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技巧寫好外貌

接下來,我們介紹外貌描寫的幾個小技巧,以便同學們把外貌寫得更生動逼真。

第一個技巧是工筆細描法

所謂工筆細描,就是講究文筆工整,注重人物細部的詳細刻畫和細緻描寫,是國畫方法在文學作品中的巧妙借用,也是人們在刻畫人物時常用的一種基本的方法。

工筆細描法多用於比較陌生的人物和主要人物,只有這樣,才能讓讀者瞭解並熟悉所寫的人物,才能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例如,魯迅《故鄉》中對閏土的描寫,就採用了這種工筆細描的方法,請看其中一段文字:“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裡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這段文字,對中年閏土的外貌描寫,就是工筆細描。它既寫了閏土的整體“身材”,又寫了五官細部,而又以後者為主,從臉色,到臉皺,從眼睛,到眼睛周圍;既寫了上端頭部“破氈帽”,又寫了中端身部“極薄的棉衣”;既寫了手裡的物件,又寫了兩手著實“像是松樹皮了”;既寫了靜態,整體形象猶如一個“木偶人”,又寫了動態,“渾身瑟索著”,而又以靜態為主;既有現實閏土的精雕細刻,又有他過去外貌的順帶點墨,而又以前者為主,這樣,我們看到的中年閏土,就是一個有頭臉,有衣裝,有細部,有全部的完整形象。

五大技巧寫好外貌


我們再看老舍《犧牲》中的一段人物描寫:他的臉,在我試問他的時候,好像特別的窪了。從那最窪的地方發出一點黑晦,慢慢地佈滿了全臉,像片霧影。他的眼,本來就低深不易看到,此時便更往深處去了,彷彿要完全藏起來。他那些彼此永遠擠著的牙輕輕咬那麼幾下,耳根有點動,似乎是把心中的事嚴嚴地關住,惟恐走了一點風。然後,他的眼忽然發出些光,臉上那層黑影漸漸地捲起,都捲入頭髮裡去。“真哪!”他不定說什麼呢,與我所問的沒有萬分之一的關係。他勝利了,過了半天還用眼角撩我幾下。

這段描寫運用工筆細描著力於精雕細刻,用細膩的筆法雕刻人物,使所描寫的對象栩栩如生,給人以真切的感受。作者對人物的臉、眼、牙作了精細的描寫,臉窪到什麼狀況,眼深藏到什麼程度,牙嚴嚴地關到什麼情況,一筆一筆細雕,把這個人物深藏自己的陰冷的性格刻畫得惟妙惟肖。

再舉幾個同學們寫外貌的例子:

1、妹妹剛上小學一年級,既聰明又懂事,能歌善舞,可愛得很。也的小辮子向上翹著,兩隻黑亮的眼睛盪漾著微波,兩個臉蛋紅紅的,兩條眉毛又變小細。她唱起歌來,細黑眉毛一挑一挑的,黑黑的眼睛深情地望著遠方,張開的兩隻小手,彷彿是一雙翅膀,欲飛上九霄雲外。

2、二道槓周莉,是我們班最厲害的女同學了。她長得黑黝黝的,一雙小圓眼總是靈活地轉來轉去,小嘴唇很薄。我奶奶說嘴唇薄的人會說話,這不假,周莉說起話來像打機關槍。每當她說話時,腦後那把蓬鬆松的大刷子還神氣地一擺一擺的。

工筆細描法是外貌描寫的基本方法之一,運用這種方法,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要遵從一定的順序,根據寫作需要和人物特點,按照作者或文中線索人物的觀察順序進行有條不紊的描寫。例如,上面對閏土的描寫,就是先“身材”,後“臉”部,再衣著,從上到下;寫臉部是先“臉”後“眼”,由總到分;寫衣著是先“帽”後“衣”,從上到下;寫眼部是先“眼睛”後“周圍”,先內後外;寫手部是先手中的“物件”後手中的“實情”,由外到內。這樣,主人公的形象就隨著作者的筆墨,先後有序逐漸完整地展示在讀者面前。老舍《犧牲》中的人物先後寫了臉、眼、牙,從整體到局部,有條理地具體刻畫出來。關於這一點,我們上面專門介紹了外貌描寫的順序,同學們可以再回顧下。

二是要有重點,不能從頭到腳,不分主次地全面描述,要根據人物性格和外在特點,抓住主要特徵進行重點描寫。例如上面寫閏土外貌,身材和衣著是略寫,臉部和手部詳寫;臉部中,眼睛又詳寫,手部中,手的實情又詳寫,至於頭部的鼻嘴和臉的下部隻字未提。這樣,就突出了閏土中年窮苦、麻木、近於木偶的個性特徵。《犧牲》中的人物同樣重點抓住臉、眼和牙來描寫,其他基本都省略了。

