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人》票房、评分惨淡,原因在于题材新颖与难懂的电影名

‘随着腊月的来临天气中的寒意到了一年最鼎盛的时候,工作之余找到一离家不远的电影院看上一场电影也是美滋滋的选择。

前不久由雷佳音、汤唯主演,薛晓璐执导的悬疑犯罪题材电影《吹哨人》于2019年12月6日在影院上映,自上映以来相比同天上映的《南方车站的聚会》、《两只老虎》票房差距在2倍以上有余。其豆瓣评分更是拉低到了6.9。

《吹哨人》票房、评分惨淡,原因在于题材新颖与难懂的电影名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有优有劣,在剧情表达含义而言这个评分还是低了一点,相信大家跟我一样在电影未上映前对于“吹哨人”是个什么意思都是一头雾水,甚至在未上映前有的网友一度怀疑是与体育题材相关的电影。

不过据悉“吹哨人”一词的概念源自英国,指在政府和企业中发现弊端、揭露真相的人,这也是首部聚焦内部监督、内部知情人举报题材的国产片。

《吹哨人》票房、评分惨淡,原因在于题材新颖与难懂的电影名

而且当时官宣消息一经发出之时,这部被大片质感、横跨三大洋拍摄、好莱坞联手等热点词汇加身,更是有自带萌属性的雷佳音与文艺女神汤唯这对“新鲜”CP联手出演的电影,可谓是高级又吸睛。

这样来看《吹哨人》本应该顺风顺水成为2019压轴华语电影,甚至可以比肩上一年的《我不是药神》这一神作,但是遗憾的是,电影的效果似乎不是很好。

《吹哨人》票房、评分惨淡,原因在于题材新颖与难懂的电影名

第一批看完的网友们评价褒贬不一,这里不做详细描述,单说评分而言也是刚刚过及格线,而票房更是低迷。

按理来说这样题材新颖,演员演技在线的电影来说,这个评分和票房应该不会这么低,最起码也要中等偏上才对,不过仔细回味之下不难发现《吹哨人》有两个致命的弱点。

《吹哨人》票房、评分惨淡,原因在于题材新颖与难懂的电影名

1.题材太过新颖

在世界范围内,“吹哨人”的概念不算新颖。上世纪70年代的“水门事件”,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等,“吹哨人”都在两次事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警示作用。

但是也正是应为这个新颖的题材被多数网友生生看成了反腐片,可想而知这与“吹哨人“的含义已经大相径庭了,而这个原因导致大部分没看过的人都以为是老戏新唱。

《吹哨人》票房、评分惨淡,原因在于题材新颖与难懂的电影名

2.电影名

对于电影名《吹哨人》而言,在上文我们也提到过是指在政府和企业中发现弊端、揭露真相的人,但是大部分观众不会明白这个电影名字的含义。可能咱们大部分人在脑海中对于“吹哨人”的含义都一样停留在吹哨上。

如果要是起个长一点的名字能让观众从电影名中稍微了解一点电影的内涵,就更好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好看的长相也是加分的重要项。

《吹哨人》票房、评分惨淡,原因在于题材新颖与难懂的电影名

从以上两点来看直接导致了一部分观影数量。

对于能看懂的观众来说,导演想说的东西太多了,并且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讲完,虽然电影全程没有尿点,但是结局却是稍微有点不完美。

不过令人赞叹的是这部电影中导演给我们刻画了一个“英雄并非天生,都是挺身而出”的瑕疵平民英雄形象,真正的英雄也是人都会有瑕疵,但是这些瑕疵被勇敢的光芒所覆盖,“吹哨人”一直在我们身边!

《吹哨人》票房、评分惨淡,原因在于题材新颖与难懂的电影名

好电影永远不会埋没,好故事永远在电影里拥有优先级,它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再新颖的题材懂了就看懂了,只有看懂了才能去发现它的光芒。

不管一部电影的评价如何,看过才能说喜欢和不喜欢,就像每个人喜欢的颜色不同,不看一下怎么能知道这是不是你的菜呢?

(说说你的看法,别忘,点赞,转发,收藏哦!)

-------------------------

可可影视助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