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拒绝无余地,则“自愿”无意义,不要让鲍毓明逃脱制裁。


若拒绝无余地,则“自愿”无意义,不要让鲍毓明逃脱制裁。



“我对她真是啊,真是要星星不给月亮,真是百般疼爱,”

“可没想到她现在忘恩负义,并且恩将仇报,背信弃义,”

“没见过那么坏的人,”

“见过我的人都对我的人品有目共睹”

“包括我的同事,包括我的朋友同学都知道我是人品非常好的,”


这是谁说的?是的,就是现在被网络痛骂的“兽父”鲍毓明,4月13日通过中间人回应澎湃的采访,非常少见的,能厚着脸夸自己“人品”好的人。

鲍毓明 ,52岁,美国籍,上市公司杰瑞集团原副总裁、中兴公司原独立董事,在职律师。近日因涉嫌性侵其“未成年养女”李星星(化名)被曝于网络。

2015年,李星星14岁。那一年,李星星被其母亲作为养女送给当时已经43岁的鲍毓明。当时鲍毓明有短暂的犹豫,觉得孩子年龄太大,不好相处。因为鲍毓明是单身,他不能办理收养手续。鲍毓明说:“李星星的妈妈就说,那就等李星星到了年龄办结婚手续,反正都是一起生活。李星星本人也说,愿意这样陪我一辈子”。

鲍毓明解释说,他想到自己是单身,“如果将来感情真能发展到那一步,也不是不可以”。之后两人就开始了说不清是父女还是恋人关系的来往。

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李星星被鲍毓明强奸了。她在疼痛中一夜没睡。此后,鲍毓明把李星星带回北京,整天把她关在家中,强迫她看儿童色情视频。此后4年相处之中,有大概3年时间鲍毓明对她实施了控制、性侵。

在这期间,李星星先后3次报警,2次立案,1次撤案,多次自杀未遂、跳海被捞。

若拒绝无余地,则“自愿”无意义,不要让鲍毓明逃脱制裁。

李星星提供的QQ聊天记录

在他们的QQ聊天记录里,李星星管鲍毓明叫爸爸,一直以“您”尊称鲍毓明,面对鲍毓明的语言挑逗,李星星很害怕,希望鲍毓明能像个爸爸一样可以保护关怀她,而不是想禽兽般吓他。


若拒绝无余地,则“自愿”无意义,不要让鲍毓明逃脱制裁。

另一张照片里,床头放着一个穿着漂亮蓝色衣服芭比娃娃,旁边是一副小女孩画作,这个美丽温馨的房间显然是一个女孩的私人房间,鲍毓明却大腹便便光着上身,毫不避嫌的待在女孩房间里。

我国《刑法》第236条规定:与不满14周岁幼女发生性关系,无论女方是否自愿,都以强奸罪追究。

鲍毓明是个资深法律人,从事律师20多年,相信这条法条,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不但懂法,还可以说精通。2011年12月1日鲍毓明在个人博客上写了一篇文章:《从“嫖宿幼女”看未成年人保护的差距》。可见不但精通,他还专门钻研过“幼女性侵害”方面的法律问题,他知道法律的漏洞在哪里。

所以,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在李星星刚满14周岁时,就迫不及待的实施性侵,完美避开刑法第236条。在这之后,鲍毓明就要解决“自愿”的问题了。

在他们认识的四年中,鲍毓明保留着各种证据,聊天记录,朋友圈带定位的图片。并且持续的对李星星洗脑,打压,PUB,经济和人身控制。一个14岁的女孩,面对大她29岁的成功中年公司高管,李星星没有还手之力。在一次次报警自杀失败后,李星星开始对鲍毓明态度反复,闹脾气,依恋,甚至对疑似鲍毓明女性朋友的醋意 。貌似鲍毓明又要得逞了。

