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侃歷史
匈奴問題一直都我中原王朝很頭疼的問題。王莽建立新朝後對周邊少數民族很不友好,要讓她們全都降一等,是“王國”的降為“候國”什麼的,這就讓新朝周邊勢力很不爽。匈奴也是更加的對邊境進行燒殺掠奪,王莽就想要派大軍征討,而王莽的同學也是當時新朝的大司馬嚴尤就勸阻:在對待匈奴問題上週朝得中策,漢朝得下策,秦朝無策。
王莽沒有聽從嚴尤的話執意發兵攻打匈奴,結果大軍被拖在了北方,而在河北的“綠林”等趁機造反。本來欣欣向榮的新朝才十幾二十年就土崩瓦解。
而嚴尤為什麼要說匈奴問題上週朝得中策,漢朝得下策,秦朝無策呢?
一. 周朝得中策!
周文王是個有德望的人,得到絕大多數諸侯的擁戴,此時的周朝氣勢正盛,匈奴不敢也不會在此時去騷擾周朝。到了周宣王時,匈奴常常騷擾邊境地區,周宣王也不怎麼管這事,結果匈奴就囂張的把都城給圍了。這就惹怒了他,然後就派兵與匈奴直接就是一場大戰,重創來犯的匈奴,並把之前被匈奴奪去的土地又重新給奪回來了,匈奴也老實的溜回去不敢再挑釁。嚴尤說周朝得中策,應該是周宣王以非常小的代價就收回領土解決匈奴犯邊的事吧
二. 為什麼說秦朝無策呢?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奪取河套地區並建設為進一步進攻而中轉的城塞,更是徵發民夫修建萬里長城,勞民傷財,最後卻三世而亡。
三. 漢朝得下策!
漢朝建立之初,萬物凋零,百廢待興,只能修養民生積蓄力量。到漢武帝時,萬事俱備只等劉切這樣的一個英明睿智的統帥,帶領漢朝走向另一個高峰。在位54年,四十多年不依不饒對匈奴進行進攻,卻也使得國內戶口減半,國庫空虛,最後只能下“罪己詔”。就是這樣,漢武帝卻也沒能徹底解決匈奴問題。
至於所謂的上策,嚴尤並沒有說。不過推測應該是以“德”服人,“不戰而屈人之兵”,但一個王朝的尊嚴需要文治武功去守護。沒有強大的軍隊,劉邦也得陷入“白登之圍”,只能屈辱的“和親”;而自古能軍者無出其右的唐太宗李世民也要簽下恥辱的“渭水之盟”;重文輕武的大宋王朝更是被遼、金、蒙古輪番欺壓。
嗜慾者
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而朝代不同,一國之對外政策也有所不同。這不僅是因為在位者不一樣,更多的,還是所處的現實環境不同。因而要說“周朝得中策、漢朝得下策、秦朝無策”這話是否在理,自然要回到周、秦和漢這三個時代去看。
由於西周採取分封制,即封邦建國。也就是說,西周的對匈奴政策,其實是北方諸侯國各自的對外政策,並不具有充分的由中央統一指揮的特性。而作為和匈奴直接接觸的人,北方的眾諸侯國,能夠做出比較切實的反應。
嚴尤說“周朝得中策”,肯定的便是各諸侯國的因地制宜。對於北方的眾諸侯國而言,抵抗匈奴不僅是他們作為諸侯的使命,更是他們為了自保而不得不採取的措施。匈奴想要南逼,為了保護各自封地的北方諸侯,自然要做出些實績。然而他們各自為伍,缺少統一調度,因而在採取抵抗匈奴的措施時,站在整個周朝的角度來看,他們對匈奴政策的執行效率並不算高。
而東周雖然承襲了分封制,但諸侯間相互攻伐頻繁。北方眾諸侯不僅要抵禦其他諸侯的攻擊,還要提防匈奴侵擾,對付匈奴就更加費力。
到了秦朝,漢人賈誼在《過秦論》中曾提到,“(秦始皇)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為了抵禦匈奴,秦始皇採取了修築長城、屯兵邊陲的政策。這一舉措雖然將匈奴攔在了疆域之外,但秦朝為此付出的代價太大。
嚴尤說“秦朝無策”,因為秦朝本想通過修築長城而一勞永逸,但實際上卻將百姓逼向深淵。得不償失,尤其是失了民心,又怎能說不是“無策”呢?
