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公司沒有因冠狀病毒而離開中國的計劃


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公司沒有因冠狀病毒而離開中國的計劃

調查顯示,目前大多數在中國的美國公司都沒有計劃將生產轉移到該國其他地區或國外,但由於對中美脫鉤的擔憂日益增加,因此對長期的不確定性較小。

諮詢公司普華永道在北京和上海的美國商會聯合調查的受訪者表示,現在對物流挑戰的擔憂超過了工廠關閉的擔憂。共有68%的人報告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低於正常水平。

上海美國商會會長吉布斯(Ker Gibbs)週五表示:“我們的調查結果表明,公司正在考慮調整其業務戰略,但並沒有因COVID-19而導致大規模外流。”

“不過,目前的危機為脫鉤的討論增加了一個新的,不受歡迎的方面,這是無可避免的事實。”

導致呼吸道疾病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首次在中國中部城市武漢去年年底報道。它導致超過13萬人死亡,並嚴重破壞了世界各地的經濟活動。

自二月以來,中國已採取措施,通過召回工人到工廠並放寬為阻止這種病毒傳播而實施的旅行限制,來重啟經濟。4月8日,它緩解了武漢市長達76天的停工期,從而在當地新感染人數暴跌之後將主要的工業中心與全國其他地區隔離開來。

但是,冠狀病毒正在進一步測試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聯繫,而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聯繫已經因貿易,知識產權和新聞自由等問題而受到壓力。美國政客指責中國扣留有關該病毒的信息,而中國官員則表示美國正試圖對中國進行抹黑。

該調查於3月6日至13日進行,收到了25家公司的回覆。它針對的是全球收入超過5億美元,涉及醫療保健到消費品等行業的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

他們說,被調查者是三個組織在10月份接受過調查的70家公司的子集,為進行比較提供了依據。

商會指出,在這兩項調查過程中,公司最關注的問題是如何從中美貿易戰到冠狀病毒轉移的,商會表示,他們三月份一半以上的受訪者表示,現在判斷其中國供應鏈戰略是否為時過早在接下來的三到五年內將會發生變化。

表示他們認為這兩個經濟體不可能脫鉤的受訪者比例在最新調查中從10月份的66%降至44%。

普華永道中國諮詢合夥人揚·尼古拉斯(Jan Nicholas)說:“人們認為更大的經濟脫鉤潛力更大。”

接受三月份調查的受訪者中,有近70%的人表示,他們預計其中國供應鏈業務將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恢復正常,而有96%的受訪者預計,三至六個月內它們將恢復正常。

在冠狀病毒關閉導致上個月數百萬美國人失業之後,特朗普政府現正準備發佈重新開放美國經濟的指導方針。

吉布斯說:“坦率地說,我們這裡有些人擔心我們在美國市場上缺乏耐心。”

“在中國,沒有一家公司喜歡被關閉,每個人都渴望恢復工作,但我沒有感覺到有人渴望著手進行這一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