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姓孫,這是我的簡歷,請查收!

孫姓簡介

中文名:孫
得姓始祖:孫乙(姬姓孫)、孫書(媯姓孫)
起 源 :姬姓、媯姓、羋姓、姚姓等
郡 望:樂安郡、吳郡、汲郡、陳留郡等
堂 號:樂安堂、富春堂、太原堂、映雪堂
知名人物:孫武、孫康、孫思邈、孫中山等

你好,我姓孫,這是我的簡歷,請查收!


姓氏起源

孫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據史書記載,主要源自姬姓、媯姓和姚姓、羋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


1、源於子姓。商朝末,紂王叔父比干,商之賢臣,因直諫而被殺,子孫避難改姓,其中一支以本為王族子孫之故,遂姓孫氏。

你好,我姓孫,這是我的簡歷,請查收!

(比干)

2、源於姬姓。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封康叔於衛(今河南淇縣),建立衛國。春秋時,他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史稱衛武公。衛武公有一個兒子名叫惠孫,惠孫的孫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孫的字作為姓氏,姓孫。因此武仲乙又稱孫乙,他的後代就以孫為姓。

3、源於媯姓和姚姓。《古今姓氏書辯證》:“春秋時齊厲公之子田完之四世孫為須無 ,無宇之少子名書,字子佔,為齊大夫,伐莒有功,齊景公賜姓孫氏,食採樂安,孫武為其後。”

公元前672年,陳厲公媯躍之子陳完逃奔齊國,改陳氏為田氏。齊景公時,陳完四世孫是須無,須無孫田桓子,即齊大夫田無宇,其子田書因伐莒有功,齊景公封田書於樂安,古城在今山東 惠民縣,並賜姓孫氏。

4、源於羋姓。春秋初,楚王蚣冒之孫蒍賈,蒍賈之子蒍艾臘,也稱孫叔敖,孫叔為其字,出任楚莊王的令尹,其子孫以其字為氏。

你好,我姓孫,這是我的簡歷,請查收!

(孫叔熬)

5、源於荀姓。漢朝時,因漢皇室成員劉詢當了皇帝,即漢宣帝,為了要避“詢”音之諱,他下令荀姓子孫不得再姓荀,一律改為孫氏,並將戰國時代的荀卿都改為孫卿。由是荀姓也成為漢朝“孫”姓支脈的一個源頭。

6、源於冒姓,屬於因故改姓為氏。

夏侯嬰,與劉邦是少時朋友,夏侯嬰做過“滕令奉車”官職。等到其曾孫夏侯頗娶公主為妻,該公主隨母親外家的姓,稱“孫公主”,這使夏侯頗的子女也跟隨母親外家的姓為孫。

7:其他


人口分佈

據2019年公安部發布的最新《全國姓名報告》顯示,孫姓排名12。在中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二省,大約佔孫姓總人口的28%,其次分佈於黑龍江、河北、江蘇、遼寧、吉林、安徽六省,又集中了41%。山東為當代孫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孫姓總人口的大約18%。以長江為分水嶺,形成了孫姓北多南少的分佈格局,華東沿海省份連接東北三省是孫姓分佈高頻率地帶。

你好,我姓孫,這是我的簡歷,請查收!


郡望堂號

郡望

汲郡:西晉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汲縣(今河南汲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汲縣,不久即廢。宋朝時期轄地在今河南省衛輝縣。

陳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

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

樂安郡:東漢朝永元十年(公元98年)改千乘郡置國,治所在臨濟(今山東青高苑鎮)。

東莞郡:西漢時期有東莞縣,治所在今山東沂水。

吳郡:東漢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東漢王朝分會稽郡置吳郡,治吳縣(今江蘇蘇州)。三國時期孫吳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另置一個吳郡,治所在烏程(吳青鎮,今浙江湖州吳興)。



堂號

平治堂:因為孫叔敖把楚國治理得民富國強,賜號。

樂安堂:因為孫書伐莒有功,被封於樂安。

富春堂:大軍事家孫武帶著自己的十三篇兵法見吳王,吳王用他為將,戰功赫赫。吳王把他封到富春,因叫富春堂,和樂安堂同宗。

映雪堂:系出樂安郡,東晉御史大夫孫康,幼時家貧,買不起油點燈,冬天下了大雪,他在院子裡映著雪光讀書,終於成了一代大儒,因其一生作為皇帝單列封為“映雪堂”。

東莞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江東堂:以望立堂。

安慶堂:以望立堂。

此外,孫姓的主要堂號還有“敦敘堂”、“積善堂”、“鶴衍堂”、“嘉會堂”、“燕翼堂”、“萬石堂”、“垂裕堂”、“孝友堂”、“兵法堂”等。

你好,我姓孫,這是我的簡歷,請查收!


附:中華孫氏賦

兵家兩祖,循吏首宗。經世韜略,文武鹹通。得姓武仲乙,有氏羋叔敖。太行浩氣,挺千秋脊樑;江東霸業,傲萬里英雄。藥王濟世,積百代德業;國父匡時,喚億兆覺醒。上下尊親,諸昆流融。仁義禮智,秉正道弘。燃燃星火,蔚然國之風也;累累功勳,豈可筆端盡窮。


夫天地氣運,每有所育。風水各殊,鍾靈毓秀。書公草創,諸昆繁富。孫子兵法,開博弈之大範;孫臏武道,繼智較之脫俗。更有文臺不凡,奇節闊達,兩子勇猛,赤壁破虜。拒魏武之青睞,拓巍巍之三吳。平居已多春,樂安漸秀出。威威名高吳鏡,赳赳志振齊都。堪曰韜略源自斯家,周旋當賴斯族。


你好,我姓孫,這是我的簡歷,請查收!


至於伯樂難得,聲聞於天。可卻千里之馬,必聽孫陽之言。映雪夜讀,銘丹心刻骨;登高長嘯,作龍音鳳聲。昌文脈之隆盛,數天台壯篇。皓首窮經,爾雅叔然。過庭論墨,書法光顯。講學辭徵,清對松風明月;正色持衡,留得良史美賢。曠才生藻,握珠吐霞;朝陽噴薄,錦繡人間。

大哉先善一身,而懷兼濟黎蒼。思邈妙手回春,懸壺有乾坤;傳庭咄叱風雲,舉足系興亡。承宗力挽狂瀾,仲容學裨危局。巨源慟哭流涕,極論眾生苦難;中山捨命投身,為公天下至上。可著千秋之書,豈苟一時之利;可使千兵之勢,豈為一家之忙。生子當如孫仲謀,立功當效孫家郎!

贊曰:

赫赫孫氏,天生美裔。

炎黃脈出,西周姓立。

爍今震古,氣吞千里。

風流雲外,骨挺山脊。

學問致用,經天緯地。

草木肅然,河嶽同輝。

大江東去,不減君子。

天下為公,綿綿萬世。


孫家人,福澤萬代!綿延不絕,宗親們轉發起來,揚我族威,壯我族名,為我們孫氏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