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春天》《陽臺上》說起,國產青春片的春天將要來臨?


從《過春天》《陽臺上》說起,國產青春片的春天將要來臨?


乍暖還寒的三月,兩部青春片《陽臺上》《過春天》先後上映。前者是《鋼的琴》導演張猛最新的全膠片電影,還有當紅小花周冬雨作為監製和主演,引起了很多觀眾的注意。


從《過春天》《陽臺上》說起,國產青春片的春天將要來臨?


而《過春天》是一部從導演到演員都不出名的電影,電影以眾所周知的社會事件為背景,把走私過境放到兩個青春少女身上。電影非常剋制,欲說還休,有躁動、有衝突、有憧憬,將青春感拿捏的敲到好處。


從《過春天》《陽臺上》說起,國產青春片的春天將要來臨?


這部只是監製田壯壯有些名氣的電影在票房上並沒有激起多大浪花,但在豆瓣上有8.0的高評分。除了電影的高質量之外,還有很大的原因是同行的襯托。

《陽光燦爛的日子》算是國產青春片的開山之作,但那會國產電影的類型化還沒有細分,電影導演的門檻也不像現在那麼低。鬼才導演姜文用生動的電影語言把大院子弟無所事事的青春裡的那些躁動不安表現出來,準確而生動。


從《過春天》《陽臺上》說起,國產青春片的春天將要來臨?


但是大院子弟畢竟只有太少的一部分,跟普通人的青春差別太大,而且觀眾去電影院看電影的習慣還沒有完全養成。


從《過春天》《陽臺上》說起,國產青春片的春天將要來臨?


2012年,臺灣送來一部《那些年,一起追過的女孩》,電影口碑與票房雙豐收,在大陸火的一塌糊塗。

內地的電影人嗅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業價值,紛紛開始行動。最先出手的是演員和商人趙薇。在南大校園內毀樹踩草之後,一部《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橫空出世,捧紅了楊子姍、包貝爾等一眾明星。電影表現的中規中矩,懷舊感十足。但是《致青春》為國產青春片引入了一個可怕的情節——墮胎。


從《過春天》《陽臺上》說起,國產青春片的春天將要來臨?


一些中國的電影導演,最擅長的就是模仿,於是,《致青春》之後的一大批青春片,必有狗血的愛情和亂愛之後的墮胎。國產青春片陷入混亂的怪圈。這些國產青春片可以分為以下類型:

1.流行歌曲不管三七二十一跟你講情懷型


從《過春天》《陽臺上》說起,國產青春片的春天將要來臨?


一首傳唱度非常高的歌曲賺不了多少錢,但是把他改編成電影,那就不一樣了。《同桌的你》、《梔子花開》、《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一生有你》等等,聽我的歌不過癮,來看我的電影吧。沒有故事,我有情懷啊;沒有演技,我有情懷啊;沒有邏輯,我有情懷啊。情懷到來,一割就是一大波韭菜。

2.流量小鮮肉急赤白臉跟你要錢型

這種類型與第一種有一些重疊,比如《同桌的你》有林更新、《梔子花開》有李易峰等等。


從《過春天》《陽臺上》說起,國產青春片的春天將要來臨?


但這一類型真正出類拔萃的代表人物是吳亦凡。那會兒,他“大碗寬面”的天賦還沒有被開發出來,靠著自己的顏值和“其實我是一個演員”的巨大底氣,他先後拍出了《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夏有喬木雅望天堂》《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等一系列既不叫好又不叫座的青春電影,硬生生給國產青春片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過春天》《陽臺上》說起,國產青春片的春天將要來臨?


可惜的是,他最近好像息影,致力於打造自己“說唱教父”的形象,還製作了《大碗寬面》等膾炙人口的作品。

3.電視劇剪一下就上映型

《匆匆那年》《何以笙簫默》等電視劇在當年都大火,這給了創作者明目張膽向觀眾要錢的勇氣。電視劇變成的電影,一往無前,一地雞毛,一聲嘆息,一言難盡……

此外,還有出名的書籍改編的電影,像《左耳》《誰的青春不迷茫》,到這一類型,爐火純青的當屬郭敬明,國產青春片不行?他拿出他的《小時代》四部曲震撼你。我好像看見,郭導踮著腳尖,拍打著觀眾的大腿,大聲質問:“這就是青春,感動不感動,扎心不扎心?!”


從《過春天》《陽臺上》說起,國產青春片的春天將要來臨?


2018年,事情似乎有了轉機。潮水褪去,裸泳的人終於落荒而逃。國產青春片在一片群嘲之中,終於開始降溫。雖然劉若英《後來的我們》有變賣情懷圈錢的嫌疑,但也有《快把哥帶走》《狗十三》這樣優秀的作品。青春終於不只是吶喊著擁抱狗血的愛情,而是開始回望到年輕人真正的過去,雖然平淡,卻能引發共鳴。

2019年,國產青春片到了拐角處,天越來越暖和,我相信,青春電影也將迎來新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