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讀完叔本華這本書,能幫我們化解人生大部分煩惱

《人生的智慧》:讀完叔本華這本書,能幫我們化解人生大部分煩惱

(原創文章,歡迎閱讀,如敢洗稿,勢必全網追究到底)

文|諸神的恩寵

在19世紀的西方哲學界,有這樣一個人:他30歲時,就寫出名著,可直到63歲時,才名震世界。他一輩子沒有上過班,也沒有結過婚,卻靠著鉅額遺產,衣食無憂。

他,就是德國著名哲學家亞瑟·叔本華

叔本華生前無比寂寞,死後卻收穫無數讚譽。他的思想影響了哲學、藝術和心理學等多個領域。深受他影響的名人有:尼采、維特根斯坦、弗洛伊德、托爾斯泰、莫泊桑、博爾赫斯、愛因斯坦、王國維等。

《人生的智慧》:讀完叔本華這本書,能幫我們化解人生大部分煩惱

尼采說:“讀完叔本華著作的第一頁以後,我就很清楚地知道,我要把他所有文字都要讀完,他所說的每一個詞我都要聽。” 托爾斯泰說:“對叔本華著作的心醉神迷和連續不斷的精神愉悅,是我所從來不曾體驗過的。”契訶夫也是叔本華的崇拜者,在他的一個劇本里,還出現了叔本華的名字。

叔本華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魅力?他的哲學思想是什麼?

《人生的智慧》:讀完叔本華這本書,能幫我們化解人生大部分煩惱

01把苦難化為智慧,最終成為思想巨人

人生始於童年。叔本華的童年,既幸運,又不幸。

他出生於富豪之家,父親是大銀行家,母親是作家。雖然出身顯赫,但他的童年並不快樂。他父親生性孤僻,母親熱情開朗,兩人性格不合,經常吵架。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長大,叔本華從小便敏感而憂鬱。

長大後,叔本華繼承了母親的文學才華,又遺傳了父親的孤僻性格。而他和母親關係,也幾乎複製了他父母的關係。

叔本華17歲那年,父親溺水身亡。隨後,他跟隨母親搬到魏瑪生活。一次,他和母親因為瑣事吵了起來,母親一氣之下將他推下樓梯。叔本華帶著傷痛憤然離家,從此再也沒有踏入家門一步。

《人生的智慧》:讀完叔本華這本書,能幫我們化解人生大部分煩惱

自立門戶後,叔本華愛上了一位女演員。當他鼓起勇氣向對方表白時,卻遭到了對方的拒絕。這件事讓年輕的叔本華很受傷,此後,他再也沒有談過戀愛。

早年喪父,與母親決裂,愛情又受挫,一連串的打擊之後,命運似乎要將叔本華逼上絕境。然而,叔本華並沒有倒下,沒了世俗的羈絆後,他反而能全身心地開始研究哲學。

歷史上,很多哲學家都窮困潦倒。相比他們,叔本華實在太幸運。靠著父親留下的鉅額遺產,他不用上班,就能過上富足的日子。這也為他後來的研究哲學,提供了物質基礎。

多年後,叔本華在日記中動情地寫下:“你這位驕傲的父親,你知道你的兒子學不會卑躬屈膝,像那些平庸之輩溜鬚拍馬,也不會為了麵包看任何人的臉色,如果沒有海因裡希·叔本華 ,那麼亞瑟·叔本華早就垮掉一百次了。”

《人生的智慧》:讀完叔本華這本書,能幫我們化解人生大部分煩惱

叔本華具有驚人的哲學天賦,剛30歲時,就出版了處女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本以為,這本書能讓自己馬上揚名立萬,沒想到,它剛一出版,就成了滯銷書,因為幾乎沒有人能看懂它。

思想走在時代的最前面的人,總是很孤獨,甚至會遭遇尷尬。叔本華就是這樣的人。

他嘔心瀝血寫出的作品,最終都被堆進了倉庫,這讓他備受打擊。不過,是金子就會發光,幾十年後,《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終於得到世人的認可,也由此成為經典哲學名著。

雖然處女作被堆進了倉庫裡,但叔本華並沒有停止研究。63歲時,他出版了《附錄和補遺》,這是他的封筆之作。

《人生的智慧》:讀完叔本華這本書,能幫我們化解人生大部分煩惱

本來,叔本華對這本書沒報什麼期望,沒想到,它剛一問世,就立刻引起轟動。叔本華終於等來了早該屬於他的榮耀。但此時的他,早已看淡名利,就連柏林皇家科學院準備授予他的院士稱號,都被他婉言謝絕。叔本華的後半生,一直隱居在法蘭克福。與他終日作伴的,是一隻叫“世界靈魂”的捲毛狗。

思想源於經歷。早年的不幸經歷,讓叔本華的思想異常深刻。叔本華開創了唯意志論,他認為意志高於理性,人生是一場悲劇,慾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他的哲學思想看起來很悲觀,卻能讓人在孤獨中變得無比強大。

《人生的智慧》是《附錄和補遺》的精選集,它以格言體形式,闡述了叔本華對於人生諸多問題的看法。由於內容接地氣,再加上見解深刻,一百多年來,這本書一直被奉為哲學經典。

《人生的智慧》:讀完叔本華這本書,能幫我們化解人生大部分煩惱

02思考是人生快樂的源泉,精神世界越豐富越快樂

人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煩惱。

在叔本華看來,人生煩惱的根源有兩個,一是痛苦,二是無聊。他說,“人生就像擺鐘一樣,在痛苦與無聊之間搖擺,當慾望得不到滿足時就會痛苦,當慾望得到滿足時就無聊。”

怎樣才能擺脫痛苦和無聊呢?叔本華給出的答案是,學會思考。他認為,思考是人類快樂的源泉。

叔本華認為,世界上有兩類人,一類熱愛思考,一類不愛思考。

不愛思考的人,喜歡“向外部世界尋求快樂”,比如吃喝玩樂、逛街購物等。當外部條件消失時,不愛思考的人就會感到精神空虛。

此外,不愛思考的人喜歡把目光聚焦在生活瑣事上,這導致他們的思想很膚淺,可惜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於是,他們的人生始終在渾渾噩噩中度過。

《人生的智慧》:讀完叔本華這本書,能幫我們化解人生大部分煩惱

愛思考的人則不同,他們習慣於“向內心世界尋求快樂”。因為思考過程在頭腦中進行,不必依賴任何外物,當金錢、地位和名譽都消失時,這種快樂也不會消失,因此這種快樂是最純粹的快樂。

叔本華髮現,熱愛思考的人有三個特點,第一,熱愛知識。一個人越是聰明,就越是熱愛知識,知識能拓展我們精神世界的疆域。第二,享受獨處。獨處能使人思考,而思考是快樂的源泉。第三,慾望較少。精神世界越豐富的人,對物質的依賴程度就越低。他們不會被物質所奴役,因而身心更自在。

總之,熱愛思考的人精神世界很豐富,他們很少痛苦和無聊。

《人生的智慧》:讀完叔本華這本書,能幫我們化解人生大部分煩惱

03不畏世俗的眼光,才能活出真實的自我

叔本華認為,人類絕大部分的煩惱,都是因為太在意世俗的眼光。大多數人都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卻忽視了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

而叔本華覺得,大多數人都比較膚淺,無論他們貶低我們還是讚揚我們,從本質上說,都和我們沒有關係。如果凡事都在意世俗的看法,那人生必將陷入焦慮狀態而無法自拔。

叔本華主張,人應該為自己而活。一個人是誰,不應該被他人定義,而應該由他自身來定義。天底下最可悲的事,莫過於通過別人的認可來證明自身的價值。

然而,很多人都看不透這一點,仍痴迷於頭銜、榮譽、財富、地位……他們認為能擁有的外在東西越多,就意味著自己越成功,大家就會越尊敬他。

事實上,我們的價值不是由外在因素決定的,而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在乎世俗的眼光,恰恰是沒有自信的表現。人要想獲得幸福,就不能在意世俗的眼光。一個不在乎世俗眼光的人,內心自由而寧靜。而幸福的本質,就是心靈的自由與寧靜。

《人生的智慧》:讀完叔本華這本書,能幫我們化解人生大部分煩惱

《人生的智慧》中,叔本華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在乎世俗的眼光有多可悲。

一場音樂會落幕時,聽眾紛紛站起身來拼命鼓掌。音樂家非常高興,內心充滿了成就感。不久後,有人告訴他,臺下鼓掌的人都是聾人,他們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生理缺陷才拼命鼓掌的。這時候,音樂家突然變得很失落,對自身價值產生了強烈質疑。

叔本華認為,我們就像那位音樂家,而世俗的眼光就像聾人的掌聲,後者並不能決定前者的人生。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為了取悅別人而改變自己,就會淪為生活的傀儡。這樣的人,就像被愚弄的音樂家一樣可悲。

《人生的智慧》:讀完叔本華這本書,能幫我們化解人生大部分煩惱

04心靈自由,就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大多數人對於幸福的理解,都停留在對物質財富的追求上,比如有錢有權有地位,等等。

而叔本華認為,“財富就像海水,飲得越多,渴得越厲害。名望實際上也是如此。”在叔本華看來,幸福是一種主觀的體驗,它與物質世界沒有關係,卻與精神世界關係緊密。一個人只要心靈自由,精神獨立,就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爭名逐利的生活,是能讓人們獲得快樂,但這種快樂膚淺而短暫,快樂過後,便是無盡的空虛。

有些人熱衷於各種社交活動,覺得社交活動越多,生活越充實,人生越幸福。叔本華卻覺得,社交活動會分散人的精力,增強人的虛榮心,加重人的焦慮感。為了避免社交活動所帶來的麻煩,人們應當學會獨處,並享受獨處的樂趣。

《人生的智慧》:讀完叔本華這本書,能幫我們化解人生大部分煩惱

在叔本華看來,減少慾望,心靈自由,才是真正的幸福。想要擁有幸福的人生,還要做到三點。第一,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更高的精神追求能帶來更大的幸福感。第二,不斷鼓勵自己,就是肯定自己的價值。第三,為世人留下精神財富。

叔本華認為的幸福的人生是,能用自己的思想和才華,創造出一件屬於全人類的藝術作品,無論是書畫、雕塑、音樂,還是其他作品,只要能給這個世界留下精神財富,就不枉此生。讓生命在藝術創作中得到昇華,這樣的人生才是最幸福的。

《人生的智慧》:讀完叔本華這本書,能幫我們化解人生大部分煩惱

05生活是戰鬥,每一步都是挑戰

72歲那一年,一天清晨,叔本華用完早餐後,在餐桌旁安然離世。遺囑中,他將所有財產都捐給了慈善機構。

叔本華說:“這個世界上,我們應該有鐵一般的心靈,它身穿抵抗命運的鎧甲,手執對付他人的武器。生活始終是戰鬥,每一步都是挑戰。”

這段話簡單質樸,卻蘊含著驚人的能量。人生就是不斷跌倒又不斷爬起的過程,唯有不斷錘鍊自己,才能成為命運的主人。

《人生的智慧》中,叔本華所要傳達的,正是這樣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這本書問世已快兩百年,今天讀來,仍會被它的通透和真誠所感動。這就是哲學名著的永恆魅力。

(完)

作者介紹:諸神的恩寵,資深互聯網人,多平臺簽約作者。熱愛讀書、思考、寫作,被朋友稱為“行走的百科全書”。鄭重申明,本文為原創文章,抄襲或洗稿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