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土匪發行的鈔票,你見過嗎?

1945 年底前東北解放初期, 政權出現“真空”,由偽滿軍警、漢奸、慣匪組成的土匪武裝十分猖獗。①

據史料記載, 北滿地區嫩江、黑龍江、松江、合江、綏寧五省的土匪武裝多達八萬之眾。

1945 年12 月中旬, 以謝文東、張雨新、孫榮久為首的武裝土匪就曾佔領了合江解放區所轄的勃利縣城, 併發行了 “匪票”———勃利金融救濟券, 成為東北解放區當時政治歷史條件下的特殊產物。

解放前,土匪發行的鈔票,你見過嗎?


一、震撼東北的“勃利小事變”

勃利縣, 以境內勃利河(今西北楞河) 得名。勃利為滿語, 意為“幸福、吉利”。

勃利縣地處三江平原腹部, 是牡丹江至佳木斯牡佳鐵路線的中部樞紐, 又是合江省中共勃利中心縣委所在地, 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解放前,土匪發行的鈔票,你見過嗎?

1945年8 月16 日蘇聯紅軍進駐勃利縣城, 蘇軍衛戍司令部司令為捷爾格喬夫(中校), 副司令是原中共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四軍幹部曹曙炎。受中共中央東北局的委派,10月25 日東北人民自治軍(第四野戰軍前身) 所屬的三江人民自治軍司令員孫靖宇、副司令員戴洪賓率隊800 多人乘火車由哈爾濱去佳木斯途中到勃利, 從蘇聯紅軍手中接管了勃利縣政權。②

當時合江省(省會佳木斯市) 的政治軍事形勢十分複雜。一方面, 中共中央和東北局先後派遣六批幹部從延安和關內各解放區奔赴佳木斯市, 開闢合江根據地, 11 月21日正式成立合江省民主政府, 陸續建立所屬各縣級民主政權和人民武裝。另一方面, 在南滿的國民黨軍隊向北進發。國民黨秘密派遣“接收大員” 到合江省, 在佳木斯市掛起了國民黨黨部牌子, 偽滿官員張人天當上佳木斯國民黨黨部書記長。他們成立“宣撫委員會”,收編日偽的軍警憲特, 組織秘密武裝, 擴充勢力。當時在合江省境內有大小40 多股當地武裝, 約2 萬餘人, 謝文東、李華堂、張雨新、孫榮久號稱“四大旗杆”。

特別是謝文東在東北地區是個特殊人物。③

解放前,土匪發行的鈔票,你見過嗎?

▲謝文東

謝文東, 原名謝文翰, 滿族正白旗, 1887 年出生於遼寧省寬甸縣水甸鎮。1925 年因土匪綁票牽連, 他帶領兄弟及全家12 口人遷往依蘭縣東大荒土龍山(現為樺南縣土龍山鎮)開荒成為地主, 並當上五保保董。“九·一八” 事變後, 他於1934 年3 月8 日組織了“土龍山暴動”,④ 打響了中國農民抗日的第一槍;10 日設伏擊斃了日本關東軍第十師團六十三聯隊隊長坂冢朝吾大佐(後日軍總部追認為少將) 等22 名日軍。

解放前,土匪發行的鈔票,你見過嗎?

▲土龍山暴動

暴動部隊取名抗日救國軍,謝文東被推舉為總司令。救國軍在此基礎上組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第八軍,謝文東任軍長, 轉戰依蘭、方正、樺南、勃利一帶反滿抗日。

1938 年謝文東受到日軍圍剿後叛變革命, 並受日本天皇裕仁召見。

解放前,土匪發行的鈔票,你見過嗎?

▲謝文東投降日本

1945 年8 月日本投降後, 謝文東於10 月成立了東北民眾軍, 自任軍長, 11 月間被三江人民自治軍收編, 為富錦地區司令。但他卻暗中與國民黨勾結, 先後被國民黨委任為合江第二集團軍中將司令官、國民黨第十五集團軍上將總司令, 盤踞在佳木斯至牡丹江一帶, 成為合江省內最大的匪首。

解放前,土匪發行的鈔票,你見過嗎?

