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盼著英國首相病逝的人,根本不知道中國將面對什麼

那些盼著英國首相病逝的人,根本不知道中國將面對什麼


前天發生了一件重大新聞:


英國首相鮑里斯因為新冠肺炎病情惡化,被送進了ICU,並且緊急安排外交大臣拉布,在“必要時”代理他的職務。


這是第一個因為感染新冠病毒,住進ICU的大國領導人。消息讓人非常震驚,但書單君發現,更讓人震驚的,是這個新聞下面的評論。


很多人幸災樂禍,甚至有些平臺連鮑里斯去世的話題都安排上了:


那些盼著英國首相病逝的人,根本不知道中國將面對什麼


希望鮑里斯出事的人,一部分是抱著“與我無關”的吃瓜心態,另外一些,則是覺得“只要西方領導人倒黴,對中國就是好事”。


這種簡單的敵我對立思維,透出了一種無知。


他們可能根本不知道,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一個大國首相如果因為疫情去世,將會引發怎樣的連鎖反應。


01>>徹底甩鍋,導致仇視升級

如果鮑里斯沒闖過這關,最先受影響的,可能還不是英國老百姓,而是在英的華人和留學生。


最近,一些針對華人和亞裔的仇外歧視事件,已經出現了多起。


比如3月17日,英國南安普頓大學4名中國留學生,戴口罩外出購餐時,就遭到了當地青年的挑釁和毆打。

更糟糕的是,最近英國主流媒體和政界人士的口風也發生了轉變,開始指責中國。


前幾天,內閣辦公室部長邁克爾·戈夫接受採訪,被問到“為何英國應對新冠疫情準備不足”,他的回答是:


“去年12月中國就出現首個新冠病毒病例,但來自中國的報告並沒有清楚地說明疫情的規模、特質和傳染性。”


此後,英國衛報透露,有消息稱,英國政府內部的高級官員和部長,正準備和中國“清算”關於新冠疫情的“不實信息”。


顯然,英國政府正企圖將“防疫措施不利”的大鍋甩給中國。


那些盼著英國首相病逝的人,根本不知道中國將面對什麼

3月29日,英國《每日郵報》的頭版文章:《唐寧街10號對中國謊言的憤怒》


雖然很多英國網民並不認可政府推卸責任的言論,但難免有些人會受此影響,被憤怒裹挾。畢竟無論在哪裡,理智的人都是少數。


如果鮑里斯這次不幸去世,針對中國留學生和華人的排斥甚至人身攻擊,很可能會升級。


要知道,僅2018年,拿到英國簽證的中國留學生,就達到了99700人。


誰能忍心看到自己的同胞,在海外受氣呢?


02>>民眾恐慌,導致醫療擠兌


對於英國民眾來說,鮑里斯的病情影響著他們對疫情的態度。


其實直到3月上旬,英國人民眾還是盲目樂觀到不可思議。


3月11日到3月12日,英國民調機構YouGov曾做過一份調查(2287份問卷):


38%的受訪者“擔心接觸到新冠病毒”;

59%的英國民眾“不是非常擔心”或“根本不擔心”新冠疫情;

55%的受訪者在民調中認為英國政府對新冠疫情的因應“非常好”和“相當好”,30%的民眾相對不認可英國政府的因應措施;

只有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在公共場所戴口罩。


這個調查結果,和英國早期“被動防守”的防疫措施有很大關係:


輕症患者不做檢測,建議出現發熱症狀的人居家隔離7天,如果症狀不嚴重,甚至不用撥打醫療諮詢熱線。


所以很多人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病毒的嚴重性,目前英國的確診病例中,也是重症比例偏高,死亡率達到了10%。


直至3月25日英國王儲查爾斯確診,27日首相鮑里斯和衛生大臣漢考克等官員相繼確診,民眾才感覺到不對勁:


不是說輕症沒事兒嗎,憑什麼這些輕症的大人物就能檢測和確診?


況且,作為首相,鮑里斯得到了“非常好的照顧”,不僅護理團隊是精英,還能及時調配到血漿。


若在這種情況下,鮑里斯還是病逝,那些在家自行隔離的輕症患者能不慌嗎?


那些盼著英國首相病逝的人,根本不知道中國將面對什麼

很多人都會衝到醫院檢測,導致醫療資源發生擠兌。


目前英國檢測並不充分,如果確診人數猛增,整個社會很難確保,有足夠多健康的人來維護秩序。


醫療服務、治安、交通、生活物資供應……維持一個社會正常運轉需要太多人了。如果社會失序,英國將迎來真正的“至暗時刻”,但到時候受影響的,可不僅僅是英國自己。


03>>黨派之爭,影響疫情控制


在政客眼中,作為保守黨的核心人物,鮑里斯病情惡化的消息,是一個重要的政治節點。


社交網絡上,很多支持工黨的人都希望他去世。


雖然英國政府有PlanB,也就是“指定倖存者”的方案:一旦鮑里斯感染新冠病毒,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將接替首相。


