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說”從招聘角度淺談中國經濟--教育培訓行業

“老牛說”從招聘角度淺談中國經濟--教育培訓行業

前言:摒棄了從宏觀、微觀、制度、人口或發展角度談經濟,單純從人力資源招聘的變化上,來淺談中國經濟,因為招聘是幾乎所有大中小微企業必不可少的且伴隨整個企業生命週期的動作,招聘四要素(錢、才、行、量)也能直觀顯示相應的問題,以招聘動作可窺探企業的發展狀態、行業的發展方向、技術的發展趨勢、國家的真實走向,來吧!老牛開始說

本來想把LINKIN的《中國人才趨勢報告》和幾份其他人力資源諮詢公司的報告簡單解讀一下,並把關鍵的幾張圖表列出來供大家參考,但是我研究了一下這幾份報告,實在是說服力不高,很多關鍵數據明顯是有問題的,可能是他們取樣的都是頭部企業吧,沒有把廣大的中小企業真實情況囊括其中,但別忘了,中小企業可是市場的大多數,忽略的這99%才是覺得經濟發展的“普遍式核心”。

今天先聊聊教育行業,從2017年底,教育培訓機構就如雨後春筍一樣一下子就冒出來了,霸佔了各種商城和顯著寫字樓,早教、少兒英語、少兒美術、少兒音樂、少兒舞蹈、少兒口才、少兒閱讀、少兒馬術、少兒樂器、少兒編程、書法培訓、英語口語、樂高機器人、親子溝通等等等等等等.......綜其原因,大概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給大家打了“雞血”,再加上教育培訓的創業門檻著實的很低,代理個品牌,租個地方,裝修一下,招聘些人就可以“圈錢”了,所以一群人蜂擁而上,但這也就導致了很多很多隱性問題:

1.教育培訓歸根到底是服務行業,服務行業就要求了服務質量(即教學質量)但目前的大多數教育行業招聘的老師很多都是大學生甚至沒有什麼教育經驗的大專生,給予一個月甚至一兩週的培訓就上崗,而且從招聘崗位緊缺性來看,多是以課程顧問招聘為主,甚至很多教育培訓機構採用獵頭形式進行快速的銷售崗位的招聘,以圈錢為主,至於真正的教學,那也都是“你進來,我隨意",此種生意很難長久。

2.因為一直服務於很多教育行業,做了個簡單的調研發現,教育行業目前真正能賺錢的不足30%,也就是近70%的機構是持續虧錢的,創業者起始資金基本上也就能維持12個月的時間,如果不能持續的高速招生,可能也就支撐兩年多的時間,另外通過招聘頻率也可以看出教育機構的人員流失非常快,員工平均工齡不足6個月的比比皆是,無法沉澱員工就沒辦法將客戶和服務質量真正沉澱下來,自然也就導致了企業發展的惡性循環,所以我預言,2020年-2022年教育行業將會有一個大的洗牌現象,大批的教育培訓機構會批量倒閉,同時市場也會沉澱下來為數不多的真正能把握住品牌和教育質量的機構,所以給孩子報班一定別在乎價格,看準品牌和教學質量至關重要。

3.本人對教育尤其是興趣和素質教育有一定的看法,我記得看過一個對一位世界級鋼琴大師的

採訪,這位鋼琴大師在培養自己孩子彈鋼琴的前三年主要讓孩子練習呼吸、練習聽以及練習指法,至於識譜和彈奏整首的曲目是到了第四年才開始接觸的,也就是先練最基礎的東西,而現在的教育培訓機構多是為了展現固有的效果給家長而進行了有目的的指標教育,而家長也是看到了孩子學了一年會彈奏一首“兩隻老虎”或者架子鼓會打“逆戰”而感到高興,其實那是在毀了孩子,毀了孩子的興趣也毀了孩子對於一門學問真正的學習過程,自然也培養不出來第二個郎朗。

教育是一個大行業,也是一個偉大的行業,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而這正是教育行業從業者真正要考慮的事情,而第一個靈魂是什麼樣的,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被召喚的靈魂的結果。教育行業會在兩到三年內進行一輪洗牌,我也希望洗牌的時間儘早到來,用市場來擦亮消費者的眼睛,沉澱出真正有價值的機構來為市場服務,來引導一個又一個靈魂變的偉大,任重而道遠。

教育培訓行業的未來,你怎麼看?歡迎留言

“老牛說”從招聘角度淺談中國經濟--教育培訓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