据办理过数起未成年性侵案的律师李莹介绍,受害人都呈现出一个共同特点:“当受害人被性侵了以后,受害人就得让自己去爱上对方。因为只有爱上对方,受害人才能够为自己这个行为找到合理性的解释。”这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受害者依赖施害者。

女孩的性格有特别之处,财新对此事件发表过一个倾向性很严重的报道,其作者甚至在她朋友圈描述女孩是“故事会人格”。目前这篇报道已经被财新删除。

李莹律师分析,这种性格问题以及她与鲍毓明关系的反复以及依赖,理论上可能来自对方的控制与洗脑,以及心理上合理化现实的需要。女孩没怎么读过书,长期与世隔绝,被精神控制和信息控制,很容易精神扭曲,行为乖张,反复无常,甚至撒谎。

现在鲍毓明又在否认收养行为和养父女关系,极力将事实引导至“恩将仇报的的小女孩背叛曾经的忘年恋”的故事上。在鲍毓明的微博,他转发了之前倾向性及其严重的财新网的那报道,并配文“真相往往不愿意被人们接受”。还转发了一篇他接受采访时说的文字,极力强调这才是真相,将大众对他的责难归结为人性本恶。

若拒绝无余地,则“自愿”无意义,不要让鲍毓明逃脱制裁。

若拒绝无余地,则“自愿”无意义,不要让鲍毓明逃脱制裁。

这是一个从一开始,就有预谋,有步骤,有准备,甚至留有退路的的性侵案件。


若拒绝无余地,则“自愿”无意义,不要让鲍毓明逃脱制裁。


若拒绝无余地,则“自愿”无意义,不要让鲍毓明逃脱制裁。


若拒绝无余地,则“自愿”无意义,不要让鲍毓明逃脱制裁。

在鲍毓明的微博里,他无端辱骂网友,苛责作家方方,影射纽约感染超十万人是“美好的东西”。从鲍毓明微博真的看不出他是个“人品”非常好的人。

1955年,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洛丽塔》。小说描述一位有恋童癖倾向的中年男子亨伯特迷恋上女房东的12岁女儿洛丽塔(Lolita)的故事。1958年出版了美国版,作品一路蹿升到《纽约时报》畅销书单的第一位。《洛丽塔》被改编成电影。

若拒绝无余地,则“自愿”无意义,不要让鲍毓明逃脱制裁。

这也是将小女孩成为“萝莉”,各种洛丽塔风格服装的典故源头。鲍毓明貌似也想实践一下洛丽塔的故事。

爱情是美好的,但是美好的爱情要建立在善良尊重和真正的自愿上。一个人什么时候真正成人,什么时候拥有成熟的意志没有任何标准。法律的执行有成本,以年龄划线,是法律实践成本考虑下的不得已为之。

在任何年龄下,尤其是14到18岁心智不够成熟时,确定是否“自愿”要慎之又慎。当一个成人在社会地位,人生阅历,财富资源,心理状态都大大强于一个青少年时,此时说14岁的洛丽塔是出于自愿,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拥有的力量和资源越大时,越是应该谨慎的使用这种力量。犹如一个专业的拳击手,当在面对社会冲突斗殴时,就应该谨慎出手。

如果一个女孩的吃穿用度,生活所需,社会关系全部依赖一个成年男人时,她没有任何拒绝后的余地,此时的“自愿”就是昧着良心的“自愿”。

若拒绝无余地,则“自愿”无意义。

鲍毓明即便能逃脱法律的制裁,也必将受到良知和道德的审判。

最后说说李星星的母亲。父母是世界上最难当的角色,当一个活生生的人放在你手上,预示着你可以完全决定另一个的人生,你有权力将一个人塑造成任何想要的样子,最大的权力同时也是最大的责任,背负这种最大责任是艰难的。

其实父母角色也是最容易的,只要心中有对孩子的完全爱,遵从这份爱的指引,可以当好父母。人生中任何的困难都不应该是放弃这份爱的理由。

如果父母手中有对孩子的人生大权,心中又无爱,那么孩子就成为工具,父母成为禽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