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之後,都在重複父母的“老路”

在30歲之前,每個人都想掙脫父母的束縛,成就一番事業,來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可是,真的到了30歲以後,才發現自己的平凡與普通,原來的不切實際的幻想慢慢的開始落了地,更加實際起來。每個人都在某個瞬間,突然發現自己和父母的某些行為很像,感覺像是在重複父母的“老路”。

30歲之後,都在重複父母的“老路”


一:金錢觀

金錢,也許每個人曾經都視如糞土,但是,30歲之後,都開始重複父母的金錢觀。

在我的家庭教育裡,金錢買不來一切,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當錢比較緊張時,一定要花在刀刃上。在人情禮節方面一定要做到位,不要讓別人瞧不起。對別人可以大方,但是對自己則能省則省,可以吃的不好,但一定要穿的好一些,尤其在某些特定的場合。做一些重大決策都比較慎重,但真的因為某些原因賠了錢,也不會因為賠錢而引發家庭大戰,反而會對你包容,就當是交了學費學了經驗。平常有錢也不會大手大腳,而是適當消費,把錢攢起來,買房、治病、結婚等才不會著急。平常看著不起眼,但是經常大手筆讓你驚訝!

而我一個朋友的家庭金錢觀:錢不用多,夠生活就好。就是在錢比較緊張時,也不會委屈了自己。該吃吃該喝喝,人情禮節也很大方,衣著都光鮮亮麗,不會為了掙錢而辛苦自己,小日子過得很悠閒,但真的因為買房、治病、結婚等需要大筆資金時,反而沒有。錢比較寬裕時,更是土豪消費,各種高消費而不是置辦資產。總結起來就是:小錢不斷,大錢沒有。

近兩年,我反思自己,觀察朋友,這些金錢觀都在我們這代人身上完美體現出來,走了父母的“老路”。

二:為人處世

為人處世方面,也是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點。尤其是30歲的我們,經歷了一些事情,才發現我們都在重複父母的“老路”——為人處世的觀念。

我的家庭教育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父母不會告訴你,世界上全都是陽光。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媽媽告訴我,如果發現小偷在偷別人的錢,要想辦法以其他的方式去提醒,而不是直接大聲嚷嚷說:“抓小偷”。在幫助別人的情況下,也要保證自己的安全,要提防小偷的報復。在與人相處時,可以吃虧,但不能超過三次,一旦超過三次,這個人就不可以成為朋友。在親情方面,不會因為我們有血緣關係而不計回報的去幫你,親兄弟也要明算賬,對別人的幫助一定要心存感恩。

而我的另一個朋友他的家庭教育是:講義氣,信任別人,血緣親情很重要。在青少年時,講義氣排在第一位,可以為了一個小兄弟而不計後果的去打架。在30歲之前呢,在事業方面很信任別人,最後發現,原來可以穿一條褲子的朋友背棄了你。在家庭方面,只要是親戚的事情也是我的事情,大家可以不分你我,這樣整個家族很團結,一個有難三個幫。

為人處世伴隨著我們的一生,原生家庭給我們的觀念也許一輩子也很難去掉這個烙印。

三:教育孩子

如何教育孩子,是每個家庭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教育方式的不同,也可能引發不斷的爭吵。而30歲之後的我們,大部分都開始有了孩子,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因為原生家庭的不同,教育孩子的觀念不同,所以才會引發爭吵。仔細回想,突然發現,我們都在重複父母的“老路”。

在我的印象中:我爸媽屬於那種很開明的家長,因為是農村的,父母的文化都不高,從讀書開始,父母從不輔導作業,在長達十幾年的讀書過程中,都是自己一路往前走,父母支持你金錢。在大學選專業的時候,也是這樣。我還記得,當時詢問父母的想法,我爸媽說的話:“我們也不懂,你自己看著選。”只要你要讀書,砸鍋賣鐵也要供你,因為他們吃過沒錢讀書的苦。畢業找工作也是這樣,找什麼工作?在哪個城市定居?全部都是尊重孩子的想法。找對象也是如此,日子是你們過的,只要你們過的好,我們就能放心。只要不走上歧路,父母不會干涉你的事情。

而我一個同學就不是這樣,從小各種興趣班輔導班上不完,父母輔導作業,選學校選專業,找工作定居的城市,結婚對象,生孩子等所有的一切,都幫你安排好,只要你按照他們規劃好的路去走,才是好孩子。如果你反抗,那你就是不孝。讓你自己去闖社會吃苦頭,父母和孩子之間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反正要分個輸贏,然後證明父母是對的。

家庭教育的不同,孩子的某些方面的就有很大的不同。成長,是一個酸甜苦辣的過程。人們常說,幸運的孩子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不能說哪種方式就一定是對的,一定是好的,反正各有優劣。

30歲,是不惑之年,是明事理的年齡,有一定的判斷力,但在處理某些事情時,我們潛意識裡會按照父母的方式去處理,每個人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每個人都在重複父母的“老路”。願我們相互學習,改善自身的不足,為我們的下一代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原生家庭,讓我們的孩子一生都被童年治癒。

30歲之後,都在重複父母的“老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