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綜合症”怎麼治?萬能的“牛頓定律”告訴你提前做好這3點

“復工綜合症”怎麼治?萬能的“牛頓定律”告訴你提前做好這3點

文:吱己職場 共3161字,閱讀需4分鐘


雖然全國還沒有全面復工,但是當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病例數量“20連降”的勝利曙光刷爆頭條,我已經聽到了復工大軍的步伐在漸漸靠近。

事實上,在昨天我已經收到公司的最新通知,下週起部分同事可以回工作崗位輪班,並逐步恢復正常辦公。不過,在通知出來之後,很多同事開始叨叨“如果公司儲備的口罩不夠用怎麼辦?”“公司附近的餐廳還沒有營業,午飯怎麼解決?”“上下班地鐵太擁擠,是否可以考慮錯峰復崗?”……

不過對於一個已經連續多天新增病例為0,近半患者已治癒的城市來說,同事們的憂心忡忡好像主要不是出於對病毒的恐懼,而是對“重新上班”的恐懼。一個月的長假期之後,這波全國性的“復工綜合症”怎麼破?


“復工綜合症”怎麼治?萬能的“牛頓定律”告訴你提前做好這3點


一、“復工綜合症”的形成機制

什麼是“復工綜合症”?

其實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假期綜合症”。在生理學上,我們可以利用巴甫洛夫學說中“動力定型”的概念來解釋。也就是如果一個人經常性、穩定地從事某樣活動,導致某種刺激系統反覆多次按照一定順序和強弱作用於機體時,大腦皮層會把這些刺激有規律地協調成一個條件反射鏈索系統,形成“動力定型”。

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機體的動作記憶,其形成後,可以直接對特定的刺激做出反射性動作,從而大大節省我們的腦力和體力上消耗,提高效率。

如果把一個職場人每天規律的上下班時間,以及工作帶來的心理壓力看作已經形成的“動力定型”。那麼一個“長假期”無疑是把這個“動力定型”給打破了,無法再形成反射動作,所以重新上班會讓人感到“抗拒和恐懼”,而且導致工作效率極低。


“復工綜合症”怎麼治?萬能的“牛頓定律”告訴你提前做好這3點


如果這比較難理解,那麼“物理學”對這個現象有一個更為簡單清晰的解釋,那就是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

慣性定律認為:在沒有外力影響的情況下,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

如果我們把長期上班養成的“動力定型”比作人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即v=x,而假期則是一個外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讓其逐步趨於靜止,即v=0。這就是“假期綜合症”的形成機制。

所以,要快速消除假期的影響,讓自己重回工作狀態,就是要重新改變慣性狀態,讓速度從0重回x!


“復工綜合症”怎麼治?萬能的“牛頓定律”告訴你提前做好這3點


二、重啟“慣性”的公式


如何改變慣性,讓速度從0到x?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力”和“時間”。

當物體的初速度為0時,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公式v=at,a=F/m,所以我們可以推到出v=Ft/m。

也就是說,要達到一定的速度(v),需要力(F)和時間(t)的共同加持,而影響其效果的還有物體的重量(m)。要打破v=0的慣性,我們要注意3個變量:力(F)、時間(t)和重量(m)。


利用這個公式中的3個關鍵變量,幫助你從“復工綜合症”中快速自救!

  • 增加合力(F),找出鼓勵你重返工作崗位的驅動力,重新燃起工作積極性;
  • 給予時間(t),為自己設定一個合理的緩衝時間帶,平穩有序地迴歸工作軌道;
  • 減少重量(m),通過科學的辦法減輕“心理焦慮”,以輕鬆的心態重回工作崗位。


“復工綜合症”怎麼治?萬能的“牛頓定律”告訴你提前做好這3點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拆解一下,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如何調整這3個變量?


三、3個驅動力管理,為你增加“合力”

(1)信念驅動力:

《信念的魔力》一書中曾經提到:“信念是始動力,能夠產生把你引向成功的無窮力量:它往往驅使一個人創造出難以想象的奇蹟。”

其實“信念”就是一種積極的自我暗示以及期望。經常靈魂拷問一下自己:如果我不想碌碌無為,是不是就應該奮起直追?而我要前進的第一步,就是從現在開始努力。

想想那些在疫情中不顧自身安危站在疫情一線的白衣天使,他們在救危扶傷的工作中把臉龐壓出了深深的傷痕,把長長的秀髮剃成了光頭,甚至截止2月21日,已有129位英雄因公殉職,那就是工作信念帶來的力量。

我們每個人願意投入到日復一日的工作之中,除了賺錢,一定還有某種人生目標支撐著我們。你的工作能給社會、為別人帶來什麼價值,為你的人生帶來什麼價值,找回那份熱愛的感覺,將給予你最強大的驅動力。


