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強對話:成渝雙城記到底怎麼唱?

強強對話:成渝雙城記到底怎麼唱?

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中央在成渝之間畫下的這個“圈”,讓這個擁有近1億人口和近6萬億元經濟總量的國家級城市群,以破竹之勢冉冉升起。

強強對話:成渝雙城記到底怎麼唱?

▲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雲訪談


強強對話:成渝雙城記到底怎麼唱?

強強對話:成渝雙城記到底怎麼唱?

從全國都市圈的經濟體量來看,2018年長三角26城的GDP為17.9萬億元,粵港澳大灣區不含港澳的珠三角9市為12.9萬億元,京津冀為8.4萬億元,而成渝經濟圈則在6萬億元左右。2019年,中國城市GDP排名,重慶在全國排名第五,成都排名第七。目前成渝經濟圈面臨的挑戰是:成渝兩地要進一步提升發展能級,建立比較好的產業溝通協調機制,為整個經濟圈的發展帶來更強的動力。

——魏曉龍


強強對話:成渝雙城記到底怎麼唱?

成渝經濟圈目前要突破三個方面,包括髮展不平衡、人才儲備和營商環境。任何一個城市群都不能僅靠單核或雙核就能夠讓整個經濟圈發展起來,在成渝之外新建一個副中心,對周邊的城市形成帶動輻射,才能最終促進區域全面發展。


——張書


強強對話:成渝雙城記到底怎麼唱?

強強對話:成渝雙城記到底怎麼唱?

京津冀都市圈最值得成渝地區借鑑的是首都功能區的疏解和副中心建設,其產生的新的功能佈局和產業協同發展機制;長三角都市圈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一體化機制值得學習;粵港澳大灣區值得借鑑的則是交通等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魏曉龍


強強對話:成渝雙城記到底怎麼唱?

這三個都市圈相對來講發展比較成熟,尤其是外向性發展比較快,成渝經濟圈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特點,而且要找到差距,然後進行有針對性的發展。


——張書


強強對話:成渝雙城記到底怎麼唱?

強強對話:成渝雙城記到底怎麼唱?

成渝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著非常大的合作空間,比如兩地現在都進入了TOD快速發展期。兩地在新基建方面也有著非常大的空間和基礎,如5G、數字化、智能化建設等。


——魏曉龍


強強對話:成渝雙城記到底怎麼唱?

成渝兩地在高新產業、吸引外資和提高公共服務水平這三個方面將存在重大機遇。提升區域對外資的吸引力能有效提高經濟圈的影響力、區域帶動力,有助於成渝經濟圈建立外向型經濟,提高整體經濟發展水平。


——張書


強強對話:成渝雙城記到底怎麼唱?

強強對話:成渝雙城記到底怎麼唱?


兩地協同發展可從三個方面思考:第一是建立溝通協調和對話機制,比如成都天府新區和重慶兩江新區已經開展了密切的交流活動;第二是優化整個產業佈局和資源配置,比如重慶科學城和成都東部新城的建設等;第三,兩地未來可以在對外交流上有更多共同的聲音和共同的話題,在吸引國際產業轉移、國內企業創新佈局和新市場的開拓方面形成合力。


——魏曉龍


強強對話:成渝雙城記到底怎麼唱?

要實現雙方的協同發展,需要從三個方面發力。第一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要形成陸海空立體交通網絡,把整個成渝經濟圈有效連接起來,促進人流、商流和物流的暢通;第二是成都和重慶要進行產業分工,帶動覆蓋周邊城市,在全國或全球範圍內形成影響力;第三是發揮成都和重慶高校的力量,推動一些國家實驗室的落地,吸引高精尖產業,促進人才引進。


——張書


成渝地區作為一個相對完整的地理區域早已存在,但作為一個經濟區域卻仍在成長之中。戴德梁行將繼續深耕成渝,為區域協調發展貢獻專業力量。


強強對話:成渝雙城記到底怎麼唱?

強強對話:成渝雙城記到底怎麼唱?

強強對話:成渝雙城記到底怎麼唱?

強強對話:成渝雙城記到底怎麼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