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婚禮:新娘跳火新郎射箭 生火打尖唱民歌

裕固族婚禮:新娘跳火新郎射箭 生火打尖唱民歌

結婚是裕固族青年的一件大事,所以婚禮一般都辦得很隆重。婚禮分兩天進行,第一天在女方家辦,第二天在男方家辦,而且要比在女方家辦得更隆重才行。裕固族婚禮,一般都要唱歌喜慶,因此雙方都要事先請好歌手。當新娘離開孃家時孃家由舅舅帶頭唱俗固族傳統的《送親歌》。

  當新娘快要到新郎家的大帳房時,男方家需要在路旁燃起兩堆火,讓新娘從中間通過。然後,新郎即彎弓連向新娘射三支柳條。他們認為,這是遵循古老的傳統,這樣做以後,可以驅除新娘身上的邪氣。射完三箭,新娘才能進入婆家。這時,男方家裡的主人要用手抓羊肉、燒酒等來招待送親客人。老歌手先唱起反映裕固族婚俗的《薩娜瑪坷》,接著再唱祝酒歌。當酒興正濃時,二方歌手即開始對唱。對唱的歌詞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互相祝賀,二是孃家和婆家的對答。孃家要求婆家愛護體貼新娘,婆家要誇耀自己,請孃家放心。此外,還有一些善意的互相挑剔的內容,以烘托熱鬧喜慶的氣氛。雙方對唱一直延續到深夜方才散去。

  這個習俗來源一個古老的傳說:從前,裕固人沒有火,後來有一個英雄取來火種,裕固人才過上好日子。當時,有一對新婚夫婦,丈夫外出狩獵,妻子在家不慎將火弄滅。她為向一個三頭妖求火而必須把血獻給它喝。幾天後,丈夫回來後,而妻子卻因妖精天天來喝血而變得骨瘦如柴。丈夫知情後,用三箭射落妖精三個頭,而自己也因受重傷死去了。從此,裕固族人民為了防止妖精再來,也為了紀念那位驅逐妖魔的英雄,舉行婚禮時便興起這個儀式。象徵新娘有勇敢善射的丈夫保護,妖魔鬼怪不敢興風作浪。蘊含著裕固人戰勝邪惡、追求幸福生活的決心和願望。

  裕固族婚禮分兩天進行,第一天在女家,次日在男家,後者要更隆重才行。在婚禮上,男女雙方都要聘請歌手。在姑娘出嫁之日,舉行戴頭儀式。當天,女家的親朋聚集在姑娘家中。來客帶來潔白的哈達,敬獻給女方的父母,表示對姑娘出嫁的祝賀。傍晚,主人請客人們在氈房中席地而坐,男客在左,女客在右,在一片歡笑聲中,拉開了婚宴的帷幕。酒過數巡,當啟明星冉冉升起,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進入鋪有紅地毯的氈房,舉行戴頭面儀式。戴頭面由兩位少婦主持。舅舅或歌手們唱起典雅的《戴頭面歌》:“啟明星閃閃發光,心愛的姑娘把頭面戴上,送親的馬隊就要出發,把姑娘送到婆家門上。”

裕固族婚禮:新娘跳火新郎射箭 生火打尖唱民歌

  在悠揚的歌聲中,即將出嫁的姑娘,在兩位少婦的精心打扮下,改變了髮式,戴上喇叭形氈帽,佩戴上胸飾和背飾,戴上用銀牌、玉石、珊瑚、瑪瑙、海貝等編製成的頭面。這個儀式意味著姑娘已經結束了天真爛漫的少女時代,走向新的生活。紅日初露,主婚人宣佈飲“上馬酒”。新娘便和一位伴娘同騎一匹馬或駱駝,告別慈母,在父親、叔叔、兄弟、姐妹等家族人組成的送親隊伍的簇擁下,一路飲酒歡歌,向新郎家進發。

  男方迎親的隊伍在途中鋪下一條氈毯,氈毯上備有一隻煮熟的羊、酒和飯。送親隊伍來到時,迎親的人們向女方客人贈送哈達,表示敬意。然後送親的人們下馬飲酒吃飯,謂之“打尖”。“打尖”之後,兩路人馬匯聚一起浩浩蕩蕩向男方家走去。

  到男方家門時,女方善騎者在主持人的指使下,駿馬、駱駝向專為新娘設置的小氈房進行衝擊,大有踏平之勢。男方親友則奮力驅逐。衝擊三輪,再繞小氈房三圈方休。這是一種象徵性的儀式,其意在考驗男家對新娘的護衛能力。接著是舉行向新郎贈送羊小腿儀式:把酥油塗在新郎額頭上,把羊小腿掛在她的腰帶上。這個儀式的意義正如《贈羊小腿詞》所表達的“羊小腿上粘著毛,好比婆家孃家彼此好得分也分不開”。

  按裕固人風俗,在贈羊小腿的同時,要向新娘舉行射無簇箭的儀式。在《薩娜瑪珂》婚俗民歌和豪放的祝酒歌中,一對裕固族新人,進入洞房,共同吃著羊小腿,從此開始了他們甜蜜的生活。


裕固族婚禮:新娘跳火新郎射箭 生火打尖唱民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