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一本通(1):中華文明的“頭顱”!「每日真國學解讀」

國學一本通(1):中華文明的“頭顱”!「每日真國學解讀」

民族文化是影響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發展的“基因”。

為什麼華人身處世界各地,卻不改華人本色。

為什麼以色列人亡國2500多年,被趕出家園,遍佈世界各個角落,卻始終能以自己的宗教為紐帶,保持成一個鮮明而優秀的族群,並最終得以復國。

為什麼中、日兩國號稱“同文同種”,卻有不同的民族性格,走不一樣的發展道路,因為兩國實際擁有不同的文化底色,所以美國人亨廷頓把日本文明和中華文明分列為兩種不同的文明。

為什麼中國史上屢次遭遊牧民族入侵亡國,越亡國,國卻越大、人越多,入侵的外族卻都不知不覺、不由自主的變成了“漢人”,變成中國人。這不是單靠人多就能做到的,也有人口眾多的民族,被西方人殖民一兩百年後,自己的語言、文字都沒了。

這些都是民族文化的力量,像中國人充滿包容性、融合力的特色文化俘虜了外族。亡國不亡文化,自身文化從未在這片土地上消亡,所以實際也就不會亡國,中國的歷史也就綿延不絕。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民族、國家想學西方模式,卻出現水土不服,好多也都學得不倫不類,尤其自身文化與西方差異較大的國家。這仍是文化的原因,受本民族固有的文化傳統所累。

可見一個民族的文化基因對其發展的影響,對其文明走向的引領作用。所以,要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知道自己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各種文化均有優劣長短,西方文化也不例外,美國是當今世界頭號強國,集西方文化大成於一身,但也是“西方病”最嚴重的國家。文化有優有劣,關鍵要全面、理性的認識自己的文化。

美國有軟實力,中國也有,中國不正是依靠自己特有的軟實力,實現了快速的發展,才有“中國模式”之說嗎?這種軟實力源自中國特有的文化傳統,正因如此,中國模式也不是可隨便複製的,因為別國不具有類似的文化傳統和其孕育的國民性格。

所以,中國人應該自信些,不要太在意“洋人”怎麼看。

文化十分寬泛,認識一種文化,主要是找到它關鍵的核心文化,核心基本決定了中國人為什麼是這樣,日本人、美國人為什麼是那樣。

公元前800年—前200年,是人類發展的軸心時代,軸心即讓物體得以轉動起來的中心,軸心時代就是讓人類得以發展起來的關鍵歷史時期,中華文明、西方文明、伊斯蘭文明等現今世界主要的文明,無不源自這個時代。

在歐洲、中東和中國湧現出:求知探索加民主政治的古希臘文化、西方宗教源頭——永恆一神論信仰的猶太教文化、先秦諸子學說為代表的中國先秦(華夏)文化。

軸心時代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人類其實還是按這個軸心轉動的。

民族復興必然伴隨文化復興,古希臘文化在經歷了漫長的中世紀後,最終噴薄而出,在西方獲得復興。中國正經歷民族復興,先秦文化也將會得以復興。

春秋戰國時期,即狹義的先秦時代,是中華文化的軸心時代。

學者黃摩崖將先秦文化視為中華文明的頭顱,即大腦,身體是由大腦控制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浩繁,但先秦文化是關鍵的核心、是大腦,中國從古至今都在受其影響。

先秦“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獨尊儒術是漢代之後的產物,儒家難以完全代表中國文化。先秦文化的代表是道、儒、墨三家,三者構成了中華文化的三原色。

道、墨不遜於儒,孔子也不比老子、墨子高明。

軸心時代人類智慧的代表人物是:猶太人偉大的“先知”摩西、耶穌,代表書籍是《聖經》,而希臘人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被稱為“三賢”,代表書籍是古希臘各種著作,中國是老子、孔子和墨子,被稱為先秦(華夏)“三聖”,代表書籍是《道德經》、《論語》和《墨子》,中國人也應引以為傲,他們代表的是東方智慧。

中華文化的大腦(核心)是先秦文化,先秦文化的核心是道、儒、墨,具體說就是三家流傳下來的《道德經》、《論語》和《墨子》,作為中國人很有必要了解和學習“三聖”經典,繼承、學習其精華。

我們以先秦道、儒、墨及其經典為中心,梳理出明確而形象的中華文化本源的全貌——華夏文化,學習它、感受它,把握它的核心。

“國學”不僅代表中國人的話語,中國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且它比西方文化更包容,更有融合性,更具愛的價值。它不只是中國人的“國學”,自己一國之學,而是可以跟全世界共享的價值、智慧和真理。

現代社會,科技越發達,人的思想可能越僵化,物質越豐富,人可能更自私自利、斤斤計較。現代社會貌視複雜、感覺紛繁的問題,或許在古人看來,是可笑且不值一提,本可應對自如的。

百句“三聖”經典箴言,2500年前中國華夏風情,道、儒、墨思想經典全貌品讀。

當你面臨困惑、危機或收穫成功時,不妨回頭去看看,在出發的原點,看看孕育我們文明的先賢聖哲們的箴言雋語,拂去它們亙古的氣息,認識真理的成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