“復工綜合症”怎麼治?萬能的“牛頓定律”告訴你提前做好這3點


(2)目標驅動力:

人類的大腦總是更喜歡簡單、有趣的事情,而且通常渴望付出努力後立即可以得到反饋,這是人類的底層設計。所以制定“小目標+小獎勵”的模式,最能讓我們的腦袋開心並保持積極性。

首先我們來說“小目標”,“小獎勵”留到下面。

“小目標”的定義是:①要短期(甚至短到1小時或者半天);②要簡單;③可量化或者說有結果的。

許多人工作中容易過於急迫,引起“貪多嚼不爛”的後果,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其實簡單才能高效。所以在制定“小目標”的時候,我們也有3個原則:①一個目標一件事;②小目標的數量循序漸進;③目標從易到難。

方法:在正式復工之前,就開始使用這個方法引導自己的生活及工作。拿出一張紙寫下週一到週五,週一定出1個小目標,週二1個,週三2個以此類推。


“復工綜合症”怎麼治?萬能的“牛頓定律”告訴你提前做好這3點


在目標一個個被實現的過程中,你的狀態也會慢慢地加速,在目標的牽引下回歸工作軌道。


(3)獎勵驅動力:

上面提到,“小獎勵”也就是及時的反饋是養成習慣的重要一環,所以當我們在“小目標”實現得非常好的時候,給予自己一點獎勵,可以讓機體更有前進的動力。

例如以上的小目標表格,如果我們一週的完成率超過80%,就可以給自己獎勵一件小禮品。


“復工綜合症”怎麼治?萬能的“牛頓定律”告訴你提前做好這3點


四、模擬上班狀態,給予緩衝“時間”

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認為一個人的新習慣或新理念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的反覆鞏固,稱之為21天效應。

但是按照我們v=Ft/m這個公式的邏輯,緩衝時間的長短應該與合力的大小有關:即以上3個合力足夠大的情況下,時間可以減少,而合力小的情況下,時間需要拉長。就是說你對自己足夠“狠”,完成重新加速的時間可能3天就夠了,但是如果一直拖延懶散,則可能需要半個月。


那麼這段緩衝時間應該如何做呢?

很簡單,就是按照上班的狀態進行生活,規劃出一段合適長度的時間,讓自己逐步迴歸工作狀態,重新跑起來。

  • 按照上班的作息時間表,早睡早起,重新調整生物鐘;
  • 在家辦公注重儀式感,穿戴整齊坐在電腦前開始一天的工作;
  • 按時間嚴格劃分工作時間和居家時間,工作時間內隔離孩子、家務事的干擾。


“復工綜合症”怎麼治?萬能的“牛頓定律”告訴你提前做好這3點


五、減輕心理焦慮,卸下無用“重量”

突然從長假期裡迴歸緊張的工作狀態,“假期綜合徵”引發的是生理和心理的“雙重焦慮”。所以容易導致很多人出現精神不振、失眠、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噁心、眩暈、腸道反應等不適。

我建議大家可以通過以下3個辦法放鬆心態,減輕這些“焦慮”的重量:


1、調整睡眠,減少熬夜

窩在家的時候很多人都是上網煲劇玩遊戲,經常晝夜顛倒,造成生物鐘是否紊亂。首先在正式復工前調整作息,放鬆心情是解除焦慮的重要手段。

首先晚上10點要躺在床上,不玩手機,嘗試入眠。如果睡不著,可以學習4-7-8呼吸法幫助入睡。

4-7-8呼吸法很簡單,就是吸氣4秒,憋氣7秒,最後再慢慢呼氣8秒。4-78-呼吸法其實是靠呼吸調整副交感神經,以刺激你的身體產生“打哈欠”時的睏倦感,一般重複以上方法幾次後就能增加你的睡意。


“復工綜合症”怎麼治?萬能的“牛頓定律”告訴你提前做好這3點


2、清淡飲食,減少葷腥

由於假期飲食容易不規律,甚至有人一日三餐不定時,容易出現腹脹、厭食等狀況。所以,在復工前應該開始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做到“食要定時”,適當減少肉類的攝入

,同時少吃零食,多吃穀類食物和綠色蔬菜,尤其是富含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深顏色蔬菜。


3、適當運動,減少倦意

假期由於缺乏運動,人的身體容易犯懶。這些天,在家裡適當“動起來”不僅可以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讓身體快速地進行自我調節,還能有助於分泌多巴胺,讓人保持心情愉悅,幫助你以更好的狀態迴歸工作中。


【總結】世界上的每一種規律總是相通的,努力和時間總是改變我們最有效的法寶。新的一年裡,願我們不但要找回快速奔跑的狀態,甚至是超越上一年,不斷加速!


---END---

感謝你的閱讀。

我是吱己職場 ,90後寶媽,8年資深職場人,自媒體新人。職場就是江湖,關注我,一起成長,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