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部分勞動者主動失業,還有專家鼓勵這麼做…

美國就業市場長達十年的穩健態勢止步於今年2月。3月以來,形勢更加嚴峻,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停工停產,員工居家隔離,經濟活動“停擺”,上千萬美國人開始申請失業救濟,失業率大幅攀升。

美國部分勞動者主動失業,還有專家鼓勵這麼做…

4月4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附近的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縣,人們在一家超市外保持“社交距離”排隊。

但在這次疫情期間的失業情況中,有一個特殊的現象,一部分美國人其實是主動選擇被解僱的。因為這樣一來,能夠申領的失業救濟,要高於他們這段期間的工資。甚至還有專家鼓勵這種“蹭補貼”的行為。

這是為什麼呢?

“蹭補貼”,有人主動選擇被解僱

據美國勞工部統計,2月1日當週首次申請失業金人數僅為20.2萬,且此前八週裡有七週都出現下降,顯示美國勞動力市場依然強勁。但3月最後兩週就有995.5萬美國人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創歷史新高,3月28日當週這一數字高達664.8萬。

“在過去兩週中,初請失業金人數已經打破記錄,但我們懷疑還將有更多。”摩根大通經濟學家傑西·埃格頓(Jesse Edgerton)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受疫情直接影響的行業人數眾多,因此我們理應再次看到(失業)人數增長,而不是減少。”傑西·埃格頓預計,在截至4月4日當週,將會有700萬人申請失業金,這是華爾街最高的預測值之一。

但是不尋常的是,有一部分美國人是主動選擇被解僱的。

據央視財經,美國民眾 摩根·瓦佳表示:公司讓我們自己選擇,如果拿失業救濟比拿現有的工資更好的話,你可以選擇被暫時解僱,對我們當中的很多人來說,這都是更好的選擇。

這種明明可以拿工資,卻要主動辭職,去蹭國家財政補貼的方式,是否會加重財政負擔,佔用實際需要救濟人的資源?對此,有專家認為,這麼做是有實際意義的,甚至鼓勵這種蹭補貼的行為。

美國部分勞動者主動失業,還有專家鼓勵這麼做…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學院院長 傑弗裡·薩克斯:這麼做其實是對的,這段過程中先讓聯邦預算支付工資,而不是讓企業承擔,是有實際意義的。這樣保證企業不會深陷債務泥潭,然後導致一場信貸危機,我們不希望短期的公共衛生危機,導致長期的信貸危機。

有專家預測美國失業率可能超大蕭條時期

美國勞工部3日公佈的調查數據顯示,3月美國失業人口增加140萬人至710萬人,失業率達4.4%,比前一個月上升0.9個百分點,創1975年1月以來美國失業率最大單月增幅紀錄,非農業部門削減就業崗位70.1萬個,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形勢正急劇惡化。

美國部分勞動者主動失業,還有專家鼓勵這麼做…

但分析人士認為,由於疫情還在蔓延且數據存在滯後性,美國就業市場遠未觸底,全面損失預計在未來數月顯現。

關於美國失業率有很多預測。霍普金斯大學的專家認為會達到20%,馬上就有曾經獲得過諾貝爾獎的專家出來說這一預測太樂觀了,可能用不了幾天就能達到。聖路易斯聯儲則預測,疫情可能會導致美國失去4700萬個工作機會,失業率達到32%,超過1933年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失業率。

國際勞工組織7日發佈的報告顯示,在全球33億勞動人口中,已有81%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其工作場所被全部或部分關閉。

繼3月18日發佈首份關於新冠疫情對全球就業影響的監測報告後,國際勞工組織7日發佈更新版報告。報告預測,疫情將使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勞動人口總工時縮減6.7%,相當於1.95億名全職僱員失業。

報告顯示,不同收入群體都將面臨巨大損失。其中,中高收入國家勞動人口將遭遇更大沖擊,所受疫情影響將遠超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從行業來看,住宿餐飲業、製造業、零售業等行業勞動人口面臨更大就業風險。

報告指出,今年全球失業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未來疫情發展和相關措施實施情況,全年增加的失業人數可能遠高於此前預測的2500萬人。

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落地不易

據經濟觀察報,由於失業人數急速上升,美國處於40年來最好狀況的失業率數據也開始失去光彩,失業率由此拾級而上。羅申美國會計師事務所首席經濟學家喬·布魯蘇埃拉斯認為,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每增加150萬人,失業率將上升一個百分點。以此推算,當下美國失業率至少在10%以上,遠高於官方公佈的4.4%。

為應對疫情,3月27日,特朗普簽署了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法案,包括髮放失業救濟、幫助企業獲得貸款等內容。

然而,2萬億美元法案的落實過程磕磕絆絆。據央視新聞,6日,前副總統拜登的首席經濟學家賈裡德·伯恩斯坦發表評論稱:“批准法案並不難,但執行起來可要難得多。”

美國部分勞動者主動失業,還有專家鼓勵這麼做…

經濟學家賈裡德·伯恩斯坦6日發表評論文章《批准2萬億經濟刺激法案並不難,但執行起來可是要難得多》

這項經濟刺激計劃將3500億美元用於小型企業的貸款。但據媒體報道,許多企業主反映,貸款計劃執行得並不順利,貸款申請沒能通過。

47歲的喬·斯卡拉達拉(Joe Scaldara)經營的車輛保養中心有7名員工,疫情期間,他一直沒有縮減員工的正常上班時間,因為他堅信政府的貸款能夠幫助他支付員工工資。但是上週,銀行拒絕了斯卡拉達拉提交的小企業貸款申請,表示要優先考慮目前已有貸款的客戶。

斯卡拉達拉還致電另外三家貸款機構,都沒有得到答覆。本週末他打算裁員,“我感到很沮喪,像是被耍了一樣”。

根據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法案,低收入人群將得到最高1200美元的現金補助。但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6日報道稱,由於法案制訂不夠細緻,現金補助無法涵蓋所有目標人群:發放依據是個人提交的報稅表,但許多人平時並不填寫報稅表。鑑於此,不少大學生、沒有社保號碼的移民、由雙親供養的殘障人士等群體,事實上被排除在了現金補助計劃之外。

美國部分勞動者主動失業,還有專家鼓勵這麼做…

NBC新聞報道《很多美國人拿不到經濟刺激法案中的現金補助支票》

此外,《華盛頓郵報》稱,由於手續上的繁瑣,一些人可能要到八九月份才能收到這筆款項。

經濟刺激法案中,至少2500億美元將被用於失業救濟。但是,不少失業者面對的是崩潰的政府網站和難以打通的諮詢熱線。32歲的羅斯·張(Ross Zhang)是紐約一名燈光設計師,三週前被解僱。他告訴媒體,他無數次撥打政府的失業熱線尋求幫助,甚至一天之內就打了50次,但都未能打通。“這些繁複的手續簡直和新冠病毒本身一樣,讓人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