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的智慧,你領悟到了嗎?


王陽明心學的智慧,你領悟到了嗎?

眾所都知道的,王陽明思想中,最重要的一個,便是知行合一,這可以說說是王陽明提出來的一個指導思想,也可以說是他徹底的明瞭了知行合一。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知行合一,這是每個人都懂的事情。不過,懂了,你做得到嗎?

王陽明心學的智慧,你領悟到了嗎?

王陽明


王陽明是儒學大師,他說的知行合一,其實在千百年前孔子說的“不遷怒,不二過”中,就能看清楚,孔子已經對“知行合一”感悟的相當透徹!

王陽明心學的智慧,你領悟到了嗎?

孔子


為什麼這樣說呢?

不遷怒,意思大家都明白,就是不把脾氣亂髮給別人。我們上學時候,經常也會聽老師說,作為老師,不能把私人情緒帶進課堂。不管是課堂上,還是生活中,對於怒氣,我們都要合理化解,不應該遷怒於他人。現在很多人說,人們往往對陌生人很好,對自己熟悉的人卻很不好。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種說法,就是來源於“遷怒”。試想,陌生人和你沒有交集,而熟人和你天天打交道,遷怒之事,當然更容易出現在身邊人身上。那種說法是極端的。我們畢竟也是很愛身邊人的,如果不愛,怎麼會成為身邊人呢?我們不應該遷怒於身邊人,這樣做,是很不對的,你感覺你舒服了,之後道個歉便作結了,心裡想著你們感情深厚,他不可能因為這一次而和你斷絕往來吧。不過,事實是這樣的嗎?並不是。你一次的發火,也許“效果”不會顯現出來,不過這個東西,一而再再而三的,你們的感情也自然而然就疏遠了。

王陽明心學的智慧,你領悟到了嗎?

甘肅省讀者出版社雜誌——讀者


甘肅省蘭州市著名雜誌《讀者》中,就曾在一期中,出現過這麼一句話:你每一次對身邊人的發火,就是給你們感情的埋葬,多添了一分土。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那些給身邊之人遷怒發火的人,你們知道麼?你們這就是“溫水煮青蛙”實例。那隻青蛙名叫愛情,名叫友情,名叫手足之情,名叫……而那個添柴火的人,就是你。這是什麼?這就是我說的知行合一了。絕大多數人,都會感覺到感情細微的變化,溫水煮青蛙,不是水煮肉片,青蛙也知道水熱了往出來跳的。而人,卻“不知”往出來跳。為什麼不知加個引號?因為這說你不知,但是你心裡卻很明白。誰不懂給親近之人發火,遷怒於他們,會讓你們感情疏遠?應該沒幾個會不懂吧。這也就是為什麼不知要加引號的原因了。知不知道,都一樣,通俗地講,有的人依舊是那些德行。

王陽明心學的智慧,你領悟到了嗎?

溫水煮青蛙


插句話,這世上愛你的,只有你的父母。你的朋友,愛你的善解人意。你的戀人,愛你的優秀陽光。你的老師,愛你的勤奮踏實。他們愛的,都不是你。只有你的父母,無論你貧窮或者富有,也無論你為善或者為惡,他們都是愛你的。偉人也有父母對自己的疼愛,小偷也有父母對自己的疼愛。這個世界上,壞人不在少數。對於壞人,我們就應該狠狠的收拾他們嗎?也許是的,但是,這不是大德之人的做法,看過《悲慘世界》裡的冉阿讓,你就會明白許多。多讀讀世界名著吧,不要像路遙先生說的那樣,寧願關注跛腳明星吃喝拉撒,也不願關注一個人內心世界的波濤洶湧。世界名著,基本,都是對人性,人心的探索。

王陽明心學的智慧,你領悟到了嗎?

世界名著——悲慘世界,法國作家雨果著


你為什麼不成功?你為什麼成為一個庸人?你為什麼感覺現實殘酷卻又無力抵抗?你說你早上起不來床,或者做事情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或者說自己不堅持,吃不了苦。這都是你的油頭。知行合一,說的是什麼?知行合一,是如何讓王陽明成為大思想家的?就是因為他把知行合一落實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說透了,知行合一要討伐的,就是你的惡魔——僥倖心理。學生時候,作業太多,你不想做了,想著老師可能也不查,就真的不做了。長大了,有的人成為了貪官,想著多多少少拿點處理費,也是無大礙的。這些難道不是僥倖心理嗎?知行合一,是你心裡的坦然,也是你成功的必經之路。大思想家,什麼是思想家?什麼人可以稱得上“思想家”!一個老農,如果一生都堅守一個思想並用一生去落實,他就是一位大思想家。執行合一,這個從人類誕生就有,知道餓了,就吃,這就是知行合一,不過能真正把知行合一落實到生活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的人,不多。所以說“知行合一”是王陽明提出來的。

王陽明心學的智慧,你領悟到了嗎?


知道了利弊,就要懂得取捨,知道了成功的好處,就應當去努力。捨不得的人是俗人,不努力的人是庸人。能放得下的是聖人,努力了的就是成功之人。

王陽明心學的智慧,你領悟到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