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来信,襄阳家长速看!

市教育局来信,襄阳家长速看!

各位中小学家长们注意!

襄阳市教育局来信!

市教育局来信,襄阳家长速看!

各位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这个学期我们的孩子本应坐在教室里上课,现在只能选择居家学习。各学校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开设了网上学习课程。但网络这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少数自控力较差的中小学生,难以抵制有害信息的侵蚀,沉溺于网络虚幻世界中,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不少人因上网成瘾而荒废学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网络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为此,我们向全市中小学生家长们提出五点建议:

一、要善引导,重监督。疫情期间,父母的监护和防范作用更为重要。家长应在孩子上网时设置“家长模式”,控制上网时长和访问内容,防止孩子过度沉迷上网和访问不良信息。

二、要树榜样,做表率。家长在家期间尽量少玩手机和看电视,多抽时间陪伴孩子。比如陪孩子做一些亲子游戏,陪孩子读一些课外书籍;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去户外做运动等。

三、要常陪伴,增亲情。家长应多与孩子交流,可以通过一些典型事例告诉孩子过度沉迷上网的危害,比如长时间上网导致视力下降,网瘾少年误入歧途,追悔莫及等。

四、要善引导,防陷阱。家长要严格管控孩子的网络支付行为。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易陷入网络消费陷阱,如购买游戏装备、打赏主播等。家长要严格加以管控,避免孩子出现不理智消费行为。要让孩子远离网络赌博,不少网络棋牌游戏具有可充值、可提现、可代币兑换等特征,是典型网络赌博软件,家长要注意识别,加强防范。

五、要疏心理,促健康。疫情爆发以来,由于上网课时间较长,活泼好动的孩子长时间在家,难免会有急躁情绪,家长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忙调整心理,尽量避免或减少和孩子发生冲突。要引导孩子正确利用网络,网上谨慎交友,不单独与陌生网友线下约见。要注重保护孩子个人隐私,不在朋友圈过度“晒娃”,不透露孩子所在学校、班级、家庭住址、出行路线等信息,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襄阳市教育局

2020年4月15日

面对学校延迟开学

居家上网课成为了家长最头痛的事情

那么,如何正确学习网课呢?

小襄君给各位家长、学生支几招

↓↓↓

如何正确学习网课?

市教育局来信,襄阳家长速看!

1、学习习惯及态度培养

①网课与面授课程的最大不同是使用媒介不同,一个是利用网络,一个是学校面授,所以孩子在学习时,要摆正学习态度,要把网课当作是一种学习资源,上网课就像线下面授一样,是来学习知识和技巧的,这样能够大大提高网课学习效率。

②使用网课学习时,要重视学习方法,建议课前要预习讲义,课后要试练作业习题,课上听不懂的要提出疑问,这样能够大大提高网课学习效率。

市教育局来信,襄阳家长速看!

2、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①上网课学习时,要向线下上课一样,对未听懂、没有清晰思路的知识点或者重要方法部分进行反复回看,一定要确保自己能够消化,这样能够大大提高网课学习效率。

②在网课阶段学习完成后,养成整理复盘,查漏补缺的习惯,这样能够大大提高网课学习效率。

市教育局来信,襄阳家长速看!

3、主动提问,增强师生互动

网课的媒介是网络,不像线下面对面交流,所以上课期间存在很大程度的交流障碍与隔膜,这就削弱了网上教学的效果。所以在上网课学习时,孩子们要积极提出问题,这不仅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也是为了给老师一个教学回馈,让主讲老师第一时间知道学生们对网课的接受情况,从而及时调整。不是面对面,胜似在身边。

市教育局来信,襄阳家长速看!

网课学习注意事项

1、上网课的媒介是网络平台,孩子们长时间观看电子产品,会导致近视发生,所以观看电子屏幕的最佳用眼习惯是看屏幕20分钟后,要抬头眺望6米外(20英尺)远处至少20秒钟以上,即常说的“20-20-20”口诀。

2、在使用电子产品学习时,眼睛离屏幕的距离应不少于50cm(约一臂远),眼睛稍稍向下看,即看屏幕的视线微微向下,屏幕的中心位置应该在眼睛视线下方10cm左右,此时,眼睛注视的视线角度比眼睛的水平线大约低15度左右。

3、上网课应在光照充足的房间进行,房间光线不足时应打开房间顶灯和台灯。使用的电子设备屏幕亮度应与环境亮度相适应,不宜过亮或过暗。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希望家长们都能够多些耐心

督促孩子们学习、陪伴孩子们成长

你有网课学习的妙招吗?

欢迎在留言区和大家讨论分享

市教育局来信,襄阳家长速看!

———— / END/ ————

“青年大学习”第八季第九期来啦

市教育局来信,襄阳家长速看!

共青团襄阳市委关于防疫物资捐赠、发放情况的公示(第三批)

维护国家安全,襄阳的你我都是主角!

继续延迟!襄阳学生家长速看!

素材来源|襄阳市教育局(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官方QQ:2659038007)

责任编辑|襄阳青年全媒体中心 小襄君

荣誉出品|襄阳青年全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