到了漢朝,大漢對匈奴採取的政策經歷過比較大的轉折。漢初,由於秦的暴政和秦末戰爭,社會生產力受到極大破壞。為了儘快走出秦的陰影,漢初諸位皇帝都採取了與民休息的寬鬆政策。而為了減少戰爭的發生,為了爭取到更穩定的社會環境,漢朝對匈奴採取了溫和政策。 聯姻成了大漢和匈奴間極其重要的政府溝通。
而到了漢武帝時期,匈奴隨著社會的發展,漸漸生出和中原王朝叫板的心思。而漢朝國力恢復,甚至迎來繁盛,腰桿硬了,自然就敢對匈奴採取更強硬的政策了。
西漢後來與匈奴兵戎相向,國力支持是一個原因,匈奴步步緊逼是另一原因。且從之後的幾百年來看,漢朝更多時候都是在被動地回應侵擾邊陲的匈奴。嚴尤說這是“下策”,確實是對其政策的一個貼切總結。
自古以來,北方遊牧民族就是中原王朝的死對頭。為了和這位對手抗衡,中原王朝想出了各種策略。從效率和效果上來看,嚴尤的那句“周朝得中策、漢朝得下策、秦朝無策”,不失為是對三朝政策的一個恰當總結。
鄧海春
這句話是根據少數民族的特性說的。少數民族活動一般有兩大特徵:
第一、部落分散,逐水草而居。漢武帝征討匈奴大勝而歸,但也僅僅是將匈奴擊散,其各脈分支一直都在騷擾中國的北部邊境,為此,國家不得不設重兵屯駐於北部邊境線,連綿數千裡的烽燧也是由此而來。
第二、攻擊帶有遊擊機動作戰特性,主要目的在於抄掠搶奪邊境的人口財物糧食金銀等。而且是打完就走,就不耽擱,既不佔領城市也不向腹地深入,所以很難根治。如果要徹底瓦解匈奴的攻勢,就只能是以絕對的優勢兵力呈扇狀掃過匈奴的活動區域,將匈奴徹底驅逐。這就要求要有眾多的人馬和強大的後勤支援能力,對於國力的消耗很大。
同時,對匈奴作戰是不能以斬首消滅為目的,而是應該以驅逐為目的。因為,匈奴的作戰機動性強,如果要消滅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和傷亡的。所以,驅逐是唯一可行的辦法。東漢時期,徹底解決匈奴問題也是這樣做的。
反觀嚴尤的這一番話,則可以看出是非常有道理的。周朝採取與匈奴保持一定距離,將問題控制在一定的區域內解決。周宣王出擊匈奴,也僅僅是將這些蠻族驅趕,並沒有將之消滅。後來地秦國對付義渠,趙國對抗林胡也是以佔領土地為優先,對於具體的人則是願留則留,願走則走的羈縻統治。而這兩件事也使得兩國的國力激增,成為一方霸主。而漢朝雖然看起來威風八面,將匈奴驅趕到了漠北,但是國內的矛盾隨著軍費開始的上漲而增加。武帝時期是西漢最早出現盜賊作亂的時代,而且一直延續到西漢末,歸根結底這都是由遠征匈奴造成的。
而新莽建國不久,雖然基本繼承了西漢的家底,仍然難以支撐龐大的軍費。最終,王莽沒有聽從他的建議,依舊調集了大批的糧食和軍隊出征使得天下陷入動盪。昆陽之戰,後人只知道劉秀以少勝多,得天獨厚,卻不知王莽的軍事力量其實早已分散,外強中乾,這多少都與遠征匈奴有關。
經典守望者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此時匈奴本來是對漢朝歸屬稱臣的。由於王莽想把匈奴改名為“降奴”,而且賜於匈奴的玉璽也改了名字,引起匈奴人的不滿,加上王莽是新政權,匈奴人就不斷的騷擾邊境。甚至將雁門關和朔方的太守都殺了。
王莽幾乎每天都收到邊境被侵擾的報告,很惱火。此時王莽剛當皇帝,也需要立威樹信,就召集手下大將商議,決心以三十萬軍隊打擊匈奴。
王莽手下大將嚴尤進諫說:“匈奴千百年來,都是中國最主要的邊患之一,但是出征匈奴的帝王只有三位,分別是周宣王,秦始皇,漢武帝”。《漢書-匈奴傳》記載嚴尤說“周朝得中策,漢朝得下策,秦朝無策”。
嚴尤說的周朝中策,是指在周宣王時期,獫狁入寇制涇陽,周宣王派兵去征討,收回失地後,將獫狁人趕走,就回兵了。在周宣王看來獫狁人像蒼蠅一樣,趕走就行了。後人稱周宣王英明,對獫狁人的策略是中策。
