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那些榮獲青天白日勳章,但卻並“不著名”的英雄


抗戰中那些榮獲青天白日勳章,但卻並“不著名”的英雄

在上一篇文章,筆者簡單講述了抗戰14年期間青天白日勳章的頒發情況,並且產生了該勳章頒發時更多參考政治因素的結論。但是拋開政治因素,同樣有不少因抗戰期間某次戰鬥極其出色表現因而榮獲青天白日勳章者。這些人物卻很少出現在抗戰史中。


抗戰中那些榮獲青天白日勳章,但卻並“不著名”的英雄

首先說說安德成、張倫林兩位英雄。根據筆者現有材料,這兩位應該是抗戰期間榮獲青天白日勳章職位和軍銜最低的兩位了。分別是58師戰防炮連中士安德林和同一個戰防炮連的炮手張綸林。

根據當時23軍長陳萬仞的為這兩位勇士的請功電,當時日軍軍艦通過長江烏沙閘時遭遇中方阻擊,但有空中日軍轟炸猛烈,但安德林仍然堅守崗位持續射擊並擊中日艦,炮手張綸林被破片擊傷面部,血迷住了眼睛。仍然拂血持續射擊。


抗戰中那些榮獲青天白日勳章,但卻並“不著名”的英雄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最先頒發的青天白日勳章是給了守閘北四行倉庫的謝晉元團長和楊瑞符營長。其率部死守閘北四行倉庫成被樹立為當時中國軍隊的榜樣,也難怪當年淞滬會戰尚未結束,就向這兩人頒發了青天白日勳章。


抗戰中那些榮獲青天白日勳章,但卻並“不著名”的英雄

南京保衛戰後也有一位榮獲青天白日勳章的英雄——66軍159師475旅旅長林偉儔。

林偉儔,廣東臺山縣人,黃埔四期畢業。南京保衛戰前為475旅950團團長,後因在淞滬會戰中表現優異被提拔為475旅旅長。但其所在的66軍也因為在淞滬以及撤退作戰中損失巨大,當撤進南京城時,第159師不得不被縮編為2個團,由475旅旅長林偉儔指揮。

在南京陷落前率部從太平門出,經過仙鶴門湯水鎮突圍而出,沿途遭遇日軍阻擊損失很大,最後在南京句容附近九華山高驪山一帶收容了近1300餘人。在潛伏整理一天後又繼續向安徽寧國方向突圍,一路上晝伏夜出並未遭遇日軍襲擊,最後於1月到達寧國附近。

林偉儔旅長身負兩處傷還能率部突出重圍,並且保護好了159師師旗。戰後被66軍軍長葉肇通電錶揚“厥功甚偉,擬請優予獎勵,藉資激勵”。此後軍事委員會向全國各個部隊通報其南京突圍戰中英勇表現,稱其為“全國官兵之楷模”。1938年2月底林偉儔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


抗戰中那些榮獲青天白日勳章,但卻並“不著名”的英雄

由於林偉儔在1937年和1938年優異表現,因此於1939年1月升任151師師長。這在黃埔四期學生中算得上當時拔尖的。

華北戰場第一位拿到青天白日勳章的也是一位黃埔生——劉嘉樹。黃埔一期畢業,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任第10師30旅旅長。


抗戰中那些榮獲青天白日勳章,但卻並“不著名”的英雄

1938年2月下旬日軍進行河北勘定作戰時,以20師團沿同浦路南下。14軍奉命在靈石附近阻擊。就在靈石縣霍口村附近陣地,劉嘉樹旅長親自指揮部隊阻擊日軍80聯隊南下。按照其嘉獎文書所描述“身先士卒,負傷不退,激戰終日,任務達成。”

1938年3月,劉嘉樹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


抗戰中那些榮獲青天白日勳章,但卻並“不著名”的英雄

華北戰場獲得青天白日勳章最早的雖然是劉嘉樹旅長,但是按照戰鬥時間來看,卻是屬於雜牌軍出身的17師51旅旅長耿志介。1937年10月忻口會戰期間17師奉命於娘子關附近阻擊日軍。在乏驢嶺周邊陣地爭奪戰中,各個主要陣地被日軍佔領後,耿旅長親率旅部官兵十餘人退守土山陣地,當時山頭已被日軍包圍,耿旅長收容附近陣地失散官兵約百人繼續堅守,並向上級請求援兵。至第二天深夜23時,第30師一部前來接防,耿旅長才率剩餘的數十人撤出。

但直到1939年8月對武漢會戰以及之前表現優異將領進行表彰時,授予耿介志旅長青天白日勳章。


抗戰中那些榮獲青天白日勳章,但卻並“不著名”的英雄

最後說一位非戰鬥將領榮獲青天白日勳章的事蹟。

武漢會戰期間,日軍為切斷粵漢鐵路運輸線,頻繁派航空兵對鐵路線進行轟炸。而就是在銀盞坳橋這個地方,粵漢鐵路管理局在局長陳延炯的帶領下冒著日軍轟炸的危險積極搶修該段鐵路。最終於1938年8月29日這天修復通車,並通過運輸重要物資的軍車五列。軍委會對這次相關人員都進行了嘉獎:其中車站司令張定世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粵漢鐵路局局長陳延炯被授予四等雲麾勳章,工程總隊隊長和工程隊隊長分別被授予六等和七等雲麾勳章。

這些青天白日勳章的獲得者,雖然相對來說,並不是太著名,但他們在抗戰中的貢獻,依然不能被遺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