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績溪是一個小而美的地方,隸屬於宣城,倚靠在黃山身邊。胡適先生曾經說過,在績溪,你信步走進一個山村,就會翻開一頁歷史;你隨意踩到一塊石頭,就會觸動一個朝代;你偶爾遇見一個路人,就可能是個秀才。績溪縣是中國徽菜之鄉、中國廚師之鄉、中國徽墨之鄉,自唐以來以績溪命名設縣超過1200多年,是安徽省五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績溪博物館建築設計出自名家之手,它是由中國建築設計院總設計師李興鋼主持設計。整個建築覆蓋在一個連續的屋面之下,起伏的屋面輪廓和肌理彷彿績溪周邊山形水系,典雅大方的灰瓦白牆,錯落有致的庭院天井,晶瑩透徹的玻璃幕牆,將悠遠深厚的徽州文化與現代建築完美結合。在績溪博物館這個完全當代的城市博物館中,大家仍然可以看到庭院、街巷、天井、遊廊、假山、水岸,體驗與以前的生活傳統的緊密通聯,仍然可以看到灰瓦、粉牆、青石、圓門、瓦窗、虎頭滴水,但它們都已被用現代的方式重新演繹和轉化,使得績溪博物館成為一個可以適應國際語境和當代生活的現代建築,同時又將傳統和文化悄然留存傳播。還是一個縣城的博物館,開始,我是有些抗拒的。印象之中,大概就是一座仿古建築裡面擺放著些展品,再加上歷史介紹。走到博物館門口,嗯,看起來還是可以的,參觀完以後,深深覺得原來縣級博物館也可以如此高大,充滿藝術氣息的。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隨遇而安因樹為屋,會心不遠開門見山”,績溪博物館猶如一座古典的園林,穿插著庭院、天井、流水,少了幾分枯燥的說教,多了幾分古韻。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博物館的建築可以說是融會了中國傳統和現代幾何的風格,另類而不突兀,只是建築就很值得一看了。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績溪博物館位於安徽績溪縣舊城北部,基址曾為縣衙,後建為縣政府大院,現因古城整體納入保護修整規劃,改變原有功能,改建為博物館。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績溪縣衙的遺址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博物館一直都是奇妙匯聚的地方,每一件珍寶的背後,似乎都充滿了神秘的故事。績溪博物館的展陳方面主要由山水之形(績水徽山廳)、人文之神(人文績溪廳)、商道之氣(商道績溪廳)、民俗之風(風土績溪廳)、藝術之韻(徽韻績溪廳)、菜餚之味(徽味績溪廳)六個部分組成。績溪博物館通過幾個專題,將績溪展示在觀眾面前,最先就用這裡秀美的山水來吸引住觀眾的眼球。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明清兩代徽州的繁榮,使得績溪博物館有著非常豐富的展品,而且都極具文化、藝術價值,每件展品都美輪美奐,投映著績溪的輝煌歷史。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績溪人重文而不輕商,徽商在中國的歷史上留下下深刻的印記,清朝著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就出自績溪川。 這個人口僅十幾萬的山區小縣,有眾多的人物在中國歷史中留下他們的足跡。胡宗憲、胡富,胡適等,都出自績溪胡氏家族,果然是有龍脈的風水寶地。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中國的國粹--京劇,就來源於“徽班進京”。有四百年的歷史並有著輝煌的藝術創造與貢獻,最突出的是它吸納、融合、磨鍊出一個佔了大半個中國和五十多個劇種的戲曲聲腔——皮黃,造就了一個偉大的劇種——京劇,成為“京劇之父”。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各種顏色的馬褂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鳳冠霞帔

安徽有座博物館,由衙門改建而成

當你還沒來到績溪博物館,一定會覺得一個縣級的博物館沒有什麼看頭,當你走出績溪博物館,才會覺得徽派文化的悠長深遠,可說是不虛此行。

門票:0元

開放時間:週一閉館,節假日照常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