漢武帝輕漢朝之國力攻打匈奴,有不世得功勳,但是他窮兵黷武用兵三十奪年,漢朝與匈奴是兩敗俱傷,匈奴人趕走了,漢朝內部也亂了。所以漢朝對匈奴是下策。
秦朝,秦始皇派蒙恬帶三十萬大軍在河套地區對付匈奴人,並派幾十萬勞役修長城,使民不聊生,長城修好了,秦朝也滅亡了。所以對匈奴秦朝沒有對策。
嚴尤之所以這樣說,主要還是勸王莽,不要大動干戈,匈奴只要好好安撫一下,只要不來騷擾邊境就行了。出大軍征討,弊大於利。
嚴尤的話是當時歷史背景下說的。王莽新政權,並不穩定。但是王莽還是出兵了,三十萬人第二年才集結完畢,開始征討匈奴。這期間北方各地也紛紛起義,在各地徵集糧食,也使老百姓怨聲載道。王莽遠征匈奴一路上成了平亂了。
劉秀與哥哥劉演看到機會,在南陽起兵,最終打敗王莽。王莽如果聽從嚴尤的話,安撫一下匈奴,或許還能堅持幾年政權。
路遙lgy
在秦漢時期有個民族對秦漢兩國深受影響,讓本來不可一世的劉邦打的意氣盡失,最後只好以“和親”為國策安撫。這個民族毫無疑問就是匈奴,匈奴這個問題一直從周朝延續到清朝才被完美解救。可見匈奴的頑強,如果不是使用以毒攻毒這個招數,估計還要再晚個幾百年才能被解決也不是不可能。匈奴這個民族可以說是夏朝後代,在商湯將夏朝給滅掉後,將夏桀等人給趕到了南巢,成為了附屬。之後夏桀的兒子脫離了商朝在北方建立了自己部落。而匈奴這個民族建立的則是夏桀的孫子淳維。淳維是匈奴的始祖,從建立匈奴後因為地處荒漠所以就不斷攻略中原。後來匈奴經歷了幾個朝代以為自己強大到無敵地步,於是就想將漢朝拿捏在手中。
但是很不巧正好碰見了暴脾氣的漢武帝劉徹,二話不說將匈奴給暴揍了一頓,徹底安生了。後來西漢覆滅,王莽篡位,建立了新的政權。而對於匈奴這個問題,也一直是王莽心中的一根刺,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後來匈奴不斷的跑到邊境騷擾王莽,每天都會有邊境軍情傳到王莽這裡,深受其煩,後來還把雁門太守給殺了,這讓王莽給氣的直跺腳,這是打臉啊!於是就將自己部下的十二位將軍帶來要讓他們去征討匈奴,讓他們看看我王莽也不是好惹,就算我不是漢武帝,但是是我將這偌大的漢朝給滅了,你難道不知道我的厲害。
這個時候王莽手下的大司馬嚴尤知道了這件事就上書阻止王莽說:匈奴之害,臣早聞。所久之遠矣,未聞世有必徵者,雖有者乃周、秦、漢三者。然,皆未得上上之策。而周只得中策,漢得下策,秦焉無策。而嚴尤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匈奴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各朝代的問題,但是卻沒有一定要將匈奴給消滅的朝代,即使像周、秦、漢三國也只是泛泛而已。他們對匈奴的策略在我眼中,沒有什麼好計策而可言,其中周朝的還算是可以,而漢朝則是下下之策,沒有什麼太大的謀略。而秦朝則就更不用說了,什麼都不是,最後落得又傷國體又失民心。那麼為什麼嚴尤這樣說這三個國家,周朝的中策,漢朝得下策,秦朝則無策。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周朝得中策
匈奴在周朝時雖然經常侵犯周朝邊境,很是過分,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但是他們還算是在剋制自己。後來到了公元前823年,那個時候是周宣王當朝,對此他也不為意。大家都知道蒼蠅很小,但是很敏捷,打又打不到讓人非常心煩,而周宣王就是那個被“蒼蠅”不斷侵擾的人。他自己防不勝防,於是就將這件事交給了底下人。但是在這一年,匈奴成群結隊出來,一大幫子人將周朝的鎬京給圍住了,要挾周宣王要東西。這讓周宣王合適氣惱,於是就派兵將這些圍困鎬京的匈奴騎兵給殺個片甲不留。隨後周宣王多次出兵,將匈奴趕到洛水北岸,從哪以後匈奴人不敢在踏過洛水,從這之後周朝在也沒有匈奴這個“蒼蠅”煩人心了。周朝之所以得了中策是因為周宣王以最小的代價將自己國土收回,並且對於老百姓的傷亡沒有多少,但是卻將這個定時炸彈留在了北方,所以周宣王的這個做法才被嚴尤稱為中策。
