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網點別擔心找不到庫房了?今年將建50個快遞共享配送點

1月17日,北京商報專訪北京市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王躍。王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專訪時表示,2020年,北京市末端配送將試點創新模式,利用疏解騰退空間、閒置空間,建設50個創新試點,為末端配送空間需求解壓。

王躍分享了一組數據:2019年由外地送往北京的快遞約27億件,由北京寄往外埠的快遞約22億件。這意味著全市快遞行業會有約500億元的業務收入,平均每位北京居民一年收寄快遞不低於120件。末端配送網點空間存儲壓力不斷增長。


北京網點別擔心找不到庫房了?今年將建50個快遞共享配送點


對此,王躍介紹稱,2020年,北京末端配送創新試點將建約50個,每個試點的面積約1000-3000平方米,可由多家快遞公司共同使用。屆時,無論是直營制的快遞公司還是加盟制的快遞公司,可以“共享”末端配送創新試點。

朝陽區一處快遞網點的主管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北京市沒有對物流用地作出規劃,公司在尋找網點時存在一定難度。“目前我們的網點還承擔了東城區部分區域的收寄快遞業務,100平方米的網點對我們而言,空間並不寬裕。”該負責人表示,希望行業主管部門能幫助公司找到合規的空間。

王躍表示,目前,快遞末端配送網點多開在街邊或者社區內,創新試點將根據區域內的網點從閒置、騰退的商業空間中尋找合適的位置,防止快遞分揀擾民。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分析表示,之前,在製造業發達地區,物流會出現行業集群。隨著電商發展,承接消費需求的快遞也不斷髮展。北京在堅持減量發展的同時,應該將B端物流與C端物流進行區分,城區應該保留並提升C端消費需求的物流網點與基建。

對於多家快遞企業共享網點,楊達卿認為,多數物流快遞企業希望建設從倉儲到配送的全鏈條物流體系,但隨著一二線城市的商戶資源越發緊張,“共享”將是有效解決供應難題的途徑之一。“這樣也可以防止資源重複,並能飽和地使用現有資源。”

楊達卿建議,末端配送創新試點應該適當設立“門檻”,從消防安全、規範達標等方面進行把關,以此促進行業規範化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