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旅遊之三大景點精華解說

有一座城,二千年城址不變,二千年城名不變,這就是成都。成都現在更是紅遍大江南北。成都各熱門景點常常摩肩接踵,人聲鼎沸。人們慕名而去,但總有人敗興而歸。

人們報怨說,有啥子看頭嗎,武侯祠就是幾個雕塑。杜甫草堂,就是幾間破草屋。人民公園更沒看頭,一個湖一個碑。

有文化的,只是笑笑,卻少有人解釋。

我是成都人,我也有過成都名勝沒看頭的想法。隨著知識閱歷的增加,我慢慢地理解了各景點的精華。名勝之所以成名勝,必定有其不凡之處。

成都的名勝大都是人文景點,不理解不認可是情有可原的。

一,武侯祠,我以為攻心聯,三絕碑必欣賞。

成都旅遊之三大景點精華解說

進武侯祠,一定要看讓毛主席駐足的對聯。這就是攻心聯。它深得遊人喜愛,名揚遐邇。這副對聯懸在諸葛亮殿堂前正中,是公元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趙藩撰書的。

聯文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意趙藩警告後人,不能盲目學諸葛亮而一味用嚴,也不能盲目反對諸葛亮一味用寬,而應當審察當時形勢,深思熟慮,然後決定用嚴還是用寬。

這副對聯,既讚揚了諸葛亮用攻心戰略的正確性(七擒孟獲),同時也歌頌了他嚴以治蜀政策的正確性,最後告誡後人不能盲目一味用嚴或用寬,應當根據當時形勢來決定。

當年毛主席駐足良久,他老人家在想什麼呢?對剛剛成立的新中國,看到這個對聯有無深深的感觸呢?據說,70年代,毛主席還讓主政四川的大員到武侯祠看看這幅對聯。

治國如此,治家也如此。

還有三絕碑。

三絕碑:本名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在武侯祠大門至二門之間的東側碑亭中。

碑是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刻建。由唐代宰相裴度撰文,書法家柳公綽(柳公權之兄)書寫,石工魯建鐫刻。裴文、柳書、魯刻,三者俱佳,所以後世譽為三絕碑。

能欣賞唐人作品,真是難得。

成都旅遊之三大景點精華解說

二,杜甫草堂,我以為必須吟詩膜拜才有神奇感。

確實草堂只有幾間草屋,還是破草屋。唐朝時的草屋不可能留存下來,給人假之感。但如果學過背過《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定會為杜甫身處茅屋卻高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而感動。

這個茅屋是應景之物,這時,你會為草堂的簡陋而生出偉大,崇高,聖人等之類的字眼。如果你有詩歌積累,能為老人小孩解說詩句,是不是也讓老人小孩覺得草堂很有情調?如此簡陋之處,生出如此偉大之呼聲,身處茅屋卻心憂天下!

成都旅遊之三大景點精華解說

杜甫是史之亂後流落到成都的。在友人的幫助下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營建了草堂居住。他在這裡居住了的4年期間成為其詩歌創作的一個高峰,寫下240多首詩篇。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春夜喜雨》、《登高》、《江畔獨步尋花》、《枯棕》等著名詩篇。

成都草堂也因此被稱為是“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

成都旅遊之三大景點精華解說

我以為,到杜甫草堂是受詩歌洗禮的

詩聖的故居雖無蘇州園林之景緻,但絕對有詩意濃郁之氛圍。懷著朝聖的虔誠,去之前,一定要貯存幾首杜甫的名詩。瞭解杜甫的生平和杜甫所處的時代。這時,你所見之景物,一草一木,一字一畫,都和杜甫產生關聯,你會感受到後世對詩聖的崇拜和敬仰。

去詩歌大道走走吧,地上牆上有傳誦千古的名詩,一邊識別,一邊朗誦,一邊解說,你會覺得不虛此行。

成都旅遊之三大景點精華解說

成都旅遊之三大景點精華解說

三,人民公園,享受川味休閒,感受歷史風雲。

人民公園在天府廣場旁邊。一出太陽,成都人呼朋喚友,像搶錢似的,必去鶴鳴茶館搶座位。鶴鳴茶館在湖邊,靠水曬太陽,那是享受。太陽天,對成都人來說最稀奇的,必竟陰雨天數太多了。

外地人常說,成都人好悠閒噢。喝茶,打麻將,根本不考慮上班。其實,那是老人,自由職業者居多。三五好友到茶館一坐,連絡了感情,交流了信息,甚至做成了生意。

成都旅遊之三大景點精華解說

現在,外地人到鶴鳴茶館的人越來越多了。好像他們一坐茶館,喝著三花,吃著三大炮,看茶官倒茶表演,就妥妥變成了成都人。確實,如果坐個半天,旅客身心的疲憊能一掃而光,是不是很神?也不神,環境影響人!偷得成都半日閒,才是真味。

成都旅遊之三大景點精華解說

人民公園內有座碑,高高聳立,一眼望見。許多人坐夠了,會去看看。

有天,經過此處,看到一個奶奶和一個半大孩子在碑旁。孩子說,奶奶,碑上寫什麼?奶奶為難地說,我也不知道。孩子說,是不是紀念"秋保"的?秋保是誰?辛亥是什麼意思?

真的,這絕不是編造!我相信許多到人民公園的人,並不能讀斷碑文,更不瞭解為什麼要在此立碑!

成都旅遊之三大景點精華解說

應讀,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

此碑建於1913年,是當時川路總公司為了紀念1911年(農曆辛亥年)四川保路運動中犧牲烈士而修建的紀念建築。

保路運動是清末四川人民反對清政府出賣鐵路主權的愛國運動。

1911年5月(宣統三年四月),清政府將已經由民辦的川漢鐵路強行收歸“國有”,隨後又將築路權出賣給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團,激起四川人民強烈反對。四川各地紛紛成立保路同志會。

後四川總督趙爾豐誘捕保路同志會代表,封閉鐵路公司,命軍警開槍打死請願群眾數百人。還下令解散各處保路同志會。民眾奮起反抗,保路同志軍在各縣發動武裝起義。

同盟會員吳玉章、王天傑宣佈榮縣獨立,建立了辛亥革命時期第一個縣級革命政權。

成都也宣佈獨立,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清王朝在四川的統治徹底覆滅。

1911年(宣統三年)5月以後,正當民主革命風聲激盪,清王朝統治搖搖欲墜的時刻,湖南、湖北、廣東、四川發生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其中以四川的運動最為壯闊,它促進了武昌起義的爆發,加速了清王朝的覆滅。

這段歷史,原來如此可歌可泣。碑確實該樹立在市中心,受後人瞻仰!

如果家長大人們瞭解這段歷史,會鬧出紀念“秋保"的笑話嗎?

我聽了兩婆孫的對話,笑了一下,但事後陷入沉思。

民俗,歷史,詩歌,掌故,精神,品質難道我們旅遊不該欣賞?不該傳承?旅遊難道是擺幾個姿勢,照幾張相,吃幾頓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