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选择,你想活多久?”“退休+5年。”

【首语:我们谈论“死”,其实是为了更好的“生”。我们坦然接受生命中的各种遭遇,安静地循着命运的安排。活多久都不重要,没有遗憾而活出质量才重要。保持快乐的心态,让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如果能选择,你想活多久?”“退休+5年。”

- 1 -

工作间隙休息,与几位同事围桌闲聊。小越问我,如果可以设定生命时长,你想活多久?她继续解释道,就是你觉得什么时候敢直面死亡了?我顿感诧异,她却正经的表情,不像开玩笑。愣了几秒后,我感叹道:是啊,社会总在强调人生观,我居然都忘记了“人还会死”!

同事们一听笑了,兴趣即来,似乎都有些恍然大悟——我们忽略“死”已经太久了。在回答最先的问题之前,我提出一个观点:人生的意义是建立在认识人死的基础之上的,这样才能构成人的完整,如果脱离“人死”谈“人生”则显得很片面,反而会没有意义。

我幽默地说出答案:“退休后再过十年,70岁应该差不多了,但很难挺到那个时候吧”。小越兴奋地认同,“我和你差不多,但女性50岁就可以退休,所以我只需要‘退休+5年’,55岁就够了”。

我问她,这样子会不会太短。她回道,把这5年过得很充实,一点儿不浪费,每天都很精彩很快乐,也许比你那十年还要值呢。我不禁点了点头,赞这觉悟!

而作为资深吃货的小颜希望长生不老,每天沉浸在美食的生活里无法自拔。

小梅表示,如果物质条件好,长寿当然可以,至少不愁经济基础的事情,如果活得很辛苦,还是算了吧,余生不想遭那个罪。再说人老了,器官功能也逐渐衰退,看到新闻里那么多的案例,活得可狼狈了,没有一点儿尊严,我才不想那样子。

小静问,如果活那么短,孩子怎么办?

小越说,我只需要保证我的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也不成为社会的负担,等孩子成年了经济独立了,属于我的责任义务也就履行完了,不再管。到时候就和老公到处走走看看,好好感受这个世界。

小静又问,那孙子怎么办,你就不想带孙子吗,也许那时候还不一定有孙子吧?

小越说,有就想,没有就不想,带孙子是我孩子的责任范围,那时候也不该我承担了。

小晓问,这样是不是有点自私啊?而且亲人们会因你的离开而悲伤难过,朋友们也舍不得,忍心?

小越解释,首次,我这不是去寻死,而是探讨面对死亡的态度。其次,干嘛要为了不让别人难过而使自己活得不自在,毕竟自己也是独立的生命个体。

我继续补充道,人生观包括了社会观和个人观,简而言之,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为他人活,体现社会价值;为自己活,体现自我价值。过度偏袒哪一方,三观都会出现问题。

“如果能选择,你想活多久?”“退休+5年。”

- 2 -

生存与死亡被一直讨论,无绝对的正解。

业余时搜集了不同人对问题“如果可以选择,你想活多久”的看法,其中不乏精辟或有意思的句子。生死两端都不容易,从中能感受到辛酸、感性、理智等不同的心态。它们也都或多或少地透露了自己的生死观——

1.活到自己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

2.活到特别想死的时候。

3.不愿承受失去亲人之痛苦,选择在他们之前。

4.只要亲人们都活得比自己好,随时都行。

5.比所爱的人多活一天。

6.看到孩子成家立业。

7.每一秒都活出快乐,哪怕下一秒。

8.活到你不爱我那天。

9.活到没有力气去爱时。

10.活到50岁,不给孩子添麻烦。

11.活到不能自理。

12.在不能忍受的疾病痛苦来临之前。

13.在还能听到所爱的人对自己诉说爱意时。

14.觉得这辈子值得的时候。

15.完成遗愿清单时。

16.希望活到能够保证尊严的最后一刻。

17.已经活够了,但没有勇气选择。活着的时候想死,到时候又想活,很是矛盾。

……

众说纷纭,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里所集内容,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的观点,也可能不具有长期的有效性。在“如果能选择”的提前下,对“你想活多久”给出答案,其实也有一定的局限,毕竟不少是基于现状而提出的观点。

有很多人过度注重于“生”,以致于活得很累。一想到还有几十年要活,还要努力地活,一想到慢慢老去,觉得无力而恐慌。人生的热情过后,因为太多无奈与看透,难再起热情,但又有太多人“生”责任和理想的羁绊,促使我们留恋。

如果每天都过得好了,还会嫌命长吗?所以从侧面也得出个问题,我们的幸福感不够。

很多人活得不明白,不清楚自己是谁,连自己为何做手上的事情都很糊涂。这次讨论着实给大家提了一个醒,我们青年群体确实缺少对“死亡的省思”。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那些名人大家,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明确的结论。

“如果能选择,你想活多久?”“退休+5年。”

- 3 -

肯定会有人质疑和反驳,但你不能否定别人对“退休+5年”的选择。“退休+5年”是“退休+N年”模式的其中一种,并没有要极端地实现。难道因为忌讳死亡,别人的非长寿就是消极的人生观和扭曲的价值观吗?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评价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文艺报》刊文说道,“一直以来,我们有两种教育都做得不好,一个是生命教育,一个是死亡教育”。主持人白岩松也曾在一次圆桌会上说,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人们害怕死亡,逃避死亡,忌讳死亡,想方设法推延死亡。不仅对自己,包括对身边亲友也是如此,比如以爱之名进行非病人意愿性地推延死亡。

法学学者刘作翔指出,人有无生死的权利是个法律问题,即生存权利和对自己身体的处置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某知名主播选择在瑞士安乐死,家人根据其遗愿,公布了临终的视频片段。这件事或称之为“新闻话题”,直到现在都仍是热议。“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幸福地死亡”。《中国经营报》刊文称,安乐死是最好的生命教育。但目前在许多国家,站在医学和法律的角度,安乐死仍是不被允许的。

英国妇女黛比被确诊“多发性硬化症”,使她丧失了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和排泄功能。英国人托尼患上“闭锁综合征”,神志清醒却全身瘫痪。他们都曾表示,自己的生命“乏味、痛苦、没有尊严、无法忍受”。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实中存在着各方博弈。作为生命主体的我们,却往往没有生命的决定权。因受伦理观念影响和立法缺位,欧美国家的一些人不得不向法院“争取权利”或选择“出国求死”。

我也曾认同“不能糟蹋与生俱来的人生权”,活着应该珍惜生命,所以无论如何,医生与亲属都该努力让病人活着,维持生命体征监护仪的跳动。但当我亲眼看到躺在病房中的亲人——完全不能自理、排泄失禁、身体上插着好多根管子——我改变了此前想法。每当护工来做吸痰,把管子伸入喉咙,他就发出难以形容的低吼声,极力地挣扎却才露出一点身体的抖动。其实看得出来,那一点举动只是痛苦的冰山一角,如果不是因为他动不了的话。

纪录片《生门》让我们近距离地观察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多么不易,微信长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生死间的悲愁唏嘘,电影《遗愿清单》则带着我们在“向死”的过程中审思人生的意义。死亡的发生,就一定代表不珍惜生命吗?好友说,他可不愿意花着巨资,住着ICU病房,成为家人朋友的负担,身体上还被划出许多道口子,插上各种各样的仪器管子,然后任人摆布,一点儿做人的尊严都没有。生命的尽头到了就到了,人们总是视而不见,何必枉然无为地寻求心理安慰。

“如果能选择,你想活多久?”“退休+5年。”

- 4 -

求生意志是人的一种本能,但并不代表可以活得久,更不能说明可以活得好。无非在更长的生命持续的状态里,获得更多实现自我想法的可能性而已。按照目前青年人的生存疲态,在生命之“长”上,可能没有太多选择。科学书籍《你想活多久》指出,情绪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让健康的各层面和谐地运作,提升整体生活品质,才是生活丰富和长寿的关键。

演员俞飞鸿曾在某次访谈中表示,生命本身是件毫无意义的事。我在文章《生死逻辑》中也表达过这个观点,就因为没有意义,所以才要去寻找些有意义的东西来填充生与死之间的巨大空隙。经历过困境和绝望,才足以谈人生。设法提升幸福感,这才是积极的态度。我有位很乐观的朋友就表示活不够,希望学很多知识,看很多书籍,做很多事情,当一个过客,想亲眼见证沧海桑田与日月变迁,这样就幸福至极,人生足矣。

所以,我倒认为“退休+5年”的观点不仅不自私,反而很正确、很深刻,也很有力量感——它清晰地表明了一个人对生与死的态度,以促使人更加珍惜活着的时间,能够好好地活着,而且努力地把自己活好。“退休+5年”只是假设的5年,谁能真正操纵呢!我们谈论“死”,其实是为了更好的“生”。应该坦然接受生命中的各种遭遇,安静地循着命运的安排。

当人真正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什么也带不走的,那些带不走的都会自发产生“遗”的属性:遗产、遗迹、遗愿……乃至遗憾。事,干多少算完?钱,挣多少算够?爱,有多少算深?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活多久都不重要,没有遗憾而活出质量才重要。认识生死,敬畏生命,保持快乐的心态,让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如果能选择,你想活多久?”“退休+5年。”


【关注“青年思考录”:文化领域创作者,专注青年成长的思考,帮助你找到真实的自己,明白人生该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