▲東北土匪F4

人稱四大旗杆

孫榮久、李華堂、謝文東、張雨新

1945 年11 月12 日, 中共合江省工委派遣於化南任勃利中心縣委書記兼三江人民自治軍勃利縣總隊政委, 負責勃利、林口、密山等地的建黨、建政、建軍工作。

這期間, 張雨新由關內來到勃利、刁翎, 糾集當地地主武裝成立了國民黨東北挺進先遣軍, 並被委任為中將指揮官。他設法拉攏三江人民自治軍勃利獨立團團長孫榮久,⑤ 答應可委任其為支隊司令。孫榮久十分動心, 於12 月10 日早晨以去雞西執行任務為名, 率隊向林口進發。

中午,隊伍到了林口縣境內的大青山時, 孫下令把隨隊的共產黨員全部抓起來, 打出國民黨第十五集團軍第二支隊的旗號與張雨新派來的代表進行密談。

12 月10 日下午, 孫榮久率部向勃利返回。

11 日拂曉開始向三江人民自治軍勃利總隊及勃利中心縣委進攻。縣委書記於化南迅速組織全部武裝力量進行殊死戰鬥, 持續到12 日凌晨, 將叛軍擊退。

14 日, 混入勃利縣總隊任副隊長的徐漢章在西大營發起叛亂, 殺害了縣總隊政治處主任陳健行等5 人。

同日, 張雨新率大隊人馬趕到勃利增援孫榮久。於化南面對敵我力量懸殊, 決定撤出勃利縣城, 行經龍爪溝一心屯時不幸被俘, 被孫榮久部殺害。

解放前,土匪發行的鈔票,你見過嗎?

孫榮久部在佔領勃利縣城後, 竟慘無人道地下令大搶3天, 城鎮商家店鋪均遭洗劫。匪首謝文東隨後也率領大隊人馬開進勃利縣城, 地方史稱“勃利小事變”。⑥

1945 年12 月底, 蘇聯紅軍部隊再次進駐勃利, 通令謝文東、張雨新等匪部限期撤出縣城, 謝文東、孫榮久迫於壓力, 不敢對抗, 只好將部隊撤至城外小五站、七臺河等地。

1946 年1 月12 日, 三江人民自治軍在依蘭縣城召開剿匪動員大會, 會後在合江軍區司令員方強指揮下出師剿匪。

1 月中旬, 合江省工委派時任中共中央候補中央委員陳鬱帶領合江工作團到達勃利, 建立中共依、勃、樺地委, 並擔任地委書記, 建立革命政權, 開展土改和剿匪反霸鬥爭。

合江軍區部隊和八路軍三五九旅經近一年的剿匪, 先後剿滅謝文東、李華堂、張雨新、孫榮久等大股土匪武裝, 於1947 年11 月21 日, 在依蘭縣境內四道河子將謝文東抓獲, 並於1947 年12 月3 日在勃利縣召開公審大會, 將謝文東槍決。⑦

解放前,土匪發行的鈔票,你見過嗎?


二、勃利金融救濟券發行

匪首謝文東、張雨新和叛匪孫榮久部佔領勃利縣城後, 首先由謝文東主持組成了以偽滿縣長李儒忱為縣長, 王潤豐為副縣長的勃利縣偽政府。

為解決軍政經費和軍需糧秣等用品供給, 謝文東下令由李儒忱召集勃利縣的六大商號經理商討辦法。這六大商號經理是匯豐昌的李夢飛, 元發火磨的王潤豐, 德茂當的張春山, 合昇利的孫書之, 濟東源的齊述作,裕順隆的王趾瑞。

這六大商號經理在會議上各揣心腹事, 既不肯掏錢, 又為謝文東、張雨新槍桿子所逼迫。

李夢飛建議以勃利縣地方自治委員會名義發行金融救濟券, 以解決燃眉之急。這個建議得到謝文東、李儒忱的贊同。議定由李夢飛出任勃利縣地方自治委員會委員長, 以敵偽遺產作兌換資本, 由六大家商號做保, 以偽縣長李儒忱名義責令勃利縣地方自治委員會發行勃利金融救濟券。

救濟券由勃利縣大成裕書局印製, 一版一次同時印出若干張, 然後分割成單張, 手工編號, 於1945 年12 月17 日開始發行流通。勃利金融救濟券共有五種面額, 即: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 發行總額為二百萬元。⑧

解放前,土匪發行的鈔票,你見過嗎?

首先發行的十元券。券名為“勃利縣地方自治委員會支票”, 豎版單面。票面正中上方印有“支票” 兩字, 中間豎寫“遂市通用幣拾元整”, 右側印有“左記金額為一切支付, 隨市臨時通用, 以敵偽遺產及地方公產作為擔保, 變賣得價照付之此票”。右上方為五位編號。左側為豎寫:勃利縣地方自治委員會, 下方為“委員長印”, 左側框邊豎寫印製時間:中華民國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七日發行。

解放前,土匪發行的鈔票,你見過嗎?