二、漢朝得到中策
漢朝大挫匈奴是在漢武帝時代,也是因為煩不勝煩才決定對匈奴進行大規模戰爭。將匈奴按在地上暴揍,最後獲得了幾十年的太平。但是在這期間一連44年征伐,就為了一個小小匈奴非常不值得,勞民傷財。對外雖然盡顯國威,但是對內卻一敗塗地,對民眾,經濟等都造成巨大傷害,所以被嚴尤稱為下策。
三、秦朝無策
在嬴政橫掃六合後對匈奴這個問題也非常頭疼,於是就派手下的大將蒙恬率領30萬大軍討伐匈奴。然而快要將匈奴給消滅了,秦始皇卻要修什麼長城來抵禦匈奴。最後長城修好了,秦朝也就滅國了。這就是一種無策的方法。
對於嚴尤的這個勸諫,就是想告訴王莽,給匈奴一定教訓就可以,不必像漢武帝那樣用一國的力量去收拾匈奴。畢竟匈奴這個地方啥東西都沒有,要這個地方也沒啥用。但是王莽根本聽不進嚴尤的話,所以就開始實施自己的大計,但是最後是以失敗而告終。
小侃熱劇
果問秦朝和漢朝最大的外患是誰,毫無疑問,這個答案便是匈奴。
匈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夏朝。據說夏朝被商湯滅亡後,夏朝的一支後裔便向北遷移,經過不斷的發展,夏朝的後裔們便不斷吞併周圍的其他部族,漸漸的匈奴族就出現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王莽篡漢的時候,雖說之前匈奴被漢武帝按在地上暴揍了好幾頓,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依然還是中原的心腹大患。
再加上匈奴經常率兵入關燒殺搶掠,甚至還把雁門太守及朔方太守給殺了,這可把剛剛即位建立新朝的王莽給氣的,立馬叫來十二位將軍,讓他們帶著三十萬大軍兵分十路,去好好的教訓教訓匈奴。
這個時候,大司馬嚴尤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便趕緊上書勸誡道:臣聞匈奴為害,所從來久矣,未聞上世有必徵之者也。後世三家周、秦、漢徵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漢得下策,秦無策焉。
簡單的翻譯下,那就是:很久很久以來,匈奴就帶給我們極大的危害,但並沒有聽說過一定要攻打匈奴的。像攻打匈奴的周朝,秦朝,漢朝,他們採取的策略都不是最好的。周朝是中策,一般般。漢朝是下策,多少有用。至於秦朝,那就是一點好處都沒撈到。
為什麼嚴尤會這麼說呢?我們來分析下。
1,周得中策
周宣王的時候,那時的匈奴還沒形成,經常入侵中原的,是獫狁。很過分的是,掠奪邊境也就算了,他們時不時的還要到西周的都城鎬京四周搶奪一番。
公元前823年,獫狁再一次的不安分了,一大票人再一次的聚集在鎬京外圍,把鎬京裡的西周貴族們給嚇得瑟瑟發抖。這可把當時西周的老大周宣王給氣的,先是出兵將鎬京外的獫狁部隊殺得丟盔棄甲,隨後又把他們感到朔方之外,並在那築城設防,這才緩解了獫狁的威脅。
到公元前816年,周宣王再一次出兵進攻獫狁,再一次的大敗獫狁,令獫狁不敢跨過洛水,進犯中原,徹底解除獫狁的威脅。
周宣王的策略是,只要把獫狁趕走,將原本屬於自己的土地拿回來就可以了,沒有必要乘勝追擊趕盡殺絕。正是因為這樣,西周的百姓並沒有在這場戰爭中遭到太多損失。但因為沒有滅掉獫狁,威脅依然存在,因此周宣王的做法,只能被稱為中策。
2,漢得下策
若不是漢文帝、漢景帝留下來的家底,漢武帝還真無法發動對匈奴的大規模戰爭。再加上又有著衛青、霍去病的加持,四十四年的戰爭下來,匈奴被揍得痛哭流涕,遠走漠北,開始了下坡路的進程。
從軍事角度上看,漢武帝是取得了巨大成功。可要是從社會經濟和國民生活的角度上看,漢武帝卻是帶來了巨大的破壞。