工筆細描的描寫方法是最基礎的人物外貌方法,同學們學寫人物外貌不妨先學習這種方法。這種方法學會了,其他方法運用起來就會順暢自如。

第二個技巧是善用比喻

《圍城》的作者錢鍾書說,比喻是文學語言的擅長。這話有理。可以說,在作文中,誰要是擅長用比喻,誰就掌握了寫作的主動權。同學們在寫作文時,要巧用比喻,就能寫出鮮活的富有美感的人物來。在這方面,古今中外的作家們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範例。上面我們列舉了很多,“井田像泡菜罈子”“楊二嫂像圓規”“鬍子像隸體的一字”“面如重棗”等等,都是運用比喻,這些比喻生動形象地把人物最大的特點表現出來,深深地印在讀者的腦海當中。下面再列舉幾例:

小說《花市》的結尾處對賣花姑娘的外貌描寫,就運用比喻:“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叢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蘭花吧。”這句話用在文章的最後,所用的兩個“像”,前者概括,後者具體,本體都是“賣花姑娘”,再以她“笑微微”這一表情陪襯,以她“站在百花從中“這一情境烘托,字裡行間,充滿著敬佩之意,洋溢著讚美之情,突出了賣花姑娘心靈美好、外表美麗的形象特點,給人以美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在其小說《獵人筆記》中有一段描寫:他的臉像球一樣圓肥,表現出羞澀、和善而溫順的神情;鼻子也很圓肥,上面全是青筋,表明他是一個好色之徒。他的頭上,前面一根頭髮也不剩了,後面簇著稀疏的淡褐色髮捲;一雙小眼睛好像是用蘆葦葉子切出來似的,親切地眨動著;紅潤的嘴唇甜蜜地微笑。

屠格涅夫把小眼睛比作“用蘆葦葉子切出來似的”,這種想象太奇特了!看完這個句子,你無論如何都不會忘記這雙小眼睛。

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 中有一段關於鼻子的描寫也令人拍案叫絕:那鼻子之大,襯得全身都小了。據說實在是大得出奇,鼻樑是拱起的,鼻上全是疙瘩,顏色青紫,像茄子那樣,鼻尖蓋過嘴巴兩三指寬。這樣一個顏色青紫、疙疙瘩瘩的拱梁大鼻,使他那張臉奇醜不堪。

鼻子之大,像茄子一樣,這種比喻中捎帶誇張的描寫,太貼切了,太獨特了。小說主人公唐吉可德的形象無論是電影還是動畫片中,那瘦削的身材配著獨一無二的大鼻子便成為永恆的經典形象。

五大技巧寫好外貌


下面這幾句運用比喻描寫外貌的句子,同學們好好看看,體會下,把什麼比作什麼?有什麼好處?

1、 楠楠胖墩墩的,小辮兒朝天翹著,粉紅色的髮帶在頭上一顛一顛的,像兩隻飛舞的彩蝶。——頭髮

2、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她的眉毛。不管生活的擔子有多重,那對眉毛總是像月牙兒一樣樂觀地彎著。她,就是我勤快的媽媽。——眉毛

3、他的小臉,就像熟透了的小蘋果,圓圓的,胖胖的;兩隻胳膊像兩段嫩藕,胖乎乎的。——臉龐和胳膊

4、那孩子鵝蛋形的臉龐,白裡泛紅的面色,像一朵桃花一樣秀美;配上一雙清泉般透亮的眼睛,顯得文靜又聰穎。——面龐和眼睛

5、她可真瘦啊,手指細細長長的,好像幾根火柴棒在抖動著。——手指

要用好運用比喻寫外貌的這個小技巧,同學們一定要注意平時多觀察周邊形形色色的人物,展開豐富的想象力,看看比作什麼好,並把觀察到的想到的及時記錄下來,日積月累,你也會寫出像那些大文學家寫出的筆下生花的句子。

第三個技巧是儘量不用“有”這個字

同學們寫外貌的時候,總是說“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小嘴”等,但是“有”字用多了就顯得單調,如:王老師是新來的老師,他有一頭濃密的捲髮,捲髮下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最搞笑的是下巴上還有差不多和頭髮一樣濃密的鬍子。

如果去掉“有”字,就會更簡潔,讀起來也更舒服。如:“王老師是我們的新老師,一頭濃密的捲髮,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下巴上一撮差不多和他的頭髮一樣濃密的鬍子。”這樣一改,便顯得靈活生動,不呆板了。

汪曾祺先生寫趙樹理的外貌時非常簡潔,值得同學們學習:“趙樹理是個高個子,長臉,眉眼也細長。看人看事,常常微笑。”

在日常習作中,同學們描寫人物外貌可別再用“有”了。如果你實在不知道怎樣去寫,胡老師告訴你一個公式,那就是:

形容詞+部位(眼睛耳朵嘴巴等)+比喻句

如: 大大的眼睛,像夜空中閃爍的星星

小小的嘴巴,像大櫻桃一樣,圓圓的,紅紅的。

這個公式不是萬能的,但對於初學作文的小學生來講卻有一定的幫助。既避免了不斷用“有”的單調,也運用比喻讓描寫更活靈活現。

你學會了嗎?

