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光先生找到的“二王”密碼是什麼?

  張旭光先生是當代行草書領軍人物,他在二王行書尤其是《聖教序》的學習、生髮上頗有心得,他解開了“二王”行書的密碼,為學習行書者提供了正確的、事半功倍的的學習方法,多年來拜訪參學者絡繹不絕,其所創“北蘭亭”已經成為眾多書法學子心中的聖殿。張旭光先生浸淫書法傳統數十年,又曾身居中國書協副秘書長職位,作為幾屆國展的評審、展覽的主要組織者,能統觀中國當代書法發展之路徑,故在書法的傳統與當代結合上頗多感悟,他所提出和倡導的“重讀經典”、“發展新帖學”、“激活唐楷”、“提高現代審美意識”、 “到位與味道”、“3+X”、“我手寫我心”,以及2019年提出的“喚醒大草”等思想主張,已經和正在廣泛地影響中國書壇,形成了主流書風,也造就了他在中國當代書壇領軍人物的地位。

  我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習書,唐楷、魏碑、漢隸寫了三十年,無一可觀。後主攻“二王‘行草書,雖下了不少功夫但仍是收效甚微,走了很多的彎路。近年來,我對張旭光先生的行草書之路關注較多,對他的思想主張以及創作成果頗為認可,於是進入”北蘭亭-張旭光入室弟子班”學習,意在通過學習,以《聖教序》為基尋求突破。因為有多年的臨習基礎,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我更多地是通過張旭光先生的教學,去參悟他對於王羲之筆法、字法、章法的理解、使用與生髮,乃至去感受他成功路上所歷經的一切,並去探索他所找到的“二王”的密碼究竟是什麼?

  張旭光先生有書作自謂,“癸未之夏。防非典而齋居。兩月不得出。因臨集王聖教。不知白天與黑夜。通臨三十遍有餘。忽得一悟。即到位二字。 所謂到位者乃結體合於標準也。以行書為例。 熟臨王聖教百遍。自可知也。自可胸中有竹矣。唐初之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皆可為範。真卿以下,雖各有態。 終不可規模也。甲申之夏張旭光又記。”(見封面圖)

  在非典期間,張旭光先生日夜臨習《聖教序》,忽然悟到”到位“二字,繼而又生髮出”味道“。到位者,就是功夫到位;味道者,就是到位基礎上的個性表達。這有什麼新意呢,學書之人哪個不知道”師古出新“的道理?我多年前聽到這個說法的時候也並沒有什麼觸動。直到到北蘭亭學習之後,我更加強了對《聖教序》的臨習,臨習之餘,時常翻看先生的書作,並努力打開自己頭腦中關於王羲之《聖教序》的所有記憶開關,在每個字中去尋找王羲之的影子,思想在王羲之與張旭光兩個面目中來回交替穿梭,在似與不似之間,我猛然感覺到了”到位與味道“的深刻內涵,豁然開朗的感覺!再去臨習,重在”到位“,到位之時,字字皆在心中,臨習中即有創作之意象,創作即有得心應手之感。”到位“與”味道“不是兩個過程,而是渾然一體的,到位即有味道,味道源於到位。

  這個密碼原來就是”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