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菜不能吃?三甲醫生權威解答,看完顛覆認知!


隔夜菜不能吃?三甲醫生權威解答,看完顛覆認知!

做飯燒菜是門技術活,我們在烹飪的時候,不僅要有精湛的廚藝,保證菜的賣相,更要保證在吃下去後的口感與「用戶評價」。這些還不麻煩,畢竟只要有點廚藝都能做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個更大的問題擺在每位「廚子」面前,那就是要如何保證菜的營養含量。

真是想要擊垮一個家庭主婦,一盤菜就足夠了!

這還不夠頭疼,現在一個更頭疼的問題來了。就是做飯的時候還要把握住量~

如果一不小心菜燒多了,那可真的就頭疼死了。扔掉吧,太可惜了;不扔吧,總覺得怪怪的,第二天不敢放心吃。尤其是家裡有老人的話,就更麻煩了,他們往往會說隔夜菜不能吃,會致癌。

隔夜菜不能吃?三甲醫生權威解答,看完顛覆認知!

但當你真的準備去扔的時候,他們又捨不得...

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隔夜菜的各種問題,看看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

什麼是隔夜菜

在我們多數人的潛意識中,隔夜菜就是放了一整夜的菜。事實上,這種理解是錯誤的!

隔夜菜如果要精確定義的話,就是烹飪後一段時間沒有吃完的菜,一般菜放置了5-8小時左右就能說這是隔夜菜了。如果你中午吃飯早,正好晚上吃飯有點遲,那說不定你吃的就是「隔夜菜」哦~

隔夜菜不能吃?三甲醫生權威解答,看完顛覆認知!

不過,時間不是衡量是否是隔夜菜的唯一標準,更多時候還和菜的存儲方式、溫度、密封性等多方面相關。


隔夜菜會不會致癌?

很多人都會說隔夜菜致癌,這主要是因為隔夜菜中存在著亞硝酸鹽。一聽到這個名字,是不是瑟瑟發抖,心想這是什麼化學物質?

其實,亞硝酸鹽並不罕見,在糧食、蔬菜、魚類、蛋類和肉類中,都含有亞硝酸鹽。事實上,亞硝酸鹽並不致癌,如果亞硝酸鹽能致癌,那我們豈不是什麼食物都不能吃了?

真正能夠致癌的,是在胃酸作用下與蛋白質分解產物二級胺反應生成亞硝胺。亞硝胺才是真正的致癌物,並且還是強致癌物。那麼吃隔夜菜會不會產生亞硝胺呢?

一般只有兩種情況下會產生亞硝胺,第一種是長期、反覆的吃隔夜菜,另一種是胃酸作用下與蛋白質分解產物二級胺反應。總結一下,就是隔夜菜確實會讓亞硝酸鹽含量上升,但如果說致癌那真的就太誇張了。

既然隔夜菜沒那麼容易致癌,是不是意味著就能放心大膽的吃了?當然不是!

我們首先要衡量一下這個隔夜菜到底產生了多少亞硝酸鹽,有沒有達到致癌的劑量。實驗和研究都表明,一般的蔬菜、肉類和海鮮等,如果存儲溫度在4℃左右,24小時後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基本上沒有什麼改變。也就是說,如果放在保鮮或冷凍的情況下,隔夜菜24小時內都可以吃。

隔夜菜不能吃?三甲醫生權威解答,看完顛覆認知!

但是如果存儲溫度超過了25℃,基本上在12小時後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就會明顯升高。說完這些,隔夜菜在什麼情況下能吃應該很清晰了。

說到這裡,有人會問:那隔夜茶能喝嗎?

放心喝!隔夜茶能有什麼毒,哪怕隔了好幾夜也不會造成亞硝酸鹽超標的情況。頂多是口感的喪失,喝起來可能沒有一開始那麼好喝了。不過注意了,如果隔夜茶一直暴露在空氣中,可能會受到微生物和細菌等汙染,大概這就是所謂的「隔夜茶有毒吧」!

隔夜菜如何保存?

保存不是很簡單?Ctrl+S不就行了?

言歸正傳,首先菜涼透了以後應該立刻放入冰箱中。為什麼要在涼了以後放冰箱,因為熱的食物如果突然進入低溫的環境中,食物的熱氣往往會導致水蒸氣凝結,進而促使黴菌生長,最終導致冰箱中存放的食物黴變。

隔夜菜不能吃?三甲醫生權威解答,看完顛覆認知!

另外,不同的剩菜一定要分開放,可千萬不要為了懶刷碗就把剩菜放在一起了。因為分開放,可以避免出現細菌交叉感染的情況。在放入冰箱前,一定要用保鮮膜或者其他保鮮工具包裹好,因為誰也不知道自家冰箱裡到底存在多少微生物。

在將冰箱裡的剩菜拿出來後,我們要怎麼吃才能最放心安全呢?很簡單,吃前一定要用高溫回鍋,這裡的高溫指的是100℃、3分鐘以上的沸騰。


Dr.X說

雖說給你們科普了這麼多隔夜菜的知識,但是菜還是還是能夠在5-6小時內吃完,畢竟存放起來時間長了難免會產生一定量的亞硝酸鹽,久而久之對人體沒有太大好處。


-Dr.X-

一個醫學博士、外科醫生和三娃奶爸,

帶給你有態度、有溫度的健康乾貨和育兒錦囊~

關注我,每天多一點健康

隔夜菜不能吃?三甲醫生權威解答,看完顛覆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