第四個技巧是“畫漫畫”,放大某個部位的特點。

“畫漫畫是指抓住人的某一外貌特徵,運用誇張和比喻等手段進行勾勒形象來表現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

這種方法的特點有三個:一是抓住人物最突出的外貌特徵,簡筆勾勒;二是運用誇張和比喻;三是有畫面感。這種描寫,不求面面俱到、形神兼備,只求抓住某一個“點”,把鏡頭對準,放大、誇張、“曝光”,以達到突出人物性格特徵、給人深刻印象的目的。

魯迅是文學漫畫大師,他善於抓住人物特徵,用“畫漫畫”的筆調勾勒出人物的畫像,以表現其性格特徵。例如,《故鄉》中“凸顴骨,薄嘴唇”,“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裡細腳伶仃的圓規”的自私、油腔滑調的市儈楊二嫂的漫畫像;頭戴“破氈帽”, 眼“周圍都腫得通紅”,“像是松樹皮”的手的衰老麻木的閏土的漫畫像。這些都是漫畫式描寫的傑作。

俄國作家契訶夫的經典小說《裝在套子裡的人》同樣給人塑造了一幅以套子為特點的人物形象:他只要出門,哪怕天氣很好,也總要穿上套鞋,帶著雨傘,而且一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他的傘裝在套子裡,懷錶裝在灰色的鹿皮套子裡,有時他掏出小折刀削鉛筆,那把刀也裝在一個小套子裡。就是他的臉似乎也裝在套子裡,因為他總是把臉藏在豎起的衣領裡。他戴墨鏡,穿絨衣,耳朵裡塞著棉花,每當他坐上出租馬車,一定吩咐車伕支起車篷。

五大技巧寫好外貌


上面我們列舉的堂吉訶德的那個舉世聞名的“茄子般的”大鼻子,也是採用“畫漫畫”手法。“畫漫畫”這種方法有兩個基本點:一是抓特點要準,二是比例要失調。人物外貌的特點一定是一個,最多兩個地方,其他都忽略不計;所謂比例失調,就是大寫特寫這個主要部位,其他一帶而過,甚至不體現。

第五個技巧是側面描寫

通常情況下,描寫人物外貌多采用正面描寫的手法,比如身材、體態、衣著、長相等,去表現人物的性格和品行。但有時恰當地藉助一些側面描寫,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寫無法替代或者很難達到的藝術效果。側面描寫是作者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境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以使其鮮明突出,即間接地對描寫對象進行刻畫描繪。

優秀的漢樂府民歌《陌上桑》,分別通過正面和側面描寫塑造了一位美麗出眾、機智勇敢的農家姑娘秦羅敷的形象。“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直接鋪寫了羅敷的穿著打扮,正面抒寫了她那光彩照人的動人形象。但實際上作者並沒有去寫秦羅敷的發、臉、身材等,詩中最具表現力的卻是側面描寫。“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詩中通過長者、少年、耕者、鋤者的不同動作、神態、表情,烘托出了羅敷的美麗。真可謂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收到了正面描寫達不到的藝術效果。

五大技巧寫好外貌


老舍先生長篇小說《駱駝祥子》中:“風過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屋上落下萬千條瀑布„„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處流,成了„„一個水世界。„„祥子不能抬頭,不能睜眼,不能呼吸,不能邁步。他立定在水裡,不知道哪是路。”

這裡重點寫暴雨之“暴”,是通過景物描寫來側面表現祥子在暴雨中拉車如同“掙命”的情景。

日常生活中運用側面描寫的地方很多,比如:大街上的人們都盯著一位姑娘看——姑娘漂亮至極;路上的行人穿得很厚,包裹的嚴嚴實實——天氣很冷;喧鬧的教室裡,一位同學卻凝神靜思——反襯其安靜。紅花也需綠葉配,“濃綠叢中一點紅”都不同程度地運用了側面描寫手法。這裡同學們簡單瞭解下這種方法,不做重點介紹。

以上介紹的這幾個小技巧有的是運用修辭手法,有的是改變文字表達,有的是突出重點。既有側重也有融合,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不用完全割裂開來,要善於融會貫通,綜合運用。

如何才能熟練準確地用以上技巧寫好人物外貌呢?唯一的辦法還是觀察,觀察,再觀察。從最親近的人開始,從父母同學朋友等開始。比如:你的同位長得有什麼特點;媽媽(老師同學等)又換了一件什麼樣的衣服;課堂上個別同學調皮的樣子;馬路上一個行色匆匆的警察……除了觀察,如果能把自己的觀察心得每天花上幾分鐘記錄在你的日記本上,收穫將會更大,那樣的話,無論寫什麼人物都會奮筆疾書,輕車熟路。

下面做一個練習吧。

分別用上述技巧寫同一個你最想寫的人的外貌,可以綜合運用這幾個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