就說幾點漢武帝為了維持戰爭,而頒佈的幾項政策吧。
1,鹽鐵專賣,將食鹽、鐵器的經營權收歸國有;
2,平準均輸。也就是設立專門的機構來壟斷商品交換,控制物價;
3,徵收財產稅,每個人都要如實上報自己的財產,如果有隱瞞的,不好意思,全部沒收;
4,人頭稅。本來是每人每年20錢,不僅提高到23錢,起徵年齡也從7歲變成了3歲。
也正是如此,嚴尤才說,漢得中策。
3,秦無策焉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對匈奴也是十分頭疼,於是他派蒙恬率領30萬大軍北上,“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但是呢,秦始皇偏偏決定要修建長城。雖說他的這項決定給我們留下旅遊觀光的好地方,但是對當時而言,就是一項勞民傷財,弄得民不聊生的工程。再加上長城建好後還沒過多久,秦朝就滅亡了,因此嚴尤認為,秦無策焉。
其實嚴尤的這番勸諫,就是想告訴王莽,對待匈奴稍微的給點教訓就行了,沒必要以舉國之力征討,更何況匈奴的地盤上啥都沒有,完全無法進行農耕經濟。
但是呢,人家王莽不聽,嚴尤他也沒辦法啊。
一食之間
中國古代把周邊少數民族稱為四夷,分別是西戎、東夷、南蠻、北狄,其中匈奴就是北狄的一大部分,匈奴是我國古代民族,戰國時遊牧在燕、趙、秦以北。東漢時分裂為南北兩部,北匈奴在一世紀末為漢所敗,西遷。南匈奴附漢,東晉時曾先後建立漢國和前趙國。
王莽時手下納言將軍嚴尤曾在對待匈奴的問題時,進諫道:"周朝得中策、漢朝得下策、秦朝無策”,《漢書》中評論:“嚴尤論之當矣”。為什麼這樣說呢?我以為:周朝以周宣王為代表,對匈奴所採取的是中庸的防禦戰。西漢王朝以漢武帝為代表,對匈奴採取的是和親撫慰加積極的進攻戰。而秦朝以秦始皇為代表,對匈奴釆取的主要是消極的,以勞民傷財修築萬里長城的防禦戰。所以在嚴尤眼裡也不是上策,更不是萬世之謀,而是不圖萬世之固,偷一時之事,未必可以經遠也。
孫子曰.“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何況匈奴是飄忽不定剽悍的遊牧民族,是沒有城可拔的。什麼是全爭的上策呢?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努力發展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從統籌全局的戰略高度來謀劃。對待少數民族和鄰邦首先要政治上講平等,外交上講和平共處,軍事上不稱霸,經濟上不獨利,文化上不自好,文明中不衝突,互利互惠,海納百川,共同發展進步。飛龍在天231272723
“周朝得中策、漢朝得下策、秦朝無策”出自《漢書·匈奴傳》,是大將軍嚴尤在匈奴犯境,王莽準備召集三十萬大軍,籌備三百天的軍糧,出兵攻打匈奴時,為諫阻王莽提出的論點。嚴尤認為,在如何應對匈奴的問題上,周宣王用了中策,漢武帝用了下策,而秦始皇連下策都不算,其目的是想告訴王莽,他傾舉國之力去攻打匈奴的行為,是對付匈奴的下下策。在嚴尤看來:
周宣王對匈奴“驅之而已”,天下稱明,是上策。
周宣王時,匈奴“獫允”內侵,攻打到了涇水以北的地方,周宣王派遣大將前去征討,打敗了匈奴,收復了被匈奴佔領的土地,把匈奴驅趕出周朝的邊境,就下令撤軍了。嚴尤認為,在周宣王眼中,匈奴對於中原,就像是蚊子、牛虻這樣的吸血小蟲一樣,把他趕走就完了,沒有必要窮兵黷武的追擊,因此,匈奴沒有給周朝帶來負擔,這樣的處理方式應是中策。
漢武帝對匈奴“窮追猛打”,天下稱武,是下策。
