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賺錢發財了,是不是就應該為農村老家多做點貢獻?

上世紀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熱潮席捲全國,國內各地更是湧起一股外出打工熱潮,特別是在農村地區,不少有志青年都出門闖蕩。雖然說,外出打工的農民工相對於城裡含著金鑰匙長大的人來說,基礎條件確實有些不足,但憑藉著勤奮敢拼的精神,也有不少的農民工在城裡創出了一片天地,發了財。但現在大家好像又會經常聽見,要建設家鄉的口號在呼籲,呼籲那些在外的老闆們多為家鄉做貢獻。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下在外面賺錢發財了,是不是就應該為農村老家多做點貢獻呢?

在外面賺錢發財了,是不是就應該為農村老家多做點貢獻?

之前在網上就有網友在抱怨,說自己在外面好不容易賺點錢,過年開了輛好點的車回去,從此村裡面自從要建什麼公共設施,總會第一個找上他,就想著他能多出點錢。其實這種情況在我們身邊應該也還有很多,只是問題嚴不嚴重而已,畢竟人心都這樣,只看見了別人的風光卻沒看見別人背後的辛酸,總想著能在肥羊身上去揩點油。

在外面賺錢發財了,是不是就應該為農村老家多做點貢獻?

在小編老家就有一個真實案例,我們村裡有一位很早就在搞房地產的人,後來自然是發了大財,可就因為這樣,他也是飽受鄉親們的非議。都說他在外面賺了這多錢,也沒有為老家做點貢獻,就連土路都沒有修一條,說什麼有了錢就忘了本之類的話,後來這家人全部搬進城裡,與村裡人不再來往。

在外面賺錢發財了,是不是就應該為農村老家多做點貢獻?

還有比如我們國家的兩位草根明星,星光大道的大衣哥和當紅小花旦趙麗穎,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也都是憑藉著自己的才藝一步一步的混出了今天的名聲。當然他們在出名後也沒有忘掉自己的家鄉,第一件事就是為家鄉修路,而趙麗穎卻因為為家鄉修的路不夠寬敞討來罵名。大衣哥給家鄉的路倒是修好了,卻又面臨著村民們“借錢不還”的窘境,最後不堪“騷擾”還是搬進了城裡居住。

在外面賺錢發財了,是不是就應該為農村老家多做點貢獻?

其實,在小編看來,在外面發財了最好就不露財誰也不幫,如果想真心想幫,可以像劉強東那樣,自己先和村民約法三章,只幫60歲以上的老人。對於其它有勞動力的人,與其花大價錢為他們去修這個修那個,不如就在老家辦一座適合當地風土人情的工廠。不但可以為家鄉解決一部分就業,還能帶來新技術、新思路,並且自己也多了一份收入。

在外面賺錢發財了,是不是就應該為農村老家多做點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