一元券。票面主色為土黃色, 正中上方為發行單位:勃利縣地方自治委員會, 中間為豎寫券名:金融救濟券, 左、右側花符內為幣值壹圓, 邊框左、右兩側印有豎寫“繳納捐稅, 一律通用” 字樣, 邊框四角花符中為大寫幣值“壹”, 券名下方左右兩側為“委員長印” 章, 券面正中下方為印製時間:中華民國三十五年一月一日。整幅票面只有兩種顏色,凡文字均為紅色, 面值、邊框、花符等均為土黃色。票幅長寬為120×70mm。背面為白地,但有五位編號和阿拉伯數字1 的印章。

解放前,土匪發行的鈔票,你見過嗎?

五元券。票面主色為藍色, 正中上方為發行單位, 中間圖案為池邊建築和大樹, 豎寫券名印在圖案上, 左、右兩側花符內為幣值伍元, 邊框左、右兩側印有豎寫“繳納捐稅,一律通用” 字樣, 花符上方為左、右雙冠五位編號, 邊框四角花符中為大寫幣值“伍”, 券名下方左、右兩側為“委員長印” 章, 券面正中下方為印製時間:中華民國三十五年一月一日。票幅長寬為145×84mm 。

解放前,土匪發行的鈔票,你見過嗎?

伍拾元券。票面主色為淺紅色, 正中上方發行單位字體分兩行設計, 勃利縣三字居正中上方, 下行是地方自治委員會, 中間圖案簡單, 花框中為幣值伍拾元, 左側花框中豎寫金融救濟券, 右側花框中為幣值阿拉伯數字50, 中間花框兩側為“委員長印” 章。花框上方為左、右雙冠五位編號, 券面正中下方為印刷時間:中華民國三十五年一月一日。背面印有五條“金融救濟券發行要領”:一、本券經地方自治委員會會議決並呈請勃利縣政府許可而發行, 以資救濟地方金融之不足。二、本券與偽滿幣同等價格使用之。三、本券隨時交易暨納捐稅一律通用。四、本券以敵偽遺產及地方公產租金之收入並變賣得價作為兌換之基金。五、本由農會商會雙方擔負保證並協同處理善後之責任。票幅長寬為135×702mm。

解放前,土匪發行的鈔票,你見過嗎?


百元券。票面主色為藍色, 正中上方為發行單位和券名, 中間圖案由左、右兩枝麥穗組成, 圖案中間是百元面值, 票面左側是大、小兩枚紅色印章, 大印章為“勃利縣地方自治委員會之印”, 小印章為“委員長印”, 右側藍色圓圈圖案中為紅色阿拉伯數字100 面值,票面左上方和右下方為藍色五位編號, 邊框四角圓圈內分別為大寫百元和阿拉伯數字100,正中下方印製時間為: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壹月壹日。背面也為藍色, 中間是圓型國民黨徽,左側花草圖中為百元面值, 左側印有金融救濟券發行要領, 全文與伍拾元券相同。右側邊框上印有:“水溼磨破揉瀾塗抹不付” 字樣。票幅長寬為143×281mm 。

解放前,土匪發行的鈔票,你見過嗎?

勃利縣地方自治委員會從1945 年12 月17 日首先發行十元券起到1946 年1 月中旬合江軍區剿匪部隊收復了勃利縣城止, 勃利金融救濟券發行流通僅一個月。

該票印製後只在勃利縣範圍內發行, 主要還是在縣城內流通, 範圍很小。距今半個世紀之久, 流傳下來的貨幣實物實屬難得, 對於研究東北解放戰爭史和金融貨幣史具有重要意義。

註釋:

①畢風鵬:《東北銀行史》, 中國金融出版社, 1993 年。

② 《七臺河市黨史資料》。

③⑤ 《合江概況1954—1983》, 1985 年鈾鍍貌杭穏版第五十五章主要歷史人物565 頁。

④中共樺南縣委黨史研究室孫進、劉秀蘭:《土龍山農民暴動》, 黑龍江省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⑥常慧賢:《勃利事變》, 中共佳木斯市委黨史工作委員會編輯《合江剿匪》, 1998 年。

⑦ 原黑龍江省省長李範五回憶錄:《孫榮久叛亂的經過》, 《建立合江革命根據地初期情況》附錄,《佳木斯黨史資料》第一輯。

⑧許元慶:《勃利金融救濟券》, 《三江錢幣》, 佳木斯市錢幣學會, 1992 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