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而活的“父母”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 ——維斯冠

古語有云“凡為父母者,無不愛其子”。父母與子女除去既定的生物學親子關係,更是用愛維繫著的一條生命線。母愛如海,父愛如山。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父母總是無微不至的關注子女的一切。而作為子女,我們從父母那誕生,接受他們的養育,成人後也應該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做子女的要懂的孝順父母。所謂父母子女,不過一場愛的循環賽。

在傳統的認知中,作為父母總是無私的,“為了孩子”是大部分父母的口頭禪。而事實上虎毒不食子,並非一條顛簸不破的定理。父母虐待,遺棄,殺害孩子的事件在生活中也時有發生。這類為自己而活著的“父母”往往把責任視做累贅,滿足自己的私慾卻不能為結果買單。“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教而不當”的父母也越來越多。

電影作為一種傳媒的載體,用鏡頭的形式向我們敘述一個故事,又從故事中折射出現實的問題。有關於生而不養的影片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些兒童群體。這群為自己而活的“父母”也被越來越多的人詬病。而他們大部分把不負責任的矛頭指向貧窮。

而窮人為什麼多生孩子呢?在《貧窮的本質》一書中向我闡述到這樣幾條理由,其一是無力控制,接觸不到現代的避孕措施,尤其是未成年人,教育以及家庭環境多方因素影響。其二是養兒防老觀念的深入,他們不能全心養育孩子,卻把孩子當做未來的經濟保障,儘可能生更多的孩子,不知道哪個孩子有能力來給自己養老。

愛默生說:“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為自己而活沒有任何過錯,我們倡導做自己,但卻不是肆無忌憚的不負責任。

推介幾部“生而不養”有關的電影

  1. 《傑克》

我才離開了三天。


為自己而活的“父母”

影片《傑克》講述了與弟弟一起和母親過著相依為命的生活的傑克,在母親逍遙尋樂時,承擔起照顧弟弟的責任。因意外被勒令送往福利院裡,由於擔心著母親和弟弟,逃跑返家,卻發現母親丟下了弟弟不知所蹤。帶著弟弟,傑克踏尋母之旅。成功後在母親不以為然的態度裡傑克帶著弟弟踏上到福利院的路。電影戛然而止

“我才離開了三天”母親輕描淡寫的語氣宣洩著自己的不滿,像個長不大的小女孩,自私的母親一次次忽略傑克仍是孩子的事實。眼鏡盒裡的留言條成為壓垮傑克的最後一根稻草。母親的置若罔聞剪斷了母子之間最後的紐帶。電影中出現許多傑克奔跑的鏡頭,可人海茫茫,那才是傑克的“家”。

2《迦百農》

他們因你而來,卻不是為你而來。


為自己而活的“父母”


影片《迦百農》通過倒敘的手法,藉著在法庭中作為原告的Zain以及作為被告的父母之間的爭論,逐步的呈現出Zain之前的遭遇。錯綜複雜的建築,狹窄且晦暗的房租,只知生不知養且粗俗無理的父母,年幼的弟弟妹妹,心存不軌且如奴隸主般的僱主,尚未成年Zain生存在這下水道般不見天日的環境中,在目睹妹妹被父母買掉後選擇離家出走,在街頭流浪後被善良的泰格斯·艾洛短暫收留。但不幸的是沒有暫住證的泰格斯·艾洛被遣返逮捕還留下個嬰兒,Zain帶著嬰兒艱難求生仍然無力養活,最後不得不賣掉嬰兒。在流浪過程中Zain瞭解到移民可以改變現狀,但移民需要身份證明,他回到父母那裡索要身份證明,父母告訴他沒有任何他存在這個世上的證明。爭吵中Zain發現了妹妹已經去世,憤怒的Zain用刀刺傷了害死妹妹的男人而被逮捕入獄。在獄中母親去探望他時告訴Zain自己懷孕了,但Zain並未因新生命的到來而感到欣喜。他明白對他們而言世界太苦,於是向媒體致電控告父母引起社會關注。公開審訊中,他控訴父母不應該生下他和他的弟弟妹妹們,法官判決Zain勝訴。在影片的最後Zain終於拍攝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張身份證明。

3.《無人知曉》

活著的意義,早就消失了吧。


為自己而活的“父母”

電影《無人知曉》取材於一則真實的社會新聞:1988年一月,日本東京西巢鴨地區一名母親為了與新男友同居,拋棄了四名子女。14歲的長子獨自撫養分別7歲、3歲及2歲的妹妹,公寓凌亂,小孩白天亦不上學,四處遊蕩。3歲的妹妹因偷吃了長子朋友的泡麵,被毒打致死。眾人將妹妹的屍體置入皮箱,拖到埼玉縣秩父市公園埋葬。同年七月,鄰居發現房屋長期只有小孩居住而報警,事情才終曝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