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心理」道理都懂,可為啥就是不賺錢?

不少人參與證券市場,很可能下面這個亞子。

「投資心理」道理都懂,可為啥就是不賺錢?


雖然這都是段子,也間接說明投資沒那麼容易。原因一般有兩個,一方面是缺少這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是發現理論和實踐的差距很大,看起來是一回事,做起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論理知識,小編也在斷斷續續的講解了,今天來閒話一下實踐方面的問題。


每到行情不好的時候,股民自娛自樂的段子就出來了,說得最多的,應該是總是買在最高,守在了下跌路上,賣了最低點,下定了決心離場的時候,總是在虧最慘的時候,莊家好似開了天眼的就等著咱賣了才拉昇。這是為什麼呢?真是莊家未卜先知嗎?

當然不是啦,莊家哪有那麼閒,盯著每個小散。


「投資心理」道理都懂,可為啥就是不賺錢?


至於原因,咱們先聊聊投資者心理吧。說到證券投資,很快就聯想到“七虧二平一賺”,且不論這個比率是不是準確。至少說明了二個方面的問題:1、咱們大A股的錢沒那麼好賺;2、痛苦的經歷總是讓人更印象深刻:失去100元的痛苦總是比和得到100元的喜悅記憶得更清楚,這是人類的正常心理,也是通性。

所以咱們大A股,給多數投資者的體驗感都不是很好。在投資的時候,這種不好的體驗感卻會對投資的判斷造成很大的干擾。對於個人來說,這種干擾會影響判斷,但當這種感覺影響很大群體的投資者時,就會變成現象,形成投資者的各種心理怪圈。

「投資心理」道理都懂,可為啥就是不賺錢?


換句話說,在咱們大A股裡,因為散戶多,投資者心理因素的影響有時可能並不小,所以小編遇到一些有獨立看法的投資者會說,投資是孤獨的,細想想也是挺有道理的。那麼反過來想,投資時是否也要考慮一下這些心理因素影響下人會做出什麼反應,是否要跟風一些追漲殺跌呢?這種時候是否要更理性更冷靜一些呢?

同理,投資者的心態在定投中,也會有影響,只不過沒有直接投資時影響那麼大,體痛苦的體驗是真實存在的,可能在定投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賬面都是浮虧的,這會讓投資者放棄定投。

但越是在這種時候,一次性投資也好,定投也好,投資者都更應該思考:你的投資目標,估值是否合理。高估時是否還值得追,低估時基本面有沒有變壞。如果沒有改變,那你為什麼要在低價的時候放棄撿籌碼的機會反而要拋售呢?

第二個話題,說說何為低估和高估。政治經濟學裡最基礎的一句話是價格圍繞價值波動。這句話高中時代大家應該都見過,但這句話其實挺抽象的,很多人可能並沒有直觀的感觸。

舉個例子,價值10元的蘋果,在買到的時候,有時是8元,有時12元,出現一些極端情況時,如今年的蘋果一樣飛速上漲,遠遠超過了其價值。

把蘋果換成證券,當價格低於價值的時候,就是低估,從價值投資的角度來說,證券更具有投資價值;同理,當價格高於價值的時候,就是高估,出現高位被套的概率大幅增加。

那為為什麼會出現低估高估呢?又為什麼會現在明明已經是低估了,但價格卻還在繼續下跌;或明明是高估了,價格還是繼續上漲的情況呢?

「投資心理」道理都懂,可為啥就是不賺錢?


還是來說蘋果,如果今年的情況,產品因為各種原因減產,供產量減少,

物以稀為貴,價格就上漲了。像蘋果這樣季節性的商品,在一段時間內,供應量並不會改變,所以價格會持續不變甚至持續上漲。同樣的道理,如果某種產品某年大豐收,那麼當年它的價格就會低於往年的平均水平。

將蘋果換成證券,全流通的證券並不存在供應量的問題。出現低估了還跌,高估了還漲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證券的價格變化的因素,在上市公司基本面不發生改變的前提下,更多的是因為需求發生了變化。當投資者因為一些原因普遍不看好某個公司時,就會拋售它的股票。成交是雙方的事情,多數投資者都不看好的時候,會買入的投資者就少,那麼成交的數量就少。但想賣出的人還在不斷增加,為了把股票賣出去只能用更低的價格賣,這就是供應在不斷增加,需求卻沒有明顯增加的情況,這樣就導致了股票的下跌。若下跌的速度比較快,又會增加持有者的恐懼心理,會刺激更多的人賣出股票,這種行為就加速了股份的下跌,並且很可能不會因為價格已經比價值低了而停止。

「投資心理」道理都懂,可為啥就是不賺錢?


上漲的時候也是一樣啦,當投資者都熱情高漲的時候,參考2015年6月前,市場已經到了不用特別去挑證券,普遍都漲的程度,一片看漲聲中,更有高看10000點的言論。估值過高也沒有止住投資者的腳步,多數投資者心想的就是買買買。(當然,5178過後是什麼結局,大家都知道了。)

「投資心理」道理都懂,可為啥就是不賺錢?


所以,當證券出現低估或高估時,並不代表它馬上就會上漲,市場修復估值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在這修復的時間段裡,尋找買入和賣出的時機是投資者可以做的事情。

這個邏輯對於一次性投資和定投,都是行得通的。不同的是,對於一次性投資,不單是要看估值,還要考慮證券主體基本面的變化,週期的變化,事件性因素的影響等等,擇時就更難做;定投不需要太精準的時間,在區間內完成即可,並且定投或者加投時間點的選擇只是使定投的效率更高,不會改變定投的本質。

「投資心理」道理都懂,可為啥就是不賺錢?

說到這裡,聰明的你會發現,價格的變化,是由供求變化造成的;而所謂供求,很多時候也是投資者心理影響的結果。在這市場裡,我們每一個投資者,都在受市場大氛圍的影響,做到“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是貪婪”的投資者少之又少。

所以小編想說,保持清晰的投資邏輯很重要。弄明白為什麼投資你所選的證券至關重要,在本質沒有發生變化的前提下,堅定投資邏並付諸實踐是成功投資者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