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对话:成渝双城记到底怎么唱?

强强对话:成渝双城记到底怎么唱?

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中央在成渝之间画下的这个“圈”,让这个拥有近1亿人口和近6万亿元经济总量的国家级城市群,以破竹之势冉冉升起。

强强对话:成渝双城记到底怎么唱?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云访谈


强强对话:成渝双城记到底怎么唱?

强强对话:成渝双城记到底怎么唱?

从全国都市圈的经济体量来看,2018年长三角26城的GDP为17.9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不含港澳的珠三角9市为12.9万亿元,京津冀为8.4万亿元,而成渝经济圈则在6万亿元左右。2019年,中国城市GDP排名,重庆在全国排名第五,成都排名第七。目前成渝经济圈面临的挑战是:成渝两地要进一步提升发展能级,建立比较好的产业沟通协调机制,为整个经济圈的发展带来更强的动力。

——魏晓龙


强强对话:成渝双城记到底怎么唱?

成渝经济圈目前要突破三个方面,包括发展不平衡、人才储备和营商环境。任何一个城市群都不能仅靠单核或双核就能够让整个经济圈发展起来,在成渝之外新建一个副中心,对周边的城市形成带动辐射,才能最终促进区域全面发展。


——张书


强强对话:成渝双城记到底怎么唱?

强强对话:成渝双城记到底怎么唱?

京津冀都市圈最值得成渝地区借鉴的是首都功能区的疏解和副中心建设,其产生的新的功能布局和产业协同发展机制;长三角都市圈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体化机制值得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值得借鉴的则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魏晓龙


强强对话:成渝双城记到底怎么唱?

这三个都市圈相对来讲发展比较成熟,尤其是外向性发展比较快,成渝经济圈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特点,而且要找到差距,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展。


——张书


强强对话:成渝双城记到底怎么唱?

强强对话:成渝双城记到底怎么唱?

成渝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着非常大的合作空间,比如两地现在都进入了TOD快速发展期。两地在新基建方面也有着非常大的空间和基础,如5G、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等。


——魏晓龙


强强对话:成渝双城记到底怎么唱?

成渝两地在高新产业、吸引外资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这三个方面将存在重大机遇。提升区域对外资的吸引力能有效提高经济圈的影响力、区域带动力,有助于成渝经济圈建立外向型经济,提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张书


强强对话:成渝双城记到底怎么唱?

强强对话:成渝双城记到底怎么唱?


两地协同发展可从三个方面思考:第一是建立沟通协调和对话机制,比如成都天府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已经开展了密切的交流活动;第二是优化整个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比如重庆科学城和成都东部新城的建设等;第三,两地未来可以在对外交流上有更多共同的声音和共同的话题,在吸引国际产业转移、国内企业创新布局和新市场的开拓方面形成合力。


——魏晓龙


强强对话:成渝双城记到底怎么唱?

要实现双方的协同发展,需要从三个方面发力。第一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要形成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把整个成渝经济圈有效连接起来,促进人流、商流和物流的畅通;第二是成都和重庆要进行产业分工,带动覆盖周边城市,在全国或全球范围内形成影响力;第三是发挥成都和重庆高校的力量,推动一些国家实验室的落地,吸引高精尖产业,促进人才引进。


——张书


成渝地区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区域早已存在,但作为一个经济区域却仍在成长之中。戴德梁行将继续深耕成渝,为区域协调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强强对话:成渝双城记到底怎么唱?

强强对话:成渝双城记到底怎么唱?

强强对话:成渝双城记到底怎么唱?

强强对话:成渝双城记到底怎么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