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課 第1課 讀書到底有什麼用

執筆/掃地僧

唐人章碣寫過一首諷刺秦始皇的詩,題為《焚書坑》,詩云: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詩人的初衷是想用秦始皇焚書坑儒這件事來打秦始皇的臉,誰知後世唯獨記下了"劉項原來不讀書"這句,更加被再後來的不學無術之輩解讀為——看看,看看,劉邦、項羽這兩個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的貨,一個成為名流千古的西楚霸王,一個成為建功立業的漢家王朝高祖。並以此佐證"讀書無用"的合理性。


可是,就算劉項不讀書,當然劉邦和項羽大約的確不讀書,但你不要忘了——項梁讀書,范增讀書,張良讀書,蕭何讀書,韓信讀書。

項梁:楚國名將項燕之子,項羽叔父,是位大賢才。

范增:項羽的謀士,亦稱亞父,鴻門宴的總策劃。

張良:祖上是五代韓王國相,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說的就是這貨。

蕭何:縣長初審,《九章律》的起草者,讀了一輩子書,喜好黃老之術,諡號——文終侯。

韓信:落魄平民,但餓著肚子都抱著兵書讀,與孫武、吳起、白起一併被稱為兵家四聖,並著有《韓信兵法》。


我想說的是,你如果沒有項燕那樣的叔叔,沒有范增那樣的亞父,你如果駕馭不了張良、蕭何、韓信這等飽讀之士,麻煩你還是乖乖自己多讀點書。讀書在一個人的生命成長過程中的確發揮著獨特的功用:


成長課 第1課 讀書到底有什麼用

兵馬俑


一、讀書,脫俗

一個人俗不俗,一張嘴說話就顯露了;一個人俗不俗,看他聽什麼歌就知道了;一個人俗不俗,看他收藏夾裡的內容就瞭然了;一個人俗不俗,日常的待人接物一顰一笑都恰當的證明了。


世間有太多美好的事,太多美好的事裡都深藏哲理,你若不讀書,你就體驗不到這些美,也發覺不了其中的哲理。比如,面對漫天綻放的煙花,你除了仰起脖子,張大嘴巴,說一句真TM美,你還能說什麼呢?你除了拍幾張照發個朋友圈,你還能做什麼呢?但如果你讀書,而你剛好又讀過《金瓶梅詞話》——那麼你就知道,作者用5個篇章,幾乎是全書的五分之一來描寫一個元宵節,描寫煙花。那麼你就會感慨,人生和煙花何其相似——有些煙花,壓根兒沒燃起來,徒有了一枚煙花的皮相;有些煙花,雷聲大雨點小,衝出去了,只是冒了一股煙罷了,仿若放了個屁;而有些煙花,完成了一個煙花該有的使命,在烏黑的夜裡,將自己絢麗成一朵驚歎之花。


成長課 第1課 讀書到底有什麼用

煙花


二、讀書,醫愚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醫愚。這是漢代劉向對讀書的經典詮釋。看看身邊,愚人、愚事隨處可見啊。心胸狹小是愚;唯利是圖是愚;貪得無厭是愚;傲慢自我是愚;自負多疑是愚。凡此種種愚病,治療的藥只能從聖賢者的微語法言中尋找了。尤其傲慢這種愚病,其病根皆因淺薄。古往今來的大賢者,找不出來一個傲慢的,一個都沒有。


三、讀書,致富

世界的頂端,站著兩類人——一類是知識精英,另一類是財富精英。過去幾百年,知識精英和財富精英不見得是同一類人。也就說那個知識淵博者可能是個窮鬼,而那個財富精英也可能是個白丁。


不過你必須要面對一個現實——隨著時間推移,財富精英和知識精英的身份重合度會越來越靠近。也就是說,未來,一個知識匱乏者不可能獲得財富;同樣,一個知識淵博者不可能是個窮人。原因很簡單——人類的知識積累和財富積累在過去是線性增長模式,而現在和未來是指數增長模式。也就是說,從現在起你如果不學無術,你必然會被指數增長的離心力甩到陰溝裡去。


在人工智能時代,最不可能被取代的工種是內容輸出者,最珍貴的能力是想象力。然,無論你要做內容輸出者還是想擁有上佳的想象力,你都得認真去讀書。


2019年作家富豪榜上,寫《三體》的劉慈欣,寫《活著》的餘華,寫《你壞》的大冰,其財富收益都超過了1500萬,千萬收益級的作家也有好多,百萬收入級的作家更是琳琅滿目。但凡輸出很厲害的人都讀書,沒有那個作家只輸出(寫作)不輸入(讀書),可見,世界正在默默獎勵讀書的人。


成長課 第1課 讀書到底有什麼用

三體水滴


四、讀書,養心


如果一個人的肉體的長大和維持健康依賴於從食物中獲取營養,那麼一個人的心靈的成長和健康從哪裡獲取營養呢?是不是沒思考過這個問題?


再想一件事:如果你生活在宋朝,你一天接觸的信息點大約是300個,而活在今天的你,一天接觸到信息點至少該是3000個。我說的信息點,指的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捕捉和感知到的信息總和。那麼問題來了,信息點提高了10倍,但我們處理信息的能力肯定沒有提高十倍。這就好比把大批量的流量塞進一個沒有升級的服務器裡,結果是服務器崩掉。這也是我們空前的煩躁空前的焦慮的根由。


舉例來說:情緒管理在現在和未來會是一種能力;處理工作和生活裡的困難時間是一種能力;獲取幸福也是一種能力。這些能力和開車、懂電腦、會寫PPT一樣重要。你要知道,古人是不需要情緒管理的,不是古人沒有情緒,而是古人的"主機"複核很輕,有點小情緒完全可以自我化解。而今人的個個都是超負荷運轉,不讀書更新系統就會卡機。不讀書,就活不好。


說到養心,其實沒有任何東西能超越大自然對人的心靈療愈效果。問題在於,我們今天廣大人群都生活在城市裡。唐朝的長安城號稱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才曲曲百萬人口,今天一個稍微大點的縣城人口就上百萬。古人一伸腿就到野地裡去了,今天我們從城裡驅車兩小時才能看見幾片要死不活的樹葉子。大自然澆灌不到心靈,我們只能讀點書來增強自己的定力。不讀書,我看早晚會瘋掉的。


五、讀書,改命

記不清是那個渾人說過一句話:"一本書如果不能用來指導行為就不值得讀"。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渾的渾話,說這話的人應該拉出去餵狗。


讀《山海經》能指導行為麼?不能。可是"九尾狐、長三個頭的人、女兒國、矮人國"等等都出自《山海經》,這書全然不能指導你的行為,但它能擴充你的想象力。


宋應星在《天工開物》序言中寫道:"蓋大業文人棄擲案頭!此書與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天工開物》能指導你的行為麼?不能。但你讀了《天工開物》你就發覺我覺我們祖宗竟然那麼能。


《老人與海》能指導你的行為麼?你也要等到70歲的時候加一艘小木船去到大海深處釣一條6米長的特大號馬林魚,然後和那條魚在海上傲鬥80多天麼?顯然不行。但你讀了《老人與海》你會發現一個人的意志力竟然可以頑強到這種地步。一位古稀之年的老者在海上漂泊了80多天,他殺死了一條大馬林魚,他殺死了四條鯊魚,他打暈了兩條鯊魚,雖然他只拖回來一副魚骨架,但他是每個人心中的英雄。


上文說過,讀書可致富,但若抱著致富的目的讀書,往往難以致富。正如李銀河女士所說:追求成功很難,但若追求理想,成功就會追過來。真讀書人要擯棄功利之心,讀書就是讀書,少一點花花腸子。你只需記住,你讀的每一本書都會沉澱在你的海底,你不知道在未來的某個時刻,那些沉在海底的知識會將你的整個人生托起。


成長課 第1課 讀書到底有什麼用

海明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