於辛那赫里布而非巴比倫人,因為在巴比倫遺址並沒有找到類似的結構遺物,但是在尼尼微卻有,真像到底如何我們也不得為知,只能靜待研究人員的繼續研究。

亞述帝國的故事:燃燒吧!巴比倫


巴比倫就像是亞述帝國的魔咒一樣,又恨又愛,愛是因為亞述文化深受巴比倫文化影響,即使是亞述的下轄國家,但是這裡卻是二者共同的宗教中心,文化中心,時尚中心。恨他是因為巴比倫人的不安份,動不動就想脫離亞述統治。當上一次辛那赫里布佔領巴比倫後,他任命了一個自己信任的官員統治巴比倫,雖然他對帝國忠心耿耿,但他在巴比倫的統治很失敗,幾乎就是半吊子統治,甚至不關心巴比倫人在幹嘛,直到巴拉丹再次帶著軍隊佔領了巴比倫並趕走了他。

亞述帝國的故事:燃燒吧!巴比倫

辛那赫里布再次進軍巴比倫,行軍途中,巴拉丹病死了。群龍無首的敵軍迅速潰散,這一次,辛那赫里布把自己的皇太子委任為巴比倫統治者代他統治巴比倫,然後撤軍。可是當他正準備回去享清福的時候,埃蘭王國聯合巴比倫反抗勢力突襲了巴比倫,綁架了皇太子。心如火焚的父親立馬又帶著軍隊殺回了巴比倫,重新佔領城市,可是一切都太晚了,他最愛的兒子已經被處決了,此時的辛那赫里布被複仇的情緒矇蔽了自己的判斷力,強行率軍突入埃蘭王國領土內實行三光政策,雙方在底格里斯河岸舉行了決戰,埃蘭王國取得了勝利。辛那赫里布只得選擇撤軍,但是當他經過巴比倫的時候,想起了這個城市一次又一次的叛亂,亞述帝國經常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應對這座城市,甚至自己最愛的兒子也因為這座城市而死亡。想到種種,喪失理智的國王命令軍隊摧毀了巴比倫,將它夷為平地,掃略一空,並將神廟的神像全部搬回了尼尼微,巴比倫不再會變成一個煩惱,至少在他的統治期間。

亞述帝國的故事:燃燒吧!巴比倫


次年,埃蘭國王去世,辛那赫里布趁機突襲埃蘭王國,並將新國王俘虜,囚禁到尼尼微的監獄之中,大仇已報,可是之後不久,辛那赫里布卻被自己的兒子刺殺了,原因之一則是他焚燒了巴比倫引起了群眾不滿,第一個因此而亡的亞述國王是尼努爾塔。而真正導致他死因,則是他更看好自己的小兒子以撒哈頓,以撒哈頓的母親甚至不是一個王妃,只是辛那赫里布的情婦,也就是說,以撒哈頓不是王子而是個私生子。這導致他的兩個兄長極度不滿,為了取得王位,他們只能出此下策,只是,他們缺乏一個正當的弒君理由,而巴比倫的毀滅則為他們提供了這個藉口。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巴比倫的神聖地位。

辛那赫里布死後,以撒哈頓與兩個兄弟陷入了長達六年的戰爭並最終取得勝利,以撒哈頓也不愧是辛那赫里布的兒子,薩爾貢二世的孫子,如果說辛那赫里布的統治防止了亞述霸權的解體,那麼以撒哈頓則是將亞述霸權擴大了一圈,在其統治期間,不僅重建了宗教聖地巴比倫,還與另一個超級大國-埃及,展開了全面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