那些盼著英國首相病逝的人,根本不知道中國將面對什麼


但這個方案引起了許多工黨大臣和部長的不滿,對接任者提出了異議。


其實就算鮑里斯去世,工黨暫時也撈不到什麼好處。


因為英國是議會內閣制,如果首相不能履行職責,也應由議會多數黨(保守黨)再選一個領袖。


但英國政客素來難纏,從目前的情勢看,工黨一定會在政府重組內閣時,製造重重阻礙。


同時,無論你怎麼看待鮑里斯,都無法否認,他在英國民眾心中頗具聲望這個客觀現實。


居家隔離後,他的支持率創下新高,達到了72%,接任者多米尼克·拉布的影響力遠不如他。


面對災難,任何國家都需要一個有凝聚力的掌權者。


如果鮑里斯病故,保守黨將面對抗擊疫情和重新組閣的雙重挑戰,難以想象,到時分身乏術的英國政府,該怎樣控制疫情蔓延。


一旦疫情失控,英國的災難對於眼下自顧不暇的歐洲各國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如果歐洲遲遲無法好轉,無疑會影響整個世界的抗疫形勢。


04>>經濟動盪,輻射全球

無論是醫療擠兌,還是疫情蔓延,英國對世界的影響,首先就表現在對經濟的衝擊上。


2019年,英國GDP排名世界第六,倫敦也是世界級金融中心,英國如果不穩定,後果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是,作為英國最主要的貿易伙伴之一,中國根本無法置身事外。


如果英國首相因為疫情去世,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很有可能會在恐慌之下出臺更嚴格的防疫政策,從而使得社會和經濟運轉更加停滯。

而且封閉會導致全球化的倒退,這恐怕會是一個會長達數年的狀況。不僅是經濟,我們的旅遊、留學、勞務輸出等,都會受到影響。

每一件事情背後,都是大量從業者的生計問題。

那些盼著英國首相病逝的人,根本不知道中國將面對什麼


那些盼著英國首相病逝的人,根本不知道中國將面對什麼


拿我國的外貿來說,商務部曾明確指出:

作為“三駕馬車”之一,外貿為穩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2019年前三季度,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GDP增長貢獻率達19.6%。

中國有1400個商品出口份額居全球第一,外貿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的人數將近2億。

也就是說,無論是對個人就業,還是整體經濟,外貿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但受疫情影響,很多外貿工廠收到了外方取消訂單的要求,復工不復產,特別是中小企業,損失很大。

那些盼著英國首相病逝的人,根本不知道中國將面對什麼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1-2月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9.6%。其中,出口下降15.9%;進口下降2.4%。

這個數字聽起來比較抽象,但背後其實是百萬人的就業問題:


商務部前部長陳德銘說過:中國外貿出口每波動1個百分點,將影響中國18萬至20萬人的就業。

所以,對於外貿從業人員來說,失業可能比這次疫情更可怕。


05>>對疫情受害者,應有人道之同情

很多人之所以看鮑里斯的笑話,是因為他之前發表過一些不當言論,而且英國的“群體免疫”政策也廣受詬病。

但首先,“群體免疫”是英國一些專家提出的,不是鮑里斯提出的。

那些盼著英國首相病逝的人,根本不知道中國將面對什麼


英國衛生大臣也解釋過:“群體免疫,它只是一個科學理論概念,是傳染病蔓延後出現的副產品,不是英國政府主動尋求的目標。”

也就是說,群體免疫≠英國政府的策略,英國政府的策略也≠鮑里斯的策略。

我們可以吐槽英國防疫政策不到位,但發出詛咒就難免太過分。

那些盼著英國首相病逝的人,根本不知道中國將面對什麼


除了首相的身份外,鮑里斯首先是個人,而且他32歲的未婚妻卡麗·西蒙茲目前懷孕在身,因為出現新冠肺炎症狀,也已經臥床一週。

有人說“希望鮑里斯平安的人是聖母”,書單君覺得,這就是最基本的人道同情。

不是因為對方是外國首相,不是因為對方是外國人,僅僅是因為,他是一個人。


✎✎✎


鮑里斯被送進ICU的消息傳開後,某些營銷號為了流量,複製粘貼了很多關於“聖母”的評論。


那些盼著英國首相病逝的人,根本不知道中國將面對什麼


這種冷嘲熱諷的言論,實在可笑。


首先,世界上有這麼多值得快樂的事,為什麼要以別人的苦難為樂?這實在有失現代文明人的水準。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英國首相病故,英國疫情失控,還真對中國沒有任何好處。


前幾天,張文宏醫生在接受採訪時說:


全球疫情取決於控制得最差的國家,不取決於哪個國家控制得最早、最好。


我們所面臨的境況與1918年的大流感不同,航空客運的普及,全球產業鏈的發展,人口的增長和老齡化,使疫情控制的難度大大增加。


只要有一個國家控制不住,其他國家也會被波及,疫情就不會結束。


那些盼著英國首相病逝的人,根本不知道中國將面對什麼


我們的經濟活動早就超越了國界,沒有哪個國家能關起門來獨自繁盛,最終承受經濟波動後果的,是每一個普通的勞動者。


“沒有誰能像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泥土,連接成整塊陸地。”


這次疫情對普通人的一大啟示,就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全世界是怎樣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誰都不是繩外的螞蚱。


一些無關緊要的新聞,吃吃瓜、開開玩笑就算了,但關乎人命和千千萬萬人飯碗的事,發言之前,還是要過過腦子。


疫情還沒有結束,理性的思考,遠比狹隘的煽動,對我們更有益處。


主筆 | 清涼油 燕妮 編輯 | 黑羊


分享到:


相關文章: