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關鍵部件國產化替代的道路並不容易走

分析結論:

總體來看,疫情對中國製造業,尤其是高端科技製造業的影響很大。在逆全球化趨勢背

景下,國內製造業產業鏈關鍵部件國產化替代的老問題再度凸顯出來。在關鍵零部件方面,

國內企業的技術實力和產品質量與國外仍存在較大差距。不論是智能裝備、智能手機、顯示

面板,還是半導體應用材料,技術含量高、產品質量高的關鍵零部件都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

以半導體為例,國內半導體企業多數對於民企的信任程度不高。如果要推進國產替代,下游

客戶不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是不會採用,所以推進國產替代的道路並不容易走。(ALEQ)

分析過程:

疫情影響下,國內市場中國製造的替代效應,或比海外市場更為突出。近日先導智能發

布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提及,公司少部分海外訂單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有所延後。為應對

海外疫情發展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公司自復工以來積極推進進口零部件的國產替代並維持

合理庫存。先導智能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疫情對業務影響不大。進口

零部件在疫情初期已經緊急採購儲備,目前還夠用。在目前情況下,公司會考慮儘量用國產

產品,但在核心零部件替代方面‘不好說’”。

3 月 31 日下午,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線上業績說明會上表示,華為在中國的生產

活動已經全面恢復,短期內滿足全球客戶和合作夥伴的供應需求沒有問題,但海外疫情仍在

蔓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我們也不清楚未來疫情的發展趨勢,供應商長期是否能確保供

應,現在也很難預測。”

國內一面板行業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液晶顯示屏是全球大產業鏈,所以在疫情造成

全球市場供需受限背景下,行業的供應鏈感受會更加明顯。近年來在國內已成功實現對下游

面板企業進口靶材產品實施國產替代的隆華科技,已經成為受益者。近期下游客戶已多次追

加訂單,可以明顯感受到下游需求的大幅增加。”隆華科技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國產替代效

應最明顯的就是靶材產品,這其中 ITO 靶材表現突出。國內應用的 ITO 靶材此前多從日韓

進口,主要供應商包括日本三井、韓國三星等,進口比重達到 90%。然而近期在日韓疫情

升級背景下,一方面當地企業生產已受到影響,另一方面產品進出關檢測變慢。與此同時,

ITO 靶材和其他靶材產品不同,日韓企業目前均沒有在國內建廠,需要純進口。這就造成國

內面板企業面臨供應缺口,也形成了國產替代的機遇。雖然目前還不能具體量化,但初步測

試 ITO 靶材單月需求量比疫情發生前增加兩三倍。ITO 靶材技術門檻較高、工藝難度大,目

前國內能夠實現國產替代的企業很少,能達到規模供應的更是屈指可數。目前包括京東方、

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等國內龍頭面板廠商都已是公司客戶,公司僅需要藉此機遇提升市場

份額,目前可替代的缺口還沒有達到公司產能上限。”

對於此前嚴重依賴進口的電子級氫氟酸產品而言,目前國產替代的機遇也漸漸顯露。多

氟多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國內下游半導體企業確實有反映目前進口從時間、運輸上已經

出現問題,已出現國產替代的需求,但是因為國產替代過程比較漫長,短期來看不會對國內

可替代企業有明顯利好影響,但長期來看,會促進國產替代的加速。”作為氟化工行業龍頭

企業,多氟多近年來在高端半導體級氫氟酸產品方面市場拓展成效明顯,近兩年已成功進入

韓國市場。目前公司在韓國的客戶生產尚沒有受到影響,企業都在正常供貨。而在國產替代

方面,雖然機遇確實存在,但要進入下游供應商體系,從測產品,到設備管理體系等各方面

測試周期至少需要一年時間,客戶對產品品質的要求很苛刻。因為氫氟酸在整個半導體生產

中的成本佔比僅在 5%以內。如果這一部分產品出問題,整個產品都面臨報廢。所以對氫氟

酸產品穩定性要求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