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師葉問》:生於亂世,以武行俠

《宗師葉問》:生於亂世,以武行俠

由李立銘執導,許一頂、周宇、李立銘、孫釗、金王來、高玲、陳武東、王建章出品,環文龍、盧梵溪、顧曉、江吳、季子淵、修曉永聯合出品,杜宇航、宛立若心、嶽東峰、常沁源等演員聯袂主演的電影《葉問宗師》定檔於2019年12月23日登陸優酷。

《葉問宗師》的製片人高玲說,《葉問宗師》故事是講青年葉問(杜宇航飾)作為警察一心維護正義報效祖國的故事,雖然是網絡大電影,但片中涉及到的武打戲絕對不是傳說中的“五毛特效”,足以和院線大熒屏電影媲美。

談及詠春拳,必定繞不開一個人——葉問

《宗師葉問》:生於亂世,以武行俠

眾所周知,葉問是佛山人,師承詠春大師陳華順和梁壁。後來更是詠春拳的發揚者,在香港開宗立派,言傳身教,首次打破了“不可傳外”的詠春門規。

詠春拳強麼?不強!

實際上,詠春拳經常受到地形和空間的影響,比如警察在追人、開槍、擒拿、談判等實戰中,詠春拳能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

《宗師葉問》:生於亂世,以武行俠

《宗師葉問》:生於亂世,以武行俠

《宗師葉問》:生於亂世,以武行俠

《宗師葉問》:生於亂世,以武行俠

詠春拳有沒有用麼?有用!

若是沒用,當年崇尚空手道的西方,也不會欣然接納詠春拳;今天的軍警也不會聘請詠春教練了!

葉問的詠春,曾經一度被稱為“少爺拳”,一是因為詠春是有錢人家的子弟才有機會學習,二是這門拳法,常常缺少殺伐。

沒有最強的武學,只有更強的人

詠春拳法擅長防守擒拿,適合窄小空間作戰。

而葉問是個聰明人,他擅長把握機會,製造機會。

這是一代宗師的“以弱取勝”之道!

後來,葉問納百家之長,逐步完善了詠春的攻擊範圍,我們可以從他弟子黃淳梁身上看出端倪。黃淳梁在香港一帶,憑著詠春,打出了“講手王”和“擔架宗師”兩個稱號。有人想用中距離的優勢對付黃淳梁,結果還是被他KO。

《宗師葉問》:生於亂世,以武行俠

《宗師葉問》:生於亂世,以武行俠

當然,這是葉問中晚年的事情。

好在,《宗師葉問》中,就特別注意到了這一點,每逢葉問出拳,都是在比較狹窄的空間內,能讓葉問發揮出詠春的長處。詠春拳的近身搏擊,快準穩的出招速度,往往能讓人應接不暇,疲於防守。

電影《宗師葉問》講述了青年葉問(杜宇航飾)當警察時,在商會會長被殺案中,兇手斧頭幫幫主三爺離奇死在獄中,本以為抓住三爺就是在維護法律,誰知三爺女兒(宛立若心飾)、警局上級和日本商會聯合打壓,葉問與夫人張永成(常沁源飾)消聲滅跡,這時“黑俠”卻出來主持正義,然而日本商會發現“黑俠”身份,佈下天羅地網......

影片中,繼續沿襲了葉問外在儒雅隨和,內在堅毅的宗師形象,該角色由杜宇航扮演。杜宇航之前在《葉問前傳》中也曾飾演葉問,影片內,依舊保有著行雲流水的招式動作,也賦予了整片下來最為精彩的酣暢打鬥。

特別是一句“練武之人當以救危扶難為己任”,與金庸老爺子提倡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如出一轍。

我們迷醉在拳腳之間,可同樣,也能看出生於亂世,葉問的無奈!

《宗師葉問》:生於亂世,以武行俠

《宗師葉問》:生於亂世,以武行俠

生於亂世,以武行俠

三爺的死,是葉問的第一次覺醒;師傅梁壁現身大義,成為了葉問的第二次覺醒,排骨仔的死,形成了葉問的第三次覺醒,每一次都刻骨銘心,每一次都無能為力。

終於,站在擂臺上的他,發出了怒號,代表著他個人,也代替當時的中國,發出了最悲壯最憤慨的一聲咆哮。

《宗師葉問》:生於亂世,以武行俠

《宗師葉問》:生於亂世,以武行俠

《宗師葉問》:生於亂世,以武行俠

出拳,出拳,這一刻,他明白了什麼是俠!

他昇華了師傅告訴他的“練武之人當以救危扶難為己任”,這一刻,他知道,生於亂世,以武行俠,才是存亡之道,面對侵略者,不能手軟!

他的詠春,代表著中國,打出了最有骨氣的一拳!

實際上,不光是葉問,三爺、排骨仔、梁壁等人也是如此!

《宗師葉問》:生於亂世,以武行俠

《宗師葉問》:生於亂世,以武行俠

《宗師葉問》:生於亂世,以武行俠

無論是葉問,還是身為小人物的路人甲,都包含著激烈的愛國情懷與反抗精神,彰顯出了一個大國的民族意識覺醒。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給到了梁壁這個角色很大的篇幅,事實也應如此,葉問學習詠春的道路上,梁壁的指導作用,甚至於超過了其師傅陳華順。梁壁的詠春拳,才是詠春正宗,其體系比陳華順的更加完整。

另外,影片中有著不少畫面致敬了經典,例如第一幕孤身直闖斧頭幫,很大程度上致敬了周星馳的《功夫》,中後期出現的黑俠,致敬了李連杰的《黑俠》,其黑俠造型,又致敬了《青蜂俠》……

但在致敬經典的時候,並沒有混雜葉問的儒俠形象。

總之,《宗師葉問》 在這寒冬,值得一看!

《宗師葉問》:生於亂世,以武行俠

《宗師葉問》:生於亂世,以武行俠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