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不是講經,而是說法

一直以來我總認為“講經說法”是一個詞,就和講課呀,演講呀沒什麼區別。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這個“學習金字塔”(改天我一定會為學習金字塔專門寫一篇小文,這非常的值得)

它給了我一些啟示,讓我把這這個詞拆成了兩個詞。

講經:講就是說,演講之意,經就是經典。當然佛家講的是《金剛經》《心經》等。如果普通人那就是書籍、講義等等。也是我們99%以上老師的日常行為。

說法:就是大和尚或者說住持往那裡一坐,答疑或和眾家討論。也類似古希臘聖賢在廣場上的切磋。

這裡有什麼要講的呢?這非常的嚴重。我們來分析一下:

講經是老師講,學生被動的聽。學習效果按照學習金字塔講,留存率只有5%。超級可怕的數字。我曾經在週五問學生週三下午第一節課是什麼?絕大多數學生思路很久而且答不出來也在多數。課都忘了課堂內容還能留下多少呢?

最好的教育不是講經,而是說法

講經的場景

既然講經不好,我們重點分析一下說法的優勢。

說法:就是大家說說自己的看法。您看一下把您從角落裡聽的角色拉到了圓桌會議的中央。要發表意見啦!你會瞌睡嗎?你還能偷偷看小說走神嗎?另外學生都是有虛榮心的,誰不愛表現,誰不愛被誇。所以說法一旦形成模式,必定很多學生會回家主動的預習,上課好表現呀!從被動逼著學,到主動我要學。當然這個說法的過程老師應該做好控制,避免個別同學太過強勢,也避免某些學生被過於打壓,慢慢扶弱變強。如果有機會可以分層討論,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充分參與。有說到了我以前的一片文章,好老師應該做懶老師!!文後我填上鍊接。

最好的教育不是講經,而是說法

希臘聖賢的說法

現在網絡越來越發達,孩子們沉迷遊戲不能自拔的現象也越趨嚴峻。究其原因不就是遊戲給了孩子們足夠的角色感、參與感。我們可否嘗試利用網絡把學生的學習也變成類似遊戲,雖然不能那樣好玩,但至少可以把參與感和主動性交給學生。學霸之間PK,學渣也可以切磋。即使學渣在這樣的虛擬環境裡也可以暫時保留隱私,臥薪嚐膽。當然成績差的學生原因多樣,這一招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家庭、習慣、環境等等。。。

我是一個高中物理老師,我不知道家長們和孩子們的想法是怎麼樣的?我僅僅是拋磚引玉,大家可以提提您的設想。我願意拿出自己的一些時間和家長們、同學們一起探尋。做一個網絡版的翻轉課堂(這個詞大家可以查查先,未來我也寫一片小文),感興趣的家長學生請留言。另外大家對教育,對教學有什麼觀點想法也請留言。有什麼困惑或者諮詢也可以,我願盡微薄之力與您同行。

最好的教育不是講經,而是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