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国很多地方的方言是统一的,浙江却一个县都有多种方言?

西甲二人转皇马爱巴萨


先纠正几个问题。第一,并非浙江方言很多,其实浙江相比福建,方言还是相对统一的,吴语占据绝对优势。甚至相比湖南,浙江方言也是相对统一的。第二,所谓一个县几种方言,浙江其实并不多,最典型的是苍南,包括了温州话(吴语),闽南语,畲客话,蛮话(古闽语),金乡话(吴语)在内的多种方言。苍南其实是特例,浙江大部分地区方言还是统一的,越往北其实方言越统一。

方言的形成和保留,主要是两方面因素影响。第一是地理原因,交通不便的地方往往容易形成方言保留方言。第二是文化和政治原因,地域性的共同文化或者共同行政区划也容易产生方言。所以。从地理上说,像福建湖南乃至广西这种山多的地方是容易产生方言并保留下来的。

浙江方言的形成也是跟这两方面因素息息相关的。

首先,地理上浙江属于闽浙丘陵地区,浙北地区相对平缓,而浙南地区地理条件要差得多。这也就造成了哪怕同属吴语区域,但其依然有很大的区别。

其次,文化上。当前的浙江主要为吴语文化区,但是浙南地区其实历史上为闽中郡,深受闽语系文化影响,浙西地区则深受徽州文化影响。因此,严格意义上,浙江包括了三大文化派系。彼此的交融必然产生从文化到语言上的差别。

最后,主要是迁徙影响。浙江的方言复杂主要体现在浙南地区,也就是原东瓯国地区(闽中郡地区),也就是当前的温州和台州地区。历史上,浙南地区从汉武帝时代开始,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和迁徙。当前浙南地区人口结构主要以福建移民为主。历史上经历了唐末五代、清初和清末,三次大规模的福建移民迁入。尤其是温州地区,主体人群基本上以福建移民为主,这也造就了以吴语为底融合了闽语的温州话存在。同时,清代两次大规模的闽南移民进去,使得闽南语成为温州的第二大方言,同时还出现了说畲客话(客家方言)的畲族移民。而存在于温州苍南和泰顺的蛮话和蛮讲,实际上是早期进去温州的闽语系移民以古闽语为基础形成的一种方言。外界一直在传的自卫反击战期间用温州话为通讯语言,其实是误传,解放军真正使用的就是蛮话。另外,苍南地区的金乡话,则是明初汤和在温州建立卫所制,由浙北地区兵丁带来的一种方言。实际上,金乡话是温州地区最接近当前吴语的一种方言。


搬砖老师傅


我是丽水庆元的表示我听不懂黄田话 下图是庆元话



彼端雲


说起浙江各个地方的方言,总给人一种类型繁多的地方。在浙江的一些城市像是宁波,甚至是不同的区方言都有部分的不同。其实,浙江的方言总的来说只有一种,那就是吴语。不过,吴语体系还是非常庞大的,内部分支众多,所以才导致了目前的这个现象。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和浙江的历史进程有关。在古代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曾强行推广过语言的标准,像是北方很多城市,主要就是纠正这些地方的人们的读音。久而久之,这些地方的发言也就日趋相同。不过浙江古代虽然繁华,却少有这样的措施,所以这么多差异的方言才能保留下来。究其原因,可能是浙江在古代政治上的重要性比较低,所以也没怎么被重视过。

与此同时,浙江很多地方像是杭州和宁波在交通上又是异常得方便,这也就使得全国各地的文化都能够传到浙江的各个城市。这些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浙江各个地方本土的特色相结合,就形成了现在多种多样的浙江方言文化。

不过,现在的浙江方言文化,却面临着一个不小的危机。越来越多的浙江人不会说自己家乡的方言,而且方言发音标准的人也越来越少。之前有过一个统计阿拉宁波的年轻人会说方言的比例居然在省内垫底。方言的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无形的文化瑰宝,如何将其保存下来,值得深思。


西门町在宁波


①在先秦时期,浙江一带被称为百越地区,本来就有相当多的不同土著居民,不同土著有着不同的方言。

②由于受较好地理环境影响,自东晋衣冠南渡以来,浙江地区一直是人口流入地区。江浙一带经济处于中国的中心位置。其中大的移民有三次:东晋时期中原人口流入、南宋时期开封人口流入、南明时期北方人口流入!当代网上就有戏称杭州人为“豫杭”与南宋时期临安作为南宋都城有关。

③太平天国时期,浙江省地区是太平天国与清政府进行决战的主战场之一。当时浙北人口经过战争后十不存一,损失有90%以上。战后又有大量移民进入浙江,比如现在的湖州市,在清朝乾隆皇帝时期人口就有300万,但经太平天国运动后,到现在一百五十年之后人口还没到300万。当地人对太平天国恨之入骨,称之为“长毛”。现地道的湖州人只是仅处于东部平原的吴兴区和南浔区!像安吉、长兴、德清等人口,祖籍非本地。

④1938年蒋介石为阻止日军南下而炸毁黄河花园口,造成灾害,当地大量人民南下逃荒至江浙一带。

⑤当代浙江经济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至今一直是人口流入地区!

浙江省其实就是国内最大的移民省份,像美国是最大的移民国家一样!所以各县方言就特别多!




经天纬地安邦定国


浙江方言应该是全国身份里最多的,光杭州就有杭州话、余杭话、萧山话、富阳话、桐庐话、临安话、建德话等。而且差异明显,除杭州话算是地方官话,其它地方能听懂一些,很多词用语相互听不懂。杭嘉湖地区因为是平原,方言还相对算少的。温州,金华地区方言就更多了,很多是一县一方言,村村话不同。


徐洋79109816


地方方言是一种文化。过去,由于户口限制的原因,中国各地的人口流动都不大。所以,在中老年人的口语中大多数以方言为主。原因有两个。一、学习工作都在本地,方言交流很方便。何必要拿腔拿调学讲普通话?虽然在校学习都学过普通话,出了校门就讲方言者多。工作后基本都是方言,长期不用偶尔讲普通话自觉有点怪怪的,不正宗。所以不常讲,有点怕被人笑话。所以很少讲普通话。 二、是本地生活用语和谚语都是用方言表达的,用普通话讲不押韵,讲出来有点“不三不四”。许多人平时讲普通话,一讲到地方生活谚语就不自觉地马上改用方言表述,这是常见的景象,不可笑。 当然,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在平时用普通话交流早已习以为常了。他们大多上网看视频,看电视,考虑到以后去外地读书工作所以很注重普通话的标准。同样,他们也都不在乎用不用本地方言表述本地谚语。所以,方言不用已经习惯,但是能听懂长辈的方言话都会不成问题。这就是江浙一带方言繁多的原因,估计三十年后,江浙一带讲方言的人将会更少。


大鹏4308188


全国各地都有方言,北方地区方言范围比较广,几百里甚至上千里,语言基本都是相同的,南方各地的方言就比较杂,范围也比较小,而浙江的方言就更多,使用区域也更小。本人所在的金华地区就有很多种语言,有的县与县之间,方言完全不同,甚至根本听不懂,比如,金华与兰溪口音相近,东阳与义乌口音相近,前两个县与后两个县之间,有部分可以听懂,但与普江、永康的语言完全不同,也无法听懂。

虽然说浙江绝大部分都同属于吴语体系,但即使同一个县内,也有多种口音的变化,相差10里就可能有差异。形成这种语言环境,在资讯发达的现代人看来,完全不可理解。我想,可能由于地形的原因,浙江在远古时期是个蛮荒之地,远离文明,交通闭塞,各地之间没有交流,形成封闭的生活环境,因此,语言繁杂,方言差异大。


老是睡不着


先在这里说一下,我没有去过浙江,不知道那边的方言是怎样的,但是我们新疆有非常多的浙江人做生意,浙江朋友自己也说,老乡之间也有听不懂的,因为不是一个县的。我是新疆人,再说一下新疆吧,就维吾尔族也是用方言的,南北疆,东西疆都是不一样的,他们也有听不懂的时候,说汉语的汗回两个民族更是方言口音众多,大批人口在建国初期迁徙过来,带来了本地方言,在当地又再次形成口音,几乎每个县,甚至有些村口音都不一样,说明我们的祖国地域宽广,人口众多,民族文化繁荣


九天清宴欢迎您607858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就比如我们这个苏浙皖三省交界区域,其语言他色是周边没有的,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有人将这块的方言归结为吴语系小太湖片区,其实这样的归结也很牵强。我们这一个乡的语言特点既非苏锡常的特点,也非杭宁绍的特色,自成一派,而涉及人口仅仅万人而已。现在随着外出务工、求学等等情况的影响,40岁以下能说一口流利的家乡话的已经不多了,口语中都带着不伦不类的如平阳话、温州话、河南话、安庆话等。我去年曾在一个网站发不过几次拯救家乡话,倡议留住方言留住跟的呼吁。可能因为我本人对语言学等等方面的知识缺乏,响应者甚寡。


wxd2014


全国很多地方的方言是统一的,这是指北方而言,由于北方多为平原地形,有利于大规模的集团作战,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战争多就意味着流民就多,流民多就会造成人员交流比较频繁,自然而然方言就会就会统一。


相反在包括浙江在内的南方地区,由于地形要么是沟河纵横要么是高山深壑,又加上植物茂盛,不利于大规模的战争,也就利于人员的交流,自古以来就是中原人躲避战争的好地方,由于人员交流不频繁,就造成了几十里方言不相同,因此南方交流只能依靠普通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