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家長如何幫助孩子調節心理?

新冠肺炎情防控期同,受疫情和長期居家響,還沒開學的學生可能會產生不同程度地心理應反應,特殊時期子們該知何進行自我調適?家長如何進行有針對性地引導?

疫情期間,家長如何幫助孩子調節心理?

疫用期間,學生容易出現哪些心理問題有何表現?


1、焦慮

情緒煩躁,注意力無法集中,學習效率低下,擔心學業受影響,經常和家長髮生衝突。


2、抑鬱

心情低落,對事物失去興趣,話少、失眠,作息黑白顛倒。


3、強迫

反覆關注疫情信息,不斷刷新信息。


4、疑病症

任何和新冠肺炎相似的症狀都自我診斷為新冠炎。同時,還可能出現胸悶、出汗、心慌、噁心、腸胃不適、食慾差、尿頻等反應。

疫情期間,家長如何幫助孩子調節心理?


疫情期間學生該如何進行自我調適?


1、接納自己的情緒

保持積極、平和的心態,利用特殊時期彌補學業上的短板。


2、積極尋求支持

保持與親人、老師、同學、朋友的線上聯繫,獲得及時的關心、幫助和支持,化解內心的擔憂。


3、保持正常的生活節奏

通過制定生活、學習計劃保持健康作息,利用各種網絡資源有計劃的學習,不斷充實自己。


4、享受親密時光

在家裡可以做自己喜歡、擅長的事情;或享受與父母一起宅家,共同娛樂。


5、保護自己,幫助他人

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可以多幫助和關懷身邊的人,提升自我價值感,積累正能量。


6、適時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

如果心理問題難以自我調適,要主動向學校心理健康老師或專業心理諮詢機構求助。

疫情期間,家長如何幫助孩子調節心理?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進行調節?


1、積極進行自我調適

保持情緒穩定,儘量不要太焦慮,不要太著急,不向孩子傳遞負面情緒。


2、規律有序生活

家長和孩子一起討論制定這段時間的生活和學習計劃,多商量,少管制。


3、共度親子時光

生活計劃中要包括娛樂和做家務的內容,可以列出每日願望清單,和孩子一起完成。


4、給予獨處空間

尊重孩子對獨立和獨處的需求,學會看到孩子的優點和進步,更加包容、理解和信任孩子。


5、制定電子產品使用規則

明確孩子使用手機和網絡的時段、時長和內容等,並要求認真遵守,同時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出示範和榜樣。


6、配合學校開展居家學習

延期開學期間,家長要及時瞭解、掌握學校教育教學的有關要求,幫助學生完成居家學習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