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然發展規律的角度,探尋《人生果實》對人與自然意義的詮釋

風吹落枯葉,枯葉滋養土壤,肥沃土壤幫助果實,緩慢而穩定的生長——人生果實

從自然發展規律的角度,探尋《人生果實》對人與自然意義的詮釋

在日本愛知縣春日井市的KOZJI新城,有一棟林間小屋,一對夫妻在四十年前買下一平方米的土地,開荒、建屋、種樹······幾十年的辛苦耕耘,使得現在的木屋周圍是一片雜樹林和一個菜園子。菜園子裡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蔬菜和水果,有櫻桃,核桃,青檸,橘子,柿子,草莓等等,碩果累累的天地中蔬菜70種,水果50種。“道由白雲盡,春與清溪長。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閒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生活的恬淡靜美在四季的更替中輕緩前行。

這對夫妻就是日本的建築師90歲的津端修一和他88歲的妻子津端英子。他們追求與自然共生共存的居住理念,自己動手打造出一片森林。此部紀錄片的導演伏原健之四次書信終於打動修一,我們才得以看到當今時代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

一生活的真實面貌

從自然發展規律的角度,探尋《人生果實》對人與自然意義的詮釋

兩位老人,住在青松伴左的老木屋裡,每日在小庭院裡鋤地拔草、拾落葉挖土豆、摘柿子青梅、採核桃枇杷、做木工、熬果醬、烤蛋糕、釀酸奶、打年糕,還要給筆友寫十封信,親自騎車去郵局寄。孜孜不倦,不緊不慢,從土地收穫果實,一座自給自足的庭院。

他們的生活中有太多可愛之處,修一幾十年來一直堅持書信的方式聯絡情感,很多朋友未曾謀面,卻通過那一封封明信片拉近了彼此遙遠的距離。英子每次去集市買回來的食材,修一也都會寄去一張明信片,表示感謝。木心那首《從前慢》中:“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很慢。”紀錄片中的修一一生都在踐行著慢下來的生活。

從自然發展規律的角度,探尋《人生果實》對人與自然意義的詮釋

兩人還在自家宅前開闢了近200平米的庭園,細心的修一把庭園分成了21塊小菜地,每塊地都要種植不同的瓜果蔬菜。對於老兩口來說,能夠吃上自己種的菜是一件很幸福滿足的事情。這份辛苦勞作中也透著兩位老人的童趣與愜意,田地裡每種菜都會做一個黃色的小牌子。“報春花,春天來了!”“鳥盆,請自便!”“土豆 敬請期待!”“盡情享受凌霄花吧!”牌子插在土壤中,每種植物都被賦予了他們對生活的期望。

下雨了土壤會變肥沃,土壤變肥沃之後,果實會緩慢而穩定的生長。咔呲咔呲.........

在城市生活太久的我們,似乎離自然越來越遠,有些五穀不分,有些不知哪些才是應季食材,有些不知所穿為何物……我們對於萬物滋長的天地似乎已視而不見。禪宗裡有句話“日用而不知”

“日用”即禪宗的“平常心”。在禪者的眼裡,很多人嘴裡吃飯,心裡想其他事;和別人聊天,經常飄忽不定。生活中的我們恍惚度日,不清楚當下自己過著怎樣的生活。

片中兩位耄耋老人的田園生活,那些點滴中透出的與自然的親近,都在告訴我們,當我們融入自然時,身心會自然地放鬆,心情會愉悅起來。我們的生活本身就是源於自然,我們衣食住行的根源也來自自然的饋贈。生活的本質,其實就是讓我們疾走的腳步慢下來走進自然。當春天來的時候,可以趁空閒之餘出去走走,發現初春的第一抹新綠,感受萬物復甦帶來的勃勃生機。就像歌德曾經歌頌的那樣:生活之樹是常青的。

二城市應該在森林中

從自然發展規律的角度,探尋《人生果實》對人與自然意義的詮釋

片中的開始,航拍出一座新城,四四方方走向朝南的建築鱗次櫛比,彎曲的街道逼仄狹長,整個城市彷彿被籠罩在一個密不透風的罩子裡,連呼吸都顯得擁擠。隨著鏡頭拉近,一隅與處處散發著鋼筋混泥土不一樣的地方映入眼簾,一座50平米的木屋,四周樹木蔥蘢,瓜果在肥沃的土地中散發著清香,花園裡盛開的凌霄花在屋頂絢爛奪目。這座宛如森林的住所正是修一的理念:“要怎麼做,才能讓平地重新變回森林,所以我決定在買下的土地上,實現這個願望。我想證明,個人也能創造森林,如果每家都種樹,那麼整個社區就像一座森林!”

修一36歲,參與了KOZJI新城的設計。他拿出整整十張設計圖,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通過在山脊上建造房屋,以此來強調景觀,我想讓居民們知道這些山在哪裡。”即使在今天,修一的這一理念依然具有時代感和遠瞻性。

“我們不能為後代留下錢財,但如果我們製作肥沃的土壤,它們就能滋養萬物。”最後,政府為了經濟考慮,並沒有採納修一的設計方案,山被夷平,山谷被填平。被剝去植被灌滿了瀝青的水泥馬路,讓人感到失望。

在修一參觀臺灣新城區時說道:我認為即使是高樓大廈,也應該能欣賞到遠方的風景。遠方的風景應該是那些巍峨矗立在藍天下的群山環繞,是風中鳥兒疾馳飛行的倩影,是灑滿了金碎光芒的大海。

修一的願望,在他去世八個月後,那所精神病所的建造中得以完滿的體現。“在經濟導向型社會下,我們的很多病人情況都惡化了,他們飽受壓力,疲憊不堪。我們對‘建築’感到疲憊。”所以,修一的設計稿中,將房屋身處樹林中,種下樹苗,在風的季節中等待它們的生長,我們對於生命也許會有不同的感悟。 “我們會種下樹苗,而非高樹,然後讓它們隨著時間成長。我們每年都能看到它們在成長。”

“為了感受季節嗎?”

“正是如此。”

“一切答案都在大自然中。”

三在自然中尋找人生的答案

從自然發展規律的角度,探尋《人生果實》對人與自然意義的詮釋

片中出現的一座高森山,四十年前光禿禿的,1972年,政府發起了高森山橡樹計劃。那一年,山上種下一萬棵樹苗。修一正是那次活動的發起者,他建議在山上種下橡樹,大概也是源於橡樹是壯悍和強大的象徵。德語中有句諺語說"一掌推不倒一棵橡樹"。橡樹耐乾旱,貧瘠土地上也可以枝繁葉茂。就像修一與英子,他們身上具有天生的樂觀精神,接受新知,充實自己。

人生路,我們一路走來,會面臨很多選擇,在紛擾的世界裡,緩慢而堅定地做自己能做的事情,那時的我們或許可以看到很多事情。《古今和歌集》裡有一首和歌:“月豈昔時月,春非昔日春。此身獨未變,仍是昔時身。”每每讀起,總會覺得這世事變幻萬千,唯有此身感受不曾改變。“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的奇妙感悟皆出自江河山水間,溪流河畔旁。

近代社會,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強,特別是在資本運作的體制下,人類往往把自己擺在自然地對立面,宣城要戰勝和征服自然。恩格斯曾經指出:

“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於自然界和存在於自然之中的。”我們的古人就曾強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將天地人統一起來、將自然生態同人類文明聯繫起來,按照大自然規律活動,取之有時,用之有度。這是先人對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重要認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這些流傳下來的古訓在今天依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從自然發展規律的角度,探尋《人生果實》對人與自然意義的詮釋

此時,當我寫下這段文字時,片中的兩位老人和為《人生果實》配音的演員樹木希林相繼去世。他們的生命化為灰燼,以另一種方式融入到自然之中。院落中竹筍,酸橘,土豆,玉米,龍鬚菜,梅子,無花果,芋頭,白蘿蔔,草莓……都還在四季中生長凋落,這是生命的一段旅程。我們從自然中得到生命,得以繁衍,我們走出自然,建立我們的家園,得以綿延生息。我們從未離開過自然的懷抱,哪怕是我們偶爾忘卻了停下看那蜿蜒在亭角的凌霄花,自然的風光還是不疾不徐地舒展著身姿。

風吹落枯葉,枯葉滋養土壤,肥沃土壤幫助果實,緩慢而穩定的生長——人生果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