從漢朝建立以後,匈奴犯境一直是讓歷代皇帝頭疼的問題,知道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發動了轟轟烈烈的漢匈之戰。在漢武帝時期,漢朝傾舉國之力,越過長城大漠,深入匈奴境內,對匈奴展開了毀滅性的打擊。嚴尤認為,雖然漢朝通過強硬的手段,改變了漢匈的力量對比,但漢朝內部也因為三十多年的兵連禍結,空虛異常,漢朝也從此開始走上了下坡路,這樣的處理方式是下策。
秦始皇對匈奴“修築長城”,以喪社稷,是無策
秦始皇時期,秦軍對匈奴入侵,採取的也是堅決打擊的政策,“卻匈奴七百餘里”。為了徹底解決匈奴問題,始皇帝下令修築萬里長城,阻絕匈奴南下的道路。在嚴尤看來,秦始皇的做法是,是因為秦朝不能忍受小的恥辱,而濫用民力,最終導致了秦朝滅亡,這是下下之策,也就是無策。
嚴尤對周宣王、秦始皇、漢武帝三人的評價,帶有明顯的主觀意識,之所以評出中策、下策、無策,目的還是想勸諫王莽不要輕易出兵攻打匈奴,以免虛耗國力過甚,給國家和百姓帶來沉重的負擔,引發眼中的後果。
然而,不管出於嚴尤什麼樣的目的,我認為,這樣的論斷都是有失偏頗的,在秦漢時期,匈奴之於中原,絕非“蚊虻之螯”這樣的疥癬之疾,而是時刻可能爆發的心腹大患,秦始皇修築長城守衛了華夏文明不滅,漢武帝北擊匈奴打出漢家兒女的血性,守住大漢的北疆安全。如果對匈奴一味忍讓,聽之任之,甚至寄希望於用仁德感化他們,那漢朝或許早就不復存在了。還是那句老話“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歷史花布雨
周朝得中策、漢朝得下策、秦朝無策,出自於《漢書·匈奴傳》。
在王莽準備篡位之時,曾經通過賄賂匈奴、烏桓等周邊政權,以得到他們的支持。但是王莽太過於重視“名分”了,非得把匈奴改成“降奴”,把漢朝賜的玉璽改成“玉章”,這些小事讓匈奴很生氣,覺得受到了侮辱。於是,他們開始常年入寇,甚至將雁門和朔方的太守都殺了。
而此時的王莽剛剛即位不久,手中還有前朝皇帝留下了的大筆財富,他便決定要給匈奴點顏色看看——他選了十二位將軍,三十萬士兵,想讓他們攜帶三百日的糧草分十道出擊匈奴。這場戰役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匈奴驅逐到“丁令國”境內,將匈奴的土地併入新莽王朝。
將軍嚴尤因此上諫:“匈奴千百年來都是中國最主要的邊患之一,但是出征匈奴的帝王卻只有三位,分別是周宣王、秦始皇、漢武帝。周宣王之時,獫狁入寇制涇陽,周宣王派人前去征討,收復了被侵佔的周朝國境就班師回朝。周宣王將獫狁的入寇看做是牛虻蜇人,把它們驅趕走了姓了,所以後世都稱頌周宣王的聖明,他對待獫狁的策略可以算是中策。
漢武帝選將練兵,任命衛青、霍去病等名將長驅直入討伐匈奴,雖然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一連三十多年用兵,中國和匈奴兩敗俱傷,漢朝也是從此時開始走下坡路。所以漢武帝對待匈奴的策略只能說是下策。
秦始皇為了防禦匈奴而動用數十萬民力修築長城,弄得民不聊生,長城修完之後秦朝也滅亡了,所以秦始皇對待匈奴完全沒有使用任何計策。”
以上就是嚴尤說出“周朝得中策、漢朝得下策、秦朝無策”的歷史背景和他的論點。其實,若要對嚴尤的言論做出評價,我們不能脫離其所處的歷史環境。雖然王莽剛剛篡位,手中有一定的經濟和軍事基礎,但是發動三十萬大軍在整整一年的時間中出征萬里之外,即便是在現在看起來也是有點欠考慮的。再說了,當時匈奴本來就是臣服於漢朝的,是王莽非得沽名釣譽,惹得人家不高興了才逐漸入寇的。
所以,嚴尤這三句話的重點不是在評價周宣王、漢武帝和秦始皇,而是在勸王莽,對於匈奴的入寇,稍微用兵驅逐一下就行了,重點還是在於好好安撫他們,別讓他們整天來中國惹是生非。大舉發兵的話對中國實在是弊大於利,幹嘛非得弄得百姓不得聊生呢?王莽沒聽,還是發兵出擊匈奴了,後來果然得